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2448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美国建设现代农业模式的借鉴及启示摘要:美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本文介绍了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分析了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和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的教训,我国与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条件虽然差别很大,但是从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中,仍可以对当前我国建设现代农业有诸多重要的启示。关键词:美国,现代农业,模式美国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土地价格、生产设备便宜,劳动力价格较高。因此,美国通常使用大型机械大面积耕作、粗放式经营。近年来,美国农业发展水平已居世界前列,并形成令人羡慕的“绿色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占全国总人口 2%的农民不

2、仅产出足够美国人消费的农产品,而且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强国。对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当前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具有诸多重要的启示。一、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一)美国现代农业的自然基础美国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位于北美洲中部,自然资源丰富。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 760 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 500 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 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1999,年美国农业用地面积为 4.18 亿公顷,占土地面积的 45.67%,有耕地 1

3、.77亿公顷,人均 0.64 公顷,永久性草地 2.39 亿公顷。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二)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建设现代农业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过程。美国的历史背景、自然禀赋以及其它的制度因素使得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机械革命、生物革命和化学革命、管理革命。第一阶段:农业机械革命。美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劳动力稀缺,这使得美国早期农业的典型特点是利用机械开展大规模的农业作业。美国的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从南北战争前后到 1910 年的农业半机械化,二是 1910 年到1940 年的农业基本

4、机械化时期,三是从 1940 年到目前的农业全面高度机械化时期。机2械化革命推进了美国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和产品高度商品化。第二阶段:生物和化学革命。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土地价格的高涨、耕地面积的缩小,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矛盾。所以,此时,农业发展的焦点从机械化开始转向采用生物和化学技术,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第三阶段:管理革命。二战以后,美国一方面将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使得农业技术装备和生产效率进一步大大提高,尤其是将工业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农场,极大地推动了农场的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

5、,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目前,多数地方基本实现了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并进而扩展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把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需要指出,美国的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交错在一起的,三个阶段基本呈现了美国农业的发展趋势,从中可以发现美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的演变。(三)美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石油农业”是美国农业的基本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的发达国家是以机械化为现代农业的起步的。机械化意味着高耗能,机械作业、机械喷灌、粮食烘干以及各种运输都离不开石油,同时,化肥、农药、塑料地膜产品包装等石化制品也同样离不开石油。因此这种农业又被称作“石油农业” 。另

6、一方面,美国农业多以家庭经营为主,并且这种家庭农场的单位规模呈扩大趋势,较大的农场有利于“石油农业”的发展,一是可以有效地利用大批农场自备机械,二是便于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机械化和化学化是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1920 年到 1990 年,美国的拖拉机数增加了 18 倍,农用卡车增加了 24 倍,谷物联合收割机增加了 165 倍,玉米收获机增加了 67 倍。1970 年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是1930 年的 11.5 倍,1990 年的化肥使用量为 1946 年的 6.1 倍,与此同时,美国农业的投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 年,农业投入中劳动、不动产、资本三者之间的比例为 50:18:32,

7、这一比例到 1990 年变为 19:24:57。现代农业使得美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大量的提高,从 1930 年到 1990 年,美国的小表单产提高了 1.45 倍,棉花单产提高了 2.57 倍,土豆单产提高了 3.48 倍,玉米单产提高了 5.12 倍,农产品销售铝 1910 年为 70%,1979 年已经达到 99.1%。同时,农业生产同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制造、供应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美国的“石油农业”不仅仅是美国的农业实现了现代化,而且还促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农业努力。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石油农业”迅速成为全

8、球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60 年代末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确立了这一模式是现代农3业的必由之路,并把它作为此后二十年改变全球粮食供应紧张、消灭饥饿的主要措施,这一努力的积极成果是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使得世界养活了比原来预期多 10 亿以上的人口。二、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一)完备的农业法规体系为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美国的农业法规体系联邦的综合性农业法规是指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生产控制、农业信贷、土地保护、剩余农产品处理、出口贸易等一揽子内容的法律。由于该法律既包括农业发展的一些基本原则,又包括一个时期的具体农业政策,一般 5 年左右修改 1 次,有时 12 年修正或补充,所以其名称也是从

9、最初的农业调整法变到后来的农业法或食品与农业法 。除综合性农业法规以外,美国还制定了 30 多项单项农业法规。在州一级,一般都有一部内容较全面的综合性农业法规,单项性农业法规较少。如德克萨斯州,制定了一部农业法典分 7 大部分、252 章,内容从州一级农业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农业的研究和发展、农业组织、农资供应、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到动植物的品质、等级、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农牧场的保护、年青农场主的贷款担保等,应有尽有。 (二)健全的市场机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第一,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现代农业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在经济制度上保证了农村市场经济主体在土地

