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272407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20*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根据国家、省文物局关于开展20*年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市围绕着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个主题,结合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等重大工作,开展了既厉行节约、又注重实效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把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精心组织。为了搞好20*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我市根据国家、省文物局的安排部署,5月下旬就下发了文件,各县市和局属各单位都提前制定了宣传方案。市文物局和解州关帝庙文管所围绕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这一重大工作,制定了详实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一是在*市区的所有led大屏幕上播放文化遗产

2、日宣传标语和画面,大造节日声势;二是利用短信平台,发出了5万条宣传短信;三是搞好主会场活动。遗产日当天解州、常平两庙门票人均10元,主活动设在解州关帝庙内,除了活动开幕式、宣挂横标、支持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万人大签名、散发宣传资料外,还专门邀请*县安福艺校的小演员们表演了曾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大放异彩的高台花鼓、唢呐绝活、二胡连奏等非物质文化技艺。四是开展报纸专版宣传。为了烘托节日气氛,我市先后在6月12日的黄河晨报和6月14日的运城日报各开辟了一个专版,专门介绍我市目前正在实施的关圣文化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河东盐池文物复修工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运城博物馆基本陈列等四大文物工程的

3、进展,特别是文化遗产日主题、13个县市区和3个直属单位的节日当天活动以及我市的文物资源基本情况等都做了详实的发布,收到了显著的宣传效果。在精心制定活第 2 页动方案的前提下,各县市区和直属单位认真组织宣传活动,各级媒体同步跟进,在全市兴起了文化遗产日的热潮。二、形式多样。我市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既注重传统方式,又结合实际创新形式。一是闻喜、*县、新绛、稷山等县的文物景点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解州关帝庙、永乐宫、永济等实行门票优惠开放。河东、*区博物馆则常年免费开放。二是大多数县市区采用了悬挂横标、设立咨询台、发放资料传单、摆放版面、举办陈列展览、电视专题宣传等传统形式。芮城由县政府领导发表电视讲话,*

4、市发布文化遗产保护倡议书,*区和*县举办学术报告会,*县文化遗产进学校等活动,也有一定的特色。三是关帝庙通过led大屏幕和短信平台,*市租用led巡回车,永乐宫借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宣传,投资小、效果好。四是*县开放考古和古建维修工地,*县、*县、*县组织县领导、社会名人、两委委员参观文物工程,特别是*县的石刻拓片体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都忠实地践行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题,使广大市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给我们的发展变化和实惠。三、突出宣传。文化遗产日活动说到底就是造势,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文化遗产、人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环境。所以对于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我市十分重视这一环节。在文化遗产日活动开始前、活动中和活动后,运城日报、运城电视台、黄河晨报、各县市区电视台*县级报刊等都进行了大幅报道,尤其是运城日报和黄河晨报的专版起到了聚焦、放大和辐射作用,使文化遗产日的人气急剧升高,而一些关系到市民生活的文物工程参观、石刻拓片体验和非物质文第 3 页化遗产展示,在民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今后顺利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