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2724931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年,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农口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创新举措,高位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日渐优化,发展潜能逐步释放,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预计全年完成农业增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9.5%,完成农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7547元,增长10.6%;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5万亩,增长5%,总产值4.7万吨,增长5.5%;茶叶面

2、积9.1万亩,增加1.2万亩,有机产业面积达23.5万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把增加投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在机制上创新我县始终坚持创新投入机制,确保农业农村工作有保障。具体来说,做到“三个创新”。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我县确保了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足额拨付到位,做到了“四不”,即“不挤、不占、不少、不挪”。“不挤”,比如今年的支农支出县财政预算安排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目前已全部到位;“不占”,比如所有的涉农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随便占用,做到100%足额发放到位;“不少”,比如农村垃圾处理费用,按要求财政投入资金不少于农村人口人均60元,县财

3、政全部足额安排到位,预算就达到600万元;“不挪”,比如新农村建设、饮水工程、综合开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为5000万多元,目前已到位4600万元,仅此一项比上年增长13。由于做到上述四点,今年我县财政对农业农村第 2 页的投入比上年增长了12,达到2.2亿元。二是创新“两资”投入机制。在争取上级资金、吸纳民间资金上做足文章。在争取上级资金上,充分发挥国家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基本农田改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的机遇,近两年我县累计争得国家、省市农口项目资金达3亿元,仅今年水利项目资金就有6000多万元。在吸纳民间资金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引导开发商因地

4、制宜走“两结合”路子,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休闲农业方面,做到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如花浒林泉利用大塅镇潭坊村优美的自然环境,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打造一个集种养、加工、旅游三位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观赏旅游的框架初具雏形。在有机农业方面,做到了开发与治荒相结合。如有机茶叶和有机蔬菜种植,很多都是在荒山荒坡和旱地进行开发的,仅大段镇古桥村有机白茶就达到10000亩,累计完成投资2亿多元。三是创新股份投入机制。我县排埠镇的永丰村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托本地水利、竹笋等资源优势,成立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按照每股100元的标准发行户头股、公益股、集体股三种股募

5、集资金,建立了金丰食品有限公司、金丰水电站和雷竹专业合作社3个经济实体。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募集资金424万元成立的江西金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依托600亩雷竹基地,实现产销于一体,解决了近200村民的就业问题,预计今年产值可达550万元。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募集资金350万元建设的金丰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000千瓦,年售电收益达200多万元。在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5000-6000元,村集体年收益达35万元以上。第 3 页(二)把整县推进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在重点上突破我县从联系山区实际、解决增收问题出发,按照工作理念有新转变、产业发展有新格局、农民增收有新突破、

6、农村发展有新支撑的工作思路,从今年起,实施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发展,具体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构建产业化基地,状大特色产业。编制出台了县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和县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实施意见,县财政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有机农业发展,重点围绕“有机茶叶、有机林果、有机蔬菜、有机水稻”,着力扶持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截至目前,我县有机示范区面积已扩大到58万亩,其中耕地8万亩(有机水稻6万亩、有机蔬菜1.5万亩),山地50万亩(茶园1.5万亩,果园1.5万亩,其余为野生采集基地),涉及全县8个乡镇48个村8210户农户。力争到2017年,实现有机农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8

7、0%,全县通过有机论证的农产品达到30个,全力打造全国首个整体有机农业县。20*年水稻总播种面积99821.3亩,其中,早稻560亩,中稻99102亩,种植面积与上年相当;旱粮总播种面19699.8积亩。其中玉米399.8亩,早红薯4300万亩,早马铃薯3500万亩,早大豆4700万亩,其他旱粮作物6800万亩。二是突出拉长产业化链条,完善市场体系。主要体现在“三抓”:一是抓中介服务。重点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明确由县财政出资,按照每年1万元的标准扶持十个合作社,明确金融机构对社员放贷最多可达10万、对合作社最多可达50万,推动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144户,同比增加10%,平均每个合作

8、社吸纳95户农户,覆盖全县51.7%以上农户,农民种田实现“抱团取暖”;全县合作社资产总额已超1亿元,年创产值近3亿元。二是抓主体培育。近年来,先后促成了华裕种禽和香港新午餐两个国第 4 页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壮大了春韵、春大地、鑫贸、荣通、金源、福源等市级以上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16家,基本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有机产业链条。三是抓营销服务。重点通过扶持电子商务发展,打通农产品营销短板,出台了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意见,每年设立200万元的专项发展资金,扶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据阿里巴巴每年发布的电商发展指数显示,20*年县域电商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285位,全省第9位,全

