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自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105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县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县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县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自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县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自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自查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共荣昌 县 委 电 子公文荣委文200940 号 签发人:陈 杰 中共荣昌县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09 3 号文件、推 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中共重庆市委: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93 号,以下 简称意见)出台, 对重庆“西大门”荣昌- 2 -县来说,有利于在全市新一轮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把握发展方向,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重点,增强发展动力。贯彻落实好意见,推进全县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对于荣昌深入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六个荣昌 ”,加快实现跨越 发展、提速升位,建设渝西川东地区繁荣、现代、生态、文明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撤县建

2、区“三大目标 ”,都具有重大而深 远的意义 。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现将我县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强化工作措施,统筹城乡工作扎实推进(一)加强领导,强化统筹协调职能。2007 年成立了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展改革委。今年 5 月,成立了荣昌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为正局级事业单位,由县委专职副书记兼任主任,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县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兼任副主任,从相关部门、镇街抽调了 6 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县统筹办。领导小组

3、及其办公室的成立,强化了县委、县政府对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极大地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强化宣传,开展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集中宣传月活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各种会议、政务公开宣传专栏等对统筹城乡各项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今年开展了以“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荣昌县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集中宣传月活动,分为组织- 3 -发动、集中宣传和总结表彰三个阶段,精心策划,扎实开展了政策宣讲、专题研讨班、闭卷测试、知识抢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网上论坛七项活动。七项活动突出显现七个亮点,产生七大成效,有力推进了全县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一是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实现了锻炼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

4、工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新能力的成效。二是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实现了再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新高潮的成效。三是导向正确、氛围浓厚,实现了增添全县干部群众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新动力的成效。四是注重结合、推进发展,实现了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科学发展新理念的成效。五是着力转化、突出实践,实现了检验全县干部群众学习实践意见精神新成果的成效。六是推进项目、注重实绩,实现了集中展示全县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新成就的成效。七是强化督查、统筹兼顾,实现了建立健全全县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新机制的成效。(三)对接政策,初步构建改革发展工作框架。 意见出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009 年月底,及 时出台了中共荣昌县委

5、荣昌县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决定、 中共荣昌县委办公室荣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发 20093 号文件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和中共荣昌县委办公室荣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荣昌县 2009 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初步构建起荣昌县今后一段时期内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为主线,- 4 -对接政策项目及项目落地为关键,试验试点为动力,统筹城乡为核心,推进发展为目的,督促考核为保障的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框架。二、强化综合配套改革,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围绕三条主线稳步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一)推进城

6、乡经济协调发展1统筹城乡规划工作进展积极。一是科学制定城乡规划。 荣昌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工作有序推进,正按程序上报市政府审批。通过了荣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及昌元、昌州等 6 个街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和规划图件,目前正在编制荣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正上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公室。二是完善三级城乡规划体系。完成河包、清流、远觉、铜鼓等四镇总规修编工作,基本实现镇街总规修编全覆盖,提前两年完成市级新一轮镇街修编目标;全面推进“城中村” 规划及改造工程;开展并完成峰高、广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和广顺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三是编制试点镇街城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

7、设规划。完成盘龙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规划编制,初步完成双河街道试验区的统筹城乡规划编制;编制荣双示范片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开展并完成了昌元、双河、盘龙、仁义等镇街 5 个城乡统筹示范推进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四是推进城- 5 -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建立了镇街城乡管理机构,确定了镇街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理顺镇街规划管理体制;大力实施阳光规划,加大公示力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研究县级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工作,启动我县“十二五 ”规划编制工作。五是 编制“村司合一”试点村发展规划。完善仁义瑶山村、河包转龙村、安富红庙村、铜鼓共和村等“村司合一 ”试点村的统筹城

8、 乡综合配套改革规划编制,同时在全县所有镇街各选择一个村(农村社区)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指导推进统筹城乡发展。2继续完善镇街帮扶机制。一是投入 2500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各镇街完善城镇功能、发展产业和改善民生,其中 500 万元支持镇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500 万元支持中部、北部经济区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项目等;支持双河、盘龙试验区改革发展,逐步扩大试验区范围。二是继续推进联系镇街对口帮扶。坚持县级部门联系镇街机制,健全结对帮扶、基金帮扶、政策帮扶三项帮扶机制,建立“ 一帮一” 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困 难党员帮扶基金,多方位加强对镇街帮扶。三是深化部门与联系镇街共同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健全

