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272492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镇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镇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乡镇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乡镇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乡镇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20*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建设为着力点,强抓基地、龙头和市场三要素建设,持续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健的发展。现将我县2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1.组织领导措施有力。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将农业产业化发展列入县委、县政府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实际情况,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进行专题研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

2、态管理,优胜劣汰,实施奖励扶持。2.龙头企业发展稳健。我县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8家,与去年相比,增加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家,市级12家;今年我办对龙头企业进行了全面监测,严格按照*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提高质量,提高要求,实行严进宽出,组织3家企业申请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批准。20*年,省级龙头企业鹅背山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在q版上市,为企业发展再加推进器,对龙头企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3.新型主体经营灵活。全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6个,与上年相比增加34个;家庭农场共57家,与去年比增加29家。其中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为

3、6家,市级示范社11家。20*年,我县获得省市财政专项建设资金支持300万,用于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我县经研究支持石第 2 页斛产业发展,由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为实施主体,实行先建后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农业经营逐步由单一的家庭经营向多种经营主体经营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主题呈多元多样发展态势。4.“两个带动”效果明显。20*年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达4个,上交税金3200余万元。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畜类养殖40多万头,禽类养殖1300多万只,水产养殖3000多万尾。全县龙头企业从业人数近3300人,企业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达11000余元

4、,比上年增幅10%。2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75%。我县“两个带动”利益联接机制模式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县绿之源油菜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合组织注册登记条例的要求,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依托农产品种植、加工大产业,以“全心全意为社员服务,扶持和带动广大种植农户,全面提高种植技能,加大发展规模,促进社员增收”为宗旨规范运作,并严格遵守“三民四治”原则,以优质油菜籽供种、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特色产业,与县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县川农化工有限公司建立牢固合作,确保优质供种,精心种植,使用高品质化肥、低残留农药

5、,实行统一管理、规范化的种植,提供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坚持开展优质油菜籽种植,病虫害预防等专题培训及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指导,着力带动社员发展优质油菜籽种植产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分工分业规模经营,农民既分享土地分红又参与经营主体劳动获得工资收入。对促进当地农民收入显著增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第 3 页二、经营管理成绩突出针对我县涉农企业的实际情况,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县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县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扶持奖励意见;县委农办定期对涉农企业就如何做强做大、产品深加工、品牌打造、对外宣传等

6、方面进行了培训,带队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企业新思路、新观念、新视野、新借鉴,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办积极组织有特色产品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如农博会、西博会、旅博会、*市民喜爱的农产品大型电视评选活动暨金秋购物节等,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和单位赢得了奖牌和荣誉。按照*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我办今年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进行了严格监测,组织3家县级龙头企业申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组织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市级示范社,获得通过。三、不足及对策存在的不足:一是部分龙头企业还处在发展的初中级阶段,规模不大,精深加工能力不够强;二

7、是组织化程度不太高,有门户观念,单打独斗,必要的协调和合作不够;三是发展的项目、资金、技术欠缺;四是资金融资难,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五是销售渠道欠发达,创新意识不足,很多企业有想法也没有平台和资金支持进军电子商贸等新型销售领域。采取的对策:1.完善政策制度。对现有的政策制度进行一次集中梳理,按照省市最新文件精神,制定适合我县实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更新新观念,适应新常态,驱动新动力,确保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第 4 页2.建立规模基地。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专业镇,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建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县建

8、成一大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为龙头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3.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围绕优质茶叶、果品蔬菜、中药材、藤椒、石斛、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新上一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项目,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集群,实现龙头企业发展有较大的突破。4.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依托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通过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旅游活动带动生态、观赏、休憩等旅游经济功能,将农业生产与服务功能有机结合。5.促成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进军电商领

9、域。借成为电子商贸进农村试点县的东风,开拓电子交易市场,普及网购网销,将我县特色农产品销售通过电商契机走出四川,跨越西南,面向全国,奔向世界。县农村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年12月14日县人民政府网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信箱主办:县人民政府承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站维护:县电子政务办公室联系电话:0833-5660526技术支持:四川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蜀icp备1100020号访问量统计:51.la网站流量统计系统vip用户 我县绿化造林工作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我县林业“十二五”规划*县委、县政第 5 页府对林业工作的安排部署,经过全

