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926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1仕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摘 要:探讨新 课程背景下的教 师学习共同体, 对于推动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变革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本教研是教 师学习共同体的基石,多维一体是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教师文化是教 师学习共同体的灵魂,网 络 平台拓展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时空。关键词:新课程;教师学习共同体;校本教研;专业发展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个体以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学校的舞台上,而且要求教师之间必须进行密切合作,形成群体合力,才能适应新课程变革的要求。教师学习共同体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

2、下教师的重要生存方式,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势在必行。所谓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及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员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1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有效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推动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变革,提升整个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水平。一、校本教研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石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开展的教

3、育教学研究活动。 2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理念,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个新生事物,也是推行新课程的重要举措。校本教研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与学习融为一体,是一种有效的教师群体学习方式。在校本教研的框架下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新课程实施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理解新课程通过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极大地深化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校本教研是教师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的研究。对教师而言,新课程改革的力量来自于学习,只有自觉学习才能避免盲目,才能使新课程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因而,通过校本教研学习理论

4、、转变观念,可以有效唤起教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注和重视;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师将新课程所提倡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成为改革的动力,进而合理、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体现其理论价值;可以加深教师对新课程方案的理解,为顺利地实施课程改革方案打下坚实基础。总之,只有积极调动教师学习、思考与研1 作者简介:仕超(1968-) ,男,安徽濉溪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工作部讲师。安徽大学在读硕士。联系电话:05613056113(办) 136856107322究的热情,让教师不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才能将新课程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层面,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2.实施新课程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把新课程

5、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然面对许多与新课程有关的新问题,要求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有关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充分地感受新课程的魅力,激发起他们参与课改的兴趣和信心,从而确立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习和研究角色。(1)研究教学及改革的需要。如何提高新课程的适应性,让新课程适应学校的具体情境和学生学习的需求,这是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究的一个课题。 (2)指导学生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由于学识等的限制,需要教师予以帮助和指导。 (3

6、)新的评价理念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最新理念,要使新的课程评价改革从理念转变为行动,真正收到实效,教师必须参加校本教研,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4)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只有通过校本教研和学习,教师才能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技能和水平,不断开发出适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宽维度、多层次的校内外课程资源。3.课程的变革新课程的实施,并不是要求学校和教师对照课程改革方案按部就班地执行,而是给学校和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留下了相当大的余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和基本依托,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不断学习提高。首先,从课程改进的角度看,新课程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7、校本教研让教师通过研究新课程与教学而发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新课程的不足并积极改进,保证新课程实施向纵深发展。其次,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教师之间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别,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的文化之间也不同,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新课程进行“二次加工” ,乃至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最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学校不断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带动学校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反过来又非常有利于教师践行新课程,提高学校进行课程建设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推动新课程改革

8、。4.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校本课程指的是以某一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在课程问题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它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课程理念的转变,更是一种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它促使教师真正转变为一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反思的实践者” 。而实现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共生共存、互相促进,是校本3课程开发的一种理想状态。校本课程的开发按教师的开发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4:(1)教师对教材的调适和重新编

9、辑。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不仅指教师设计一个全新的课程,更主要的是指教师对现有国家、地方课程的调适与重新编辑。 (2)教师的特色课程。这种课程在于教师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独特阅历开设的个性化课程。教师的特色课程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施灵活。5.研究性教学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本质上就是内在地将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研究与研究性教学的有机统一,不断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师专业生活方式。研究性教学起源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教师对自己的实践进行一种“省察”与“反思” ,使他的实践更具有一种“理性”的特征。为此,教师需要抛弃“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和研究

10、者,成为反思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研究性教学的根本指向是,教师将批判反思的意识和探究活动纳入教学活动的过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以研究的态度考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间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观察与思考,通过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合作者的交流,不断加深对自己、对自己实践的理解,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并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水平。因此,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问题驱动式的学习。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著名的“反思性思维”的五个步骤,,即:(1)觉察到问题情境;(2)界定这一问题;(3)提出问题;(4)形成推理;(5)通过行动检验这一假设。杜威的观点为我们认

11、识研究性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多维一体是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是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教研活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其弊端也日益显现。这些弊端主要包括,教研的内容比较肤浅,多停留在教材、教法的层面上,教研的结果多为经验总结,而且由于传统教研活动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其结果必然导致在开展教研活动时的“单兵作战” ,教师群体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影响了教研的效果。为了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有必要从教师群体的角度出发,把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整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打破教

12、育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实现课程、教研、学习三大领域的有机融合,构建一种新型的多维一体的教师学习共同体。1自我反思是基础自我反思是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只有通过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课程的价值才能够变为现实。高水平的课后评估和反思能力的获得是专家型教师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教师由教书匠走向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4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有的教师工作了很多年,总感觉进步不大,不能说是自身欠缺经验,而是没有处

13、理好经验与反思的关系,盲目固守个人的经验甚至抱残守缺,所以他也不可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5反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回顾” 、 “检讨”,它是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改进为导向,以“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为程序,使默会知识显性化,成为有价值的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因为这个改进是一个难有终结的目标,所以教师的自我反思也是一个不间断的螺旋、循复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反思过程实际成为教师的一个“学习过程” ,也是教师的一种“专业发展”途径。教师进行教学反

14、思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1)说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教师全面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课为教师反思教学和理论提升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研究平台。 (2)写好教学后记。教师在一节课后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思想轨迹,可以从中发现自己教学活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3)微格教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微格教研研讨、探索新课程和新教法,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 (4)运用多维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可以通过教师的视角、学生的眼睛、家长的意见及同事、专家的观察和研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5)教师对教育教学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掌握教育科研尤其是教育

15、行动研究的基本方法,善于抓住“关键事件” ,运用新的教育理论、观点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而开展行动研究。2专家引领是先导专家的专业引领对于教师学习共同体具有先导的重要意义。和一般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性知识相比较,专家的主要特长在于拥有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和更深的洞察力,因而成为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人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专家代表国家的意志和理论界的声音,他们通过成型的课程形态,向教师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课程图景。他们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师的理念和行动上给予专业支持,帮助教师将经验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并进而提升为理论性知识,提高他们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及能力。专家在教师学习共

16、同体中同样受益匪浅。对他们来说,最难的问题不是应用新的理论知识,而是从经验中学习。学术知识对于专业工作是必要的,但又是远不够的。因此,他们可以培养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具体来看,专家引领要实现五个结合: 6(1)理论和实践指导相结合。专家的引领应该针对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立足于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自身的专业发展。 (2)案例评价与教师反思相结合。教师参加新课程案例的评价、讨论,有助于他们教学实践的改进和优化,有助于他们通过教学反思有效地提升教学理论,并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3)教师授课与专家点评相结合。专家针对具体教学问题的点评,可以使授课教师和参加听课、评课的教师同时受益。 (4)专家示范与教师参与相结合。专家通过教学现场示范指导,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专业引领作用,丰富教师的5教学实践性知识。 (5)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针对新课程改革中有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开展以专家为核心的课题研究,吸收中小学教师参与其中,使教育行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