9、市第1位。目前,全县建库建档的电商主体数量已达200多户,其中,捷一商务通过整合“圆通、申通、中通、韵达、汇通、天天、优速、全峰”等10家快递公司,在全县范围内设立城乡电商快递综合服务站20个,拥有自营网店28家,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打通了快递最后一公里,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两年来,捷一公司通过电商销售竹制品、蜂蜜、有机大米、有机茶叶等农产品达30余种,农产品销售额达2.6亿元,占全部销售额的26%。今年销售总额达8亿元。三是突出提升产业化级次,狠抓标准化建设。做到“三个稳步推进”:一是稳步推进有机农业示范园建设。今年5月被正式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完成园区的总体规划,环园区公路、蔬

10、菜和茶叶加工厂房已动工修建,园区水利河堤基础建设已完成勘测和立项,园区总面积增至4300亩。二是稳步推进有机认证。对全县所有适宜耕地和农产品进行有机论证的,论证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截止目前,全县通过欧盟有机论证面积达36万亩(耕地8.5万亩、山林采集27.5万亩),有机产品达16个。三是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县级,投资320万元建成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在乡镇,全县9个乡镇都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在村级,102个行政村都设立了1名监管员,真正建立起了覆盖县、乡、村三第 5 页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我县农业标准化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把深化改

11、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引擎,在运作上搞活 (三)把深化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引擎,在运作上搞活我县始终坚持把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有益探索,立足实际,狠抓“试验田”,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创新。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收官。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整县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截至目前,全县农村承包土地信息收集建档和外业勾图与数据录入完成100%,证书打印和数据建库完成98%,12月底前可全部发证到户。二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全面铺开。建立了县乡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先后出台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和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12、(流转)评估和登记办法,截止目前,全县土地转流面积达5.8万亩,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共发放30笔570万元。目前,我县已被列为全省两个试点县之一,正在申报全国试点。三是林权抵押贷款深入推进。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山林面积45.58万亩,流转金额4.15亿元;累计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3.5亿元。仅今年1-11月,办理林权抵押业务4起,抵押面积9529亩,抵押贷款1087万元。四是“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工作推进顺利。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县去年9月份启动了这项工作,目前,已完成放贷5060余万元,占省下达任务的101.2%,有力地支持了种养大户发展。(四)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

13、标杆,在整治上着力我县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做到“两个着力”。一是着力抓实新农村建设。按照“培育中心村、打造旅游村、第 6 页提升特色村”的建设定位,着力抓好两个结合(即与移民搬迁扶贫相结合、与景区建设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20*年再次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今年,我们结合毛泽东化险福地和汤里温泉这两个重要旅游景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中心村建设。截至目前,2个中心村均已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改水、改厕、改路已完成,“10+4”建设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二是着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自20*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环

14、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了乡乡有压缩转运站、村村有垃圾中转箱、组组有保洁员、户户有垃圾桶,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级统一填埋处理的城乡一体化体系。主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基础先行。从20*年开始,由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万元,配齐了垃圾收集、压缩、清运设备。二是确保有人做事。按每50户农户配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采取竟争上岗和淘汰制择优录取保洁员。已聘请农村保洁员315名,县乡财政按2:1比例每年安排150多万元,确保每人每月不少于500元的最低标准。三是从严督查考核。从今年起,严格实行“一月一调度、两月一巡查、每季一督查一通报、年终一考评”的督查考核制度,同时建立“县农村清

15、洁工程”微信群,对各乡镇(场)的各类生活垃圾进行曝光,限期三天内完成整改。(五)把基础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在统筹中抓实我县始终坚持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着力抓基层、打基础,统筹兼顾,注重实效,做到“四个抓实”。一是抓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先后争取并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公路村村通(组组通)、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示*县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第 7 页项目、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等一批农业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相继完成,全县农村水、路、电三网升级建设基本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二是抓实农业龙头项目建设。先后引进的香港新午餐、荣通农业、江西华裕种禽、金源

16、农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经过重点扶持,不断发展壮大。华裕公司现已建年孵化4000万羽母雏的现代化孵化中心,高桥12万套育雏基地和棋坪、温泉等地36万套种鸡养殖基地均已投产,每天已有4万多羽鸡苗投放市场;荣通公司二期扩产项目目前已正式投产,其厂房面积扩大至5万平方米,日可产鲜菇30吨,年产值可超亿元。三是抓实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省8个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县之一,我县从“十二五”开始逐年递减采伐计划,每年下降下调20%,木材采伐计划由20*年11.2万立方米,降到20*年的3.96万立方米。同时,积极推进森林城乡创建和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仅去冬今春,全县共完成各类造林2.35万亩,完成毛竹林改造3.76万亩,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稳步提高,我县也被列为全省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县和“江西生态文明十佳示*县”称号。四是抓实社会化服务。计划生育、扶贫移民和农机服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计划生育服务方面,实现了我县近二十年来只有单项先进向整体工作先进行列迈进,20*年首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