10、产权、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自主权以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立足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没收了亲英派贵族地主的领地,并把这些土地分成小块出售,使之成为农民的财产。美国政府把向西推进得到的土地宣布为国有,然后出售给移民垦殖,使西部建立起大量的、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在南方还把少部分土地直接卖给或分给黑人。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或经营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具有充分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这为现代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第二,农业产、供、销的市场化为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根本保证。首先,是土地和劳力资源的市场化。农场主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经营,也可以根据效益状况

11、购买、租用、转让、出租土地以保持合适的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同时,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劳力按市场需要优化配置在各相关部门。 其次,是生产资料和农机具供应的市场化。美国农民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除草剂、排灌设施及农业机械等市场,由农民自主选择。由于美国农用工业相当发达,各种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机具供过于求,生产厂家千方百计地做广告推销产品,竞争相当激烈,所以假冒伪劣产品占领不到市场,坑农害农现象极少发生。最后,是农产品销售市场化。由于农产品完全靠市场调节,4所以一方面使农民十分注意选择优质的、与市场对路的产品进行生产,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较好的收益。 第三,发达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使农民把握住市场

12、的脉搏。农产品市场系统流畅地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市场信息,这不仅是买卖双方公平交易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农民把握市场脉搏、增加生产收入的依靠所在。从美国的经验看,为提供充分并且可靠的信息,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产品信息收集和发布系统。目前,美国农业部通过合同关系与各州的农业部门合作,实施全国农业市场信息项目,提供有关畜牧、肉类、谷物、蔬菜、水果、棉花、家禽、奶、蛋、烟草和羊毛等各种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信息,包括供应、需求、价格、趋势等。农业部和有关州设立了 100 多个信息收集办事处,共有 270 名市场报告员 80 名属联邦政府,190 名属州政府,负责搜集、审核和发布全国农产品在直销、拍卖、合同、

13、期货、集散、加工、批发等市场环节的信息,并要求所提供的市场报告具有中立性、即时性和可靠性的特点。(三)以科研、教育为后盾的农技推广体系为高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靠保证20 世纪初,鉴于农业科研与应用脱节的情况十分严重,美国国会于 1914 年又制定了一个影响更为深远的史密斯利费法案 ,规定由联邦农业部和各州的大学合作,在每个州都建立一个从事农技推广和普及的机构州合作推广站,其任务是向农民提供各种培训,将农业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迅速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由此,一个以科研、教育为后盾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宣告形成。据统计,美国现有农技推广机构3300 个,农技推广员 1.7 万名左右。美国借助各州的科研、

14、推广体系和联邦农业部直属的农业科技研究中心以及一些私人农业科研机构,从 80 年代开始,把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作为建立优质、高效农业的重点来抓,并在以下领域取得巨大突破。遗传工程、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遥感、遥测研究和推广自动化技术(四)美国农产品协会作用突出美国农产品协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一种行业组织。如蔬菜水果协会,蔬菜水果生产者、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进出口商都是协会的会员,有关流通方面的政策和建议都由协会与政府沟通。协会组织建立批发市场、定期举办交易会、展示会,增进会员间的信息交流和供需衔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进出口贸易;举办专题培训,

15、向会员介绍最新流通政策与法规,与政府及国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美国农产品协会目前已经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它将“农、工、商、产、学、研”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也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出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签订合同,使农业合作社成了契约化经营的主体。如美国新奇士橙协会成员几乎占了美国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两州的 6070%的果农户,协会对每周果树的成熟情况都有电脑统计,确保产量均匀分布在各个时期,而且协会的全球代表每天5都将订单传到总部,总部再分发到 60 多家包装厂,由包装厂将订单按周向果农收购,从总部分订单到装集装货柜仅需 3 天。(五)农业合作社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目前,全美国有 4000 多个

16、农业合作社,80%以上的农民是农业合作社的社员。美国农业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是为农民提供产、供、销环节的服务。首先,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据统计,农民通过合作社购买化肥占 45%,汽油占 43%,农用化学品占 28%,饲料占 20%,种子占 14%, 。其次是提供农产品的销售服务。农民通过合作社出售的牛奶占 81%,棉花及种子占 36%,谷物和油料作物占 38%,水果和蔬菜占 18%,牲畜占 8%。第三,合作社还在产供销过程中向农民提供其它各种服务,如提供贷款发展水电、灌溉、电话通讯,出租大型农用机械,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等。(六)有计划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企业家自密执安州最早举办农业领导人才培训班以来,美国其它各州先后开办了农业领导人才培训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企业家,在美国建立发达农业并向现代农业跨越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农业领导人才培训项目,是以 2540 岁之间各农业领域的男女骨干为培训对象的竞争性培训项目。 除上述培训项目以外,美国还十分注重对青年农民的培养。从 19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