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文化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245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战略文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美国战略文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美国战略文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美国战略文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美国战略文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战略文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战略文化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战略文化研究作者: 赵景芳 著编辑推荐美国战略文化研究深入分析了美国战略文化的成因、演变机制和特性,创造性地揭示了美国战略文化的价值观、战略思维模式以及战略选择偏向模式的规律性内涵。该论著创新点较多,基础性和针对性较强,对于深入研究战略文化理论,规避美国对我战略压力,维护我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教授 朱成虎少将战略文化研究,是传统战略学界与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历史文化分析等多种学科渗透结合的一种尝试。实事求是地讲,中国学术界这方面的起步比较晚,大致是最近十年的事情;很自然,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与欧美同行存在一定的差距。可喜的是,像中国社会经

2、济和对外关系大的格局一样,中国战略学界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正在努力缩小差距,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追赶尝试和独立发掘。赵景芳博士的著作美国战略文化研究便是其中一个。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关秉学会副会长 王逸舟美国战略文化研究开拓了美国战略研究的新视野,深化了人们对美国战略的核心理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理解,辩证地评估了美国战略文化的优缺点,提出了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八条启示。这些对于总结美国战略思想与行为的特点,理解美国全球战略谋划与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受 李效东大校美国战略文化研究主题具有原创意义,论证全面,分析深入,具有理论深度和历史厚重感。可以说,其研究不仅在中国战略

3、研究界具有开拓意义,对其他国家乃至美国自身的战略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门洪华内容简介国家兴衰,战略是关键。从行为学上讲,国家战略的实质是国家的战略选择,而国家战略选择的根基往往可以从一国之战略文化中找寻到。近年来,战略文化成为国内外战略研究中的新兴课题和重要领域。作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主导性国家,美国既是国际体系的关键塑造者,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主要压力来源。因此,本书以美国战略文化为切入点,试图深入透析美国战略行为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战略思维模式和战略选择偏向模式,希望以此达到深度“知彼”(即真知、全知、善知对手)的目的。从终极和根本意义上看,美国

4、霸权的兴盛根源于其战略文化的优秀品质,但其战略文化也存在缺陷,甚至某些致命性缺陷。中国未来的和平发展需要借鉴美国成长历程中的有益经验,更需要剔除和规避美国战略文化中的糟粕与误区,以便有利干打造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本书从梳理战略文化的逻辑出发,致力于美国战略文化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的结合,回顾以往,评述当今,展望未来,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现实与历史的结合,在国内外均属于前沿研究。作者简介赵景芳,1974 年生,中校,军事学博士,河北安国人。现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危机管理中心讲师,主要从事美国外交和战略理论研究,长期关注美国外交与战略中的文化因素。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军事

5、科学、国防大学学报等国家和军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 20 余篇,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评论文章 10 余篇。目录序导论 拓宽美国战略理论研究的视阈一、美国战略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一)努力开拓美国战略研究的新视角(二)深入理解美国战略的核心理念与行为偏向(三)积极探讨中国规避美国战略压力的途径(四)认真梳理与回应冷战结束后西方战略研究中的文化热潮二、战略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一)美国的战略文化研究(二)中国的战略文化研究(三)世界其他国家的战略文化研究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结构(一)研究思路与方法(二)基本框架与内容第一章 战略文化:战略选择研究的文化视角一、战略文化

6、的基本概念(一)外国学者对战略文化的概念界定(二)中国学者对战略文化的概念界定(三)对中外学者战略文化定义之比较(四)对战略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二、战略选择研究的新视角(一)战略选择研究的理论视角之争(二)战略文化对抗新现实主义:替代、补充还是融合?(三)战略文化与新现实主义分析效力之比较(四)从战略文化视角分析美国战略选择之理由第二章 美国战略文化的理论建构一、美国战略文化的分析框架二、美国战略文化演化机制(I):生成(一)美国战略文化的生成机理(二)美国战略文化生成的内在因素(三)美国战略文化生成的外部因素三、美国战略文化演化机制(II):发展与变革(一)美国战略文化的稳定发展(二)美国战略