10、县林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营林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营造林面积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万亩(木质林8000亩,竹质林3000亩),中幼林抚育0.4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2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00%。2、完成育苗面积200亩,育苗300万株,占年度计划140亩的143%。3、完成四旁植树60万株,占年度计划50万株的120%。4、完成义务植树75万株,占年度计划60万株的125%。5、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70%。积极申报“苦竹笋优质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1项。6、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和防控,林业有害生

11、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二、城乡绿化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3.12”组织县四大家领导和全县各部门、学校、驻夹部队1000多人,在三洞镇周冲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5000株(1-1.5米大叶香樟大苗),施肥1吨,面积50亩。同时也组织各乡镇在各自辖区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期间,全县20余万人次在22个乡镇分别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植树75万株,建立义务植树点22个,发放宣传资料1.8万余份,义务植树尽责率95%,掀起了全县绿化造林的高潮。第 6 页(二)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城乡绿化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进行年终目标考

12、核,抓好辖区内道路、河边、沟边、各企事业单位园区绿化美化。全年重点打造了黄土镇凤桥村、中兴镇龚沟村和顺河乡上游村等3个幸福美丽新村和全县20.2公里乡村道路绿化美化。三、林业重点项目执行情况(一)退耕还林工程1、切实做好全县3.7万亩退耕还林计划成果巩固,确保退耕还林地面积和质量,组织各乡镇开展了自查工作,完成了20*年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兑现补助资金460万元。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2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121亩,品种改造225亩,丰产措施16783亩,兑现国家专项建设资金172.5万元,涉及13个乡镇65个村。二

13、是启动2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市局评审和批复工作,正在组织实施中,预计20*年6月前完成项目实施工作。三是积极组织协调农业、水务等部门开展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二)芦山地震灾后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为县大旗山林场林区3.5公里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和50亩苗圃地恢复重建。总投资128万元,其中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投资53万元;苗圃地恢复重建投资75万元,全部为灾后重建资金。项目实施方式为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采用比选方式确定施工单位,苗圃地恢复重建根据建设内容不同分别为土地整理由林场直接实施,通过政府采购购置种苗、种子、化肥、农

14、药、育苗和办公设备,基建内容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程序确定施工单位。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县联合检查组第 7 页的检查验收。资金拨付情况为:总投资12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24.5115万元,财评审定资金124.5115万元,结余资金3.4885万元。(三)20*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总投资168万元,建设面积3000亩(其中人工造林2400亩,封山育林600亩)。目前已完成基本栽植任务,正在开展县级检查验收。待20*年完*县级全面检查验收和附属工程完工后后兑现补助资金。(四)20*年省级分成森林植被恢复城乡绿化生态景观示范林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建设面积1200亩。目前项

15、目已全部竣工,完成了县级竣工检查验收并按照实施方案完成了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资金拨付,共拨付资金96万元。(五)大旗山林场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项目总投资60万元(中央投资50万元,地方投资10万元),建设规模1000亩。目前已基本完成造林栽植任务,待20*年完*县级全面检查验收后兑现补助资金。四、珍稀名贵树种培育情况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加大珍稀树木培育的要求,我局大力加强珍稀名贵树木培育力度,并作为我县今后林业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一是结合全县巨桉林和低产低效林品种改造,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珍稀名贵树木。二是充分利用我县茶叶资源,鼓励、组织广大林农在现有茶园上开展珍稀名贵树木培育。全年完成珍稀名贵树种

16、种植面积3000亩,主要培育树种有香樟、桢楠、银杏、红豆杉等。林业局年度绿化造林工作总结: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 一、经济发展方面(一)工业经济方面:20*年,我乡地区生产总值任务27370万元,全年预计完成2893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任务7800万元,全年第 8 页预计完成7800万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20*0万元,全年预计完成20*0万元。(二)农民收入方面:20*年1-3季度,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84元,全县排名第九位。二、农业发展方面一是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二是继续扩大藤椒种植规模,全乡藤椒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今年藤椒产量20万斤,实现产值280万元;三是以张岩村、碧山村为中心,向石堰村、沙嘴村等辐射发展核桃种植共800亩;四是全年新发展优质茶叶200亩,改造茶园50亩,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五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年度完成道路硬化8.35公里,新建桥梁3座,新建蓄水池59个,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