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变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0983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变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教案:第五单元 第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高中)郴州市桂阳三中 张玲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是桂阳三中的张玲,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五单元 第 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是从物质生活、交通和通讯、大众传媒三个方面,介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第三节选取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以点带面, 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的历史变迁,同时揭示出对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2)掌握影视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及其特点 ,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3)了解

2、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教法学法: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直观教学法 3、探究教学法学法指导:1、社会调查法2、自主学习法3、互动学习法四、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直观感知,观察领悟师生互动,理性探讨活动教学,协作交流整合教材,总体把握反馈创新,拓展迁移情境导入:播放天龙八部阿

3、朱飞鸽传书的镜头。目的: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问题1:从录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而我们今天还有哪些更先进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呢?学生回答后,显示三组图片,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当今社会三大重要媒介手段:报刊、影视业、网络自然地引出本课课题-多媒体展示:第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推进新课:一、报刊业走向繁荣合作探究 1: 阅读教材 自主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 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目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我用多媒体显示报刊业三个发展阶段(形成-发展-繁荣)具有代表性的报纸,目的:诱使学生探讨不同时期的报纸对当时的作用。然后进一步深入分析思考合作探究

4、2:报刊业有哪些社会功能?答案提示: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通达民情,开启民智;立言议政,舆论监督.合作探究 3: 目的:联系现实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996 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该集团目前有 19 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 163 万份,2000 年广告总收入达 13 亿,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报业集团有 31 家。年份 报纸 刊物1978 186 9302000 2007 8725请完成: (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2)你喜欢哪方面的报刊,谈谈这些报刊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3)你觉得报纸不足的方面有哪些?特点:种类

5、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原因: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重视对科技文化等.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局限:普及面不广,直观感染力不强.过渡:从这个问题可看出,报纸最大的不足是你必须识字,这样普及面就不广了,而且直观感染力也不强,这方面就不如影视了。二、影视事业的发展课前:为了说明当前电影事业的繁荣,同样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做一个调查收集工作。收集的内容为我国在世界上获奖的影片、演员、导演。活动探究(多媒体展示)。目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来验证当今中国电影业的繁荣,同时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历史与现实拉近,引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效率。(一)

6、电影 活动探究: (1)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你爷爷和你父亲年轻时候心中分别有哪些经典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3)你心中有哪些经典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对国产电影有着怎样的感情和寄望?接着教师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电影事业的概况。(1905 年诞生20 年代后走向成熟30-40年代享誉世界建国后,主题走向工农生活80 年代中期后走向辉煌)目的:让学生直观体验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过渡:电影存在时间、地点和票价的限制,而电视就在这方面弥补了它的不足。(二)电视 (1)问世:(2)概况: (3)现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多媒体显示电视栏目的丰富性)过渡:由此可见电视已

7、经相当普及了,提问:你认为电视电视普及的原因有哪些? 目的:通过问题式的启发,引起学生探讨影视业发展的原因。(4)普及原因:技术,生活的提高,政策的支持你说我说: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如果现在突然没有了电视,我该怎样生活?”目的:通过假设和讨论使学生体验影视现在对于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5)影视媒介有哪些局限? (时效性不强等,互联网弥补其不足。)三、互联网的兴起在介绍“互联网的兴起”一目时,我先在课堂上将电脑与互联网相连接,向学生演示如何利用网络查找所需信息。目的:直观演示,贴近现实,以此让学生感受互联网的神奇魅力。1、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出现: 3、发展

8、: 多媒体演示图片, (网络正在逐步渗透我们的生活)诱导学生思索问题: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目的: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探讨网络的优势,同时利用探讨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感悟到要正确运用网络。4、优势:优势集中,费用低廉;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5、缺陷: (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3)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6、启示:比其他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五、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整个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使他们对本课教材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我对本堂内容升华,指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

9、介在产生和发展之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巩固练习 目的: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畅想天地:显示表格,思考:“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会不会影响其他媒介的发展?”目的:学生通过课后的反思与探讨,进一步认识到各种媒介手段发挥的作用。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 年)1985 年 1990 年 1995 年 1999 年 2000 年报纸总引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互联网用户(户) 7213 3014518 9021717教学反思:由于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强,所以我通过以上的情境教学,师生互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同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我们今后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