7、文化的变革四、美国战略文化的特性(一)进取性与外向性(二)理想性与简单性(三)全球性与同化性第三章 美国战略文化的核心内涵一、美国战略价值观(一)二元对立、物竞天择的世界观(二)自我中心的价值观(三)“天定命运”的使命观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模式(一)零和博弈的国家安全观(二)“世界领袖”的目标观(三)崇尚实力的力量观(四)软硬兼重的手段观(五)实用主义的途径观三、美国军事战略思维模式(一)“善恶对决”的战争观(二)绝对优势与安全的军事目标观(三)崇尚武力的实力观(四)以战制胜的手段观(五)工程技术式途径观四、小结:权力理想主义:美国战略思维的核心范式第四章 美国战略文化的外围内涵(I):国

8、家安全战略选择的偏向模式一、目标选择模式:功利与道义(一)对道义目标的追求(二)对功利目标的追求(三)功利目标压倒道义目标二、样式选择模式:六种安全战略选择 i(一)孤立与扩张干预(二)均势与优势霸权(三)遏制与接触三、手段选择模式:硬实力与软实力(一)硬实力运用特点(二)软实力运用特点四、途径选择模式:六种战略途径选择(一)海权与陆权(二)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三)直接战略与间接战略第五章 美国战略文化的外围内涵(II):军事战略选择的偏向模式一、目标选择模式:军事目标与政治目标(一)军事目标服从、服务于政治目标(二)军事目标优于政治目标二、样式选择模式:六对战略样式(一)进攻与防御(二)速决

9、战与持久战(三)正规战与非正规战(四)实战与威慑(五)本土防御与前沿防御(六)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三、途径选择模式:直接路线与间接路线(一)直接路线战略(二)间接路线战略四、小结:美国战略选择偏向模式的规律:复杂中的平衡第六章 21 世纪美国战略文化嬗变与霸权战略选择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文化的变革与延续(一)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偏向模式的新变化(二)国家安全战略思维的延续二、美国军事战略文化的变革与延续(一)军事战略选择偏向模式的新变化(二)军事战略思维的延续三、21 世纪美国的霸权战略选择(一)以实力为核心的利益观:美国战略的永恒主线(二)念兹在兹的“自由”观:美国战略中的“幽灵”(三)美国优势主

10、导下的均势观:美国战略谋霸的精髓(四)以霸权为归依的使命观:美国战略的最终诉求第七章 冷战后美国战略文化下的对华战略选择一、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一)“遏制”与“接触”:两种选择的争论(二)“两面下注”的“接触+遏制”战略(三)接触是手段,遏制是目的二、美国战略文化下的台湾问题(一)战略模糊与战略清晰(二)战略博弈与军事介入三、未来中美互动关系的前景展望(一)中美互动关系:冲突、合作、竞争(二)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所在第八章 战略文化与国家兴衰美国霸权兴衰与中华文明复兴的未来一、美国霸权历程的战略文化反思(一)美国霸权兴盛的战略文化成因(二)美国战略文化的内在缺陷(三)美国全球霸权的未来二

11、、中华文明复兴的未来(一)美国崛起历程对中国的启示(二)中华文明复兴的和平发展之路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序言战略文化研究,是传统战略学界与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历史文化分析等多种学科渗透结合的一种尝试。顾名思义,它主要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战略”,二是“文化”,即从国家历史和文化积淀、意识形态和潜意识、地缘位置和文明传承等视角,发掘并阐明不同地域和国家的军事战略设计和国家总体战略的“独特因子”或“识别符号”,探寻战略研究的思想文化钥匙。这种研究的最大特点或者说优势,在于它能够发现不同战略战术背后的历史文化特性和国别地域基因,揭示传统的国家总体战略研究和军事战略分析无法提示的一些层面(如民族性、文化差异、心

