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72600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答卷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有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开凿大运河B.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C.开凿大运河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 D.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隋灭陈,统一全国2.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 B. C. D.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

2、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被后世所推崇,其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下列哪一个大臣不是唐太宗时期任用的( )A. 魏征 B. 房玄龄 C.姚崇 D.杜如晦4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 ”政策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5.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6.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

3、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A 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7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8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9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签订 尼布楚条约10.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2A. 契丹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 女真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1. “苏湖熟,天下足“

4、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12.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13. 毛泽东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14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15. 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元的

5、主流文学形式是()A.诗、词 B.诗、曲 C.词、曲 D.词、小说16.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A. 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B. 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C. 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 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17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兵部 东厂 锦衣卫 刑部。 A. B. C. D.18.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A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抗击倭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C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9. 想了解中国 1

6、7 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首选的资料是()A 天工开物 B 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三国演义20.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21.明末农民战争中,成为起义军主力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军 B.张角起义军 C.黄巢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22. 1683 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台湾

7、府,隶属福建省23. 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设立西域都护 设立伊犁将军 设立驻藏大臣 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的叛乱A B C D 24. 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A纺织业 B采矿业 C运输业 D餐饮业325.“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 ”这实质上反映了(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26.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汤显祖的窦娥冤 B洪昇的桃花扇C孔尚任的长生殿 D曹雪芹的红楼梦二、辨析题(本题 6 分,请找出错误

8、,并说明理由)27元朝在中央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三、材料解析题:(本题两小题,28 题 8 分,29 题 16 分,共 24 分)28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 ,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材料二: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

9、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1)材料一中的“显德七年”是哪一年?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2 分)(2)材料一中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2 分)(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2 分)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2 分)29. (1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

10、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是什么?(6 分)4(2)据材料二,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4 分)(3)据材料三,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6 分)四、探究题(共 10 分)30. 小明同学对

11、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进行了探究学习。他在探究学习中搜集整理图片如下,请你根据图片解决问题。(1)以上是小明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问哪些图片与本次探究活动不相符?(填序号) (2 分)(2)根据题意填写相关内容。 (4 分)朝代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唐朝 唐太宗把_嫁给松赞干布_朝 设置宣政院,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清朝 确立册封_制度、设驻藏大臣(3)请你谈谈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主要采取了哪几种方式?(列举两种) (2 分)(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2 分)五、论述题(共 8 分)31. 唐玄宗李隆基 (712 -756) 唐代的中兴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谥号

12、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天宝后,宠爱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玄宗避难奔蜀,后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在位四十三年。玄宗喜爱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以后世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死后庙号玄宗。(1)材料中唐玄宗开创了什么治世? (2 分)(2)根据材料提炼一个有关 统治者的观点 ,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围绕自己的观点进 行论述。 (

13、6 分)5七下期末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二、辨析题(本题有 1 小题,共 6 分,请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27.不正确(2 分)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2 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 分)三、材料解析题(本题两小题,28 题 8 分,29 题 16 分,共 24 分)28. (1)960 年;陈桥驿( 2 分)(2)加强中央集权。 ( 2 分)(3)重文轻武的政策。 ( 2 分)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 分)29. (1)政策:对外开放(友好往来) 。 (2 分)条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4

14、分,每点 2 分)(2)原因: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4 分,每点 2 分)(3)政策:闭关锁国。 (2 分)后果: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 (2 分)使中国落伍了。 ( 2 分)四、探究题(共 10 分)30. (1)图 1,图 3。 (2 分)(2)文成公主;元;达赖、班禅。 (4 分)(3)册封、和亲、设立管辖机构(答两点即可,2 分)(4)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交往。(言之有理即可)(2 分)五、论述题(共 8 分)31.(1)开元盛世(2 分)(2)观点:统治者对国家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言之有理即可) (2 分)论述:纵观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如果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发展经济,国家就能长治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D D C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