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授课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1101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授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授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授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授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授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授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授课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一、计划的概念名词:计划是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描述的,在组织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动词: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计划内容(5W1H)What (做什么)Why (为什么做)Who (谁去做)Where(何地做)When (何时做)How (怎么做)二、计划与决策不同的看法:计划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以法约尔、西斯克为代表。 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在从事某项活动之前,组织必须首先对活动

2、方向和方式进行选择。 计划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成员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详细规定一定时间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联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 三、计划的性质1、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在时间维度上,计划工作把决策所确立的组织目标及行动方式分解为不同时间段的目标及行动安排; 在空间维度上,计划工作把决策所确立的组织目标及行动方式分解为组织内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成员的目标及行动安排。 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

3、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四、计划的类型1、根据职能空间划分(1)业务计划:组织的主要计划,涉及“物、供、产、销” 。(2)财务计划:涉及“财” ,研究如何从资本的提供和利用上促进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3)人事计划:涉及“人” ,分析如何为业务范围维持或扩大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2、根据时间按和范围分类(1)战略性计划:应用于整体组织,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5 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2)战术计划: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间内的行动方案。3、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1)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

4、,给予行动者较大的自由处置权。(2)具体性计划:制定明确的程序,预算方案及日程进度表。4、根据计划出现的重复性(1)程序性计划针对于例行问题的程序化决策而言;(2)非程序性计划针对于例外问题的非程序化决策而言。目的或使命指明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到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决定组织的性质,是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目标目的或使命进一步具体化为组织一定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战略为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通过一系列主要目标和政策来决定和传达指望成为什么样的组织。政策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指导组织成员决策的一般准则。政策允许对某些事情有酌情处理的自由

5、。程序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它详细列出完成某类活动的切实方式,并按时间顺序对必要的活动进行安排。与战略不同,是行动的指南,而非思想的指南;与政策不同,不给予行动者自由处置的权利。规则详细地阐明了必需行动或非必需的行动,其本质是一种必须或无须采取某种行动的管理决策。规则不同于政策,虽然指导行动,但执行人员没有自由处理权。规则不同于程序规则用于指导行动但不说明时间顺序;可以把程序看作一系列的规则,但一条规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方案(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要使用的资源以及完成既定方正所需的其他因素。预算用数字表示预期

6、结果或资源分配的计划。 五、计划编制过程(一)分析环境,预测未来。对环境的分析和预测是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就在进行了。它实际是计划工作的一个真正起点。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预示的机会进行初步分析;根据自己的长处与缺点搞清自身所处的地位;了解自身利用机会的能力以及面临的主要威胁。(二)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充分了解环境及自身情况的前提下,为组织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主要指组织未来所期望达到的成果,为整个组织及各部门和各成员指明了方向,描绘了组织未来的状况,并且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三)建立计划工作的前提。计划工作的第二步是预测

7、未来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建立计划工作的基本前提。这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组织的计划将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执行,哪些环境因素对计划的执行有利,哪些又是不利的。(四)拟定和选择可行的方案。包括了三个内容:拟定备选的各种可行计划,评价备选计划和选定计划。(五)制定主要计划。制定主要计划就是将所要选择的计划用文字形式正式表达出来,作为管理文件,计划要清楚地确定和描述 5W1H 的内容。(六)拟定派生计划。派生计划就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总计划要靠分计划来保证,是主计划的基础,例如:一家公司制定了当年的销售计划,是销售额比去年增长 50%,与此相关的有生产计划、促销计划、材料供应计划等等。(七)编制预算。就是把

8、计划转化为预算,使计划数字化。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分配计划,一方面是为了计划指标体系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是使组织更易于对计划执行进行控制。预算工作做好,可成为汇总和综合平衡各类计划的一种工具,也可成为衡量计划完成进度的重要标准。六、目标管理彼得.德鲁克于 1954 年提出目标管理是雇员与他们的管理者共同确定极小的目标,然后定期的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一)目标管理的思想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管理是一个程序分目标是总目标对不同成员的要求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考核和奖惩依据分目标(二)目标的性质层次性网络化多样性可考核性可接受性挑战性伴随信息反馈性(三)目标管理的过程制定目标明确组织的

9、作用执行目标评价结果实行奖惩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七、滚动计划法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1、基本思想: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期向前推进,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2、评价计划更切合实际,使战略计划的实施更结合实际;是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加大计划的弹性,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很粗较粗一般较细很细20072006200520042003本期 5 年计划( 20032007)2003 年实际完成情况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异计划修正因素差异分析、环境变化、组织政策变化修订计划很粗较粗一般较细很细20082007200620052004新的 5 年计划(20042008) 八、网络计划技术20 世纪 50 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技术、组合网络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