12、理结构、大众心态、决策的社会基础等),充实旧时那种以技术追踪和数理分析见长、却短于非器物层面考量的战略研究。近些年来,国际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战略文化的热潮。追根溯源,其实很难说清楚战略文化的探讨始于何时,毕竟在古今中外的高人大作里都可以找到这类思维和指向的精萃表达。据我个人观察,真正比较系统化的探究,是在最近半个多世纪的欧美政治安全学界出现的,近期更呈现明显的增长与细化趋势。美国社会学者本尼迪克特教授的名作菊花与刀,便是从日本民族性和文化心理结构入手,发掘这个国家武士道精神和譬如说二战时“军部导向”的深层根源的佳作。文摘本书主体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主要介绍美国战略文化的核心与外围内涵等内容

13、。第三章是在战略文化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建国后至冷战结束前的历史,对美国战略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具体阐述。认为美国战略文化核心内涵包括价值观、国家安全战略思维模式与军事战略思维模式。美国战略价值观反映的是美国民族看待世界、价值和人生的观念,包括二元对立物竞天择的世界观、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和“天定命运的使命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模式则包括零和博弈的国家安全观、“世界领袖”的目标观、实用主义的途径观、崇尚实力的力量观和软硬兼施的手段观等五个方面。美国军事战略思维模式主要包括“善恶对决”的战争观、绝对优势与安全的军事目标观、崇尚武力的实力观、以战制胜的手段观和工程技术式途径观等五个方面。综观美国

14、战略思维的复杂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着两个重要范式现实政治与理想政治,而二者化合构成了美国战略思维的核心范式,即权力理想主义。第四章主要论述美国战略文化外围内涵中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偏向模式,认为它是美国战略价值观与国家安全战略思维模式的逻辑延伸和外围。认为它主要包括功利与道义、孤立与扩张干涉、均势与优势霸权、遏制与接触、硬实力与软实力、陆权与海权、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直接战略与间接战略等八个方面,在内容上分属大战略的目标、样式、手段与途径的选择模式四类。第五章则主要论述美国战略文化外围内涵中的军事战略选择偏向模式,认为它是美国人在具体军事斗争领域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是美国战略价值观与军事战略

15、思维模式的逻辑延伸。它主要包括军事目标与政治目标、进攻与防御、持久战与速决战、正规战与非正规战、实战与威慑、本土防御与前沿防御、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直接路线战略和间接路线战略等八个方面,在内容上分属战略之目标、样式与途径的选择模式三类。第六、七章属于个案分析,是对美国战略文化研究结论的验证与窥测。第六章主要分析冷战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战略思维模式和选择偏向模式所进行的调适与嬗变以及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美国“新帝国”的单极霸权战略的情况。冷战之后,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突出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以单极霸权为核心战略诉求、偏向对对手的遏制而非

16、接触、偏向硬实力的使用而轻视软实力、偏向单边主义而蔑视多边主义。美国军事战略思维的变化则体现在:本土安全成为第一思维、进攻偏向更加突出、非正规作战模式日益明确、持久战思维逐步确立、间接路线战略偏向逐渐强化。21 世纪美国霸权战略选择的取向主要是领导世界还是支配世界间的分歧。但是,无论美国战略取向怎样变化,它都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也是 21 世纪前半叶美国战略选择的基本主线:即,以实力为核心的利益观是美国战略的永恒主线,念兹在兹的“自由”观是美国战略中的“幽灵”,美国优势主导下的均势观是美国战略谋霸的精髓,以霸权为归依的使命观是美国战略的最终诉求。第七章以战略文化为视角来窥测 21 世纪美国的对华战略选择。在现实中,美国对华战略一直显示出“两面性”特征,美国对华政策也始终存在“接触”与“遏制”两种选择的争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而从美国战略文化特点来考察这一问题,我们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