9、招商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将县级部门与其联系镇街的招商引资考核工作挂钩,调动镇街和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全民招商。截至目前,全县新签约项目 198 个,协议投资额 224.93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30.36 亿元。3城市资源下乡有效促进当地发展。一是项目有效带动农民就业。示范项目通过工厂招聘、农业劳务承包、订单养殖等多- 6 -种形式,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如包黑子食品产业示范项目共吸纳当地农民工 500 余人。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通过农民房屋拆旧建新,住农民新村,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促进农民增收。资源下乡项目带动农民通过土地入股、进入企业就业等形式,促进农民纯收入增长 2

10、0%以上,达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如重 庆市盛春桉木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 1000 元以上。四是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积极打造县城老商圈、人民路商业步行街为城市核心金融和购物消费中心,引导重庆永立百货超市有限公司等连锁企业进驻村和农村社区设点。实施“双十工程”,加快构建 农产 品进城流通网络;实施农超对接,实施商务部的网上购销对接系统,组织我县特色产品网上销售。目前已上网对接的企业达 16 家,对接销售达 3000 万元。推进“双建工程” ,引导百货、农资等龙头企业建县级配送中心、村级便民店和村级信息服务点。发展以生态休闲、娱乐

11、、农家美食为一体的“农家乐”,今年创星级农家乐 5 个。五是切实做好家电(汽摩)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惠民工程。组织实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手机以及摩托车、电脑等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下乡工作。引导家电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家电产品产量;引导销售企业建立完善农村家电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共备案销售网点 367 个,销售家电下乡产品 28515 台(件),实现销售金额 5531.5万元;汽摩下乡 8117 台,实现销售金额 4629 万元。六是促进城- 7 -乡假日消费。在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在县城以及各镇街举行日常生活用品下乡、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多种形式促

12、销活动,拉动城乡消费。 4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入。一是加快规划改革。参照市级“四 规叠合” 试点区县作法,推 进我县规划改革,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国土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力争突破城乡二元困境。重庆市第一个镇级统筹城乡规划盘龙试验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总体规划已发布。二是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已完成县农委的大部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县级部门的大部制改革工作方案,拟于近期启动。三是事业单位改革启动。率先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于今年 6 月底前全部兑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前期工作已完成。四是推进镇街改革。实施“ 农村镇街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今年

13、 选派 69 名大学生到镇街工作;组织选送 59 名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镇街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参加国民教育学历脱产培训学习;做好了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活动,对 23 名三支人员进行了对口联系和安排,组织了 33 名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到镇街,100 名镇街专业技术人员到村组,并建立制度加强三支人员的管理。加大财政对村组织办公运转经费保障,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二)推进城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1为农民工办实事进展顺利。一是坚持农民工回流反响动- 8 -态监测制度。今年以来,我县返乡创业总户数 3218 户,返乡创业总人数 3771 人,返乡创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人数 3.05 万人;转移农村

14、劳动力就业总量 26.96 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 3.9万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28 个。二是有序开展各类农民工培训就业。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今年已培训农村劳动力 21386 人,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工转移就业。三是完善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开通农民工子女入学“绿色通道” ,把县重点打造名校荣昌初中、棠香小学确立为农民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主城区中小学共接收 2220 名农民工子女入学。四是加快市级和县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在板桥工业园区建设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在河包、盘龙镇建立县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积极协调创业园区水、电、气等能源问题,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与业务指导;发挥担保公司作用,缓

15、解农民工创业资金问题。2以城乡均等为目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切实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撤并峰高街道荣教完小、铜鼓镇龙家冲村小等 5 所边远、薄弱学校;撤销生源较少的益民子弟校初中部和长山中学;将双河中学、吴家职业中学普高部并入永荣中学、仁义中学,把全县普通高中学校调整为 4 所。共投资 1.4 亿元,开工建设 68 个项目,将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塑胶运动场建设工程等进行整合,提高投入效益。继续实施农村小学生免费饮奶工程,为全县 6 万多名农村小学生(含在园幼儿)每周免费提供 2 次牛奶,从今年 9 月- 9 -起增加为 3 次;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师生

16、免费体检工程;开通农民工子女入学“绿色通道 ”;实施免费中等 职业教育工程,建立荣昌县解困助学专项资金,帮助 52 名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学生。二是启动医疗卫生改革和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免疫规划工程、母婴保健服务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监测工程。制定完善荣昌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范了医疗资源布局。加强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管理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荣昌县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管理委员会。制定完善村卫生室合医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规划,确定在场镇所在地以外的每个行政村和农村社区选择一所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卫生室建设合医信息管理系统,全县共安装新农合村级网点 204 个点。完善全县村卫生室建设规划,拟新建规范化卫生室 121 个,建成 9 个村卫生室。全县企事业单位均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