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优质粮油产业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0868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剑阁县优质粮油产业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剑阁县优质粮油产业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剑阁县优质粮油产业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剑阁县优质粮油产业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剑阁县优质粮油产业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剑阁县优质粮油产业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剑阁县优质粮油产业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剑阁县优质粮油产业规划一、产业发展现状我县是全国粮食主产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四川省第一批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县。2006 年末,全县现有耕地 779805 亩,其中田 344715 亩,旱地 435090 万亩。2006 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 1064668 亩,总产 400077 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 362419 亩,产量 116640 吨;水稻 30035 亩,产量 143148 吨;玉米 250266 亩,产量 103791 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469700 亩,总产 80005 吨。其中油菜 315300 亩,产量45363 吨;花生 154226 亩,产量 269

2、5 吨。全县优质粮油种植面积为,小麦 120000 亩,水稻 150000 亩,玉米 80000 亩,油菜150000 亩,花生 100000 亩。全县粮油生产在广元市排列第一,是一个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植水平有待提高。受我县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等因素制约,全县粮油生产单产水平较低。2006 年为例,全县水稻单产平均为 477 公斤,玉米单产为 415 公斤,小麦单产为322 公斤,油菜单产为 144 公斤,花生单产为 212 公斤。与全省高产水平比,还有一定差距,其增产潜力很大。2、优质品种少,优质粮油面积不大。到目前为止,粮油生产的主要品种多数仍为常规良种。

3、符合国家标准、且市场需求2的优质高产兼顾的品种不多,种植面积不大,优质粮油产业基地还未真正形成规模。3、龙头企业少、规模小,粮油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目前,我县虽有稻米、小麦、花生、油菜粗加企业几家,但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深加工企业没有一家,粮油产品加工链尚未形成,加工增值有等进一步开发。4、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大,粮油产品安全应引起重视。由于 化 肥 施 用 量 大 ,加 之 大 部 分 地 方 剧 毒 高 残 农 药 仍 有 使 用 ,造 成了 粮 油 产 品 品 质 不 高 ,粮 油 产 品 尚 未 完 全 达 到 国 家 优 质 标 准 。三、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4、和党的方 针政策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围绕扩大面积打基础,旱地改制调结构,优化品种攻单产,推广科技增效益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以防灾避灾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调整品种结构,加快推广增产新技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全县优质粮油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四、战略原则在我县优质粮油产业发展上,应遵循和把握以下原则:一是面向市场,讲求效益的原则。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优3质品种,通过优质品种的推广不断增加农业经济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在品种和布局上,要根据各地情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

5、好地区优势。三是调改结合,稳步推进的原则。要始终把调整和改革耕作制度结合起来,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抓好示范、逐步推广应用。四是依靠科技,提升降耗原则。要依靠科技,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不断提高优质粮油产品品种,不断降低能耗,减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五是加工增值,促进增收的原则。要把优质粮油生产与加工增值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增产增收的道路。五、发展目标从 2008 年到 2017 年,利用 10 年时间,将我县建成全国高标准的优质粮油产业基地县。在步骤上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 年到 2010 年,为建设基地,夯实基础阶段。第二阶段,2011 年至 20015

6、 年,为全面建设,整体推进阶段。第三阶段,20013 年至 2007 年,为巩固提高,做大做强产业阶段。第一阶段,选择基础条件好的重点乡镇进行成片示范,建好基地,打好基础。第二阶段,在全县种植乡镇进行建设,并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增加效益。第三阶段,猛攻单产,并延伸加工链,实现精深加工增值,真正做大做强我县优质粮油产业。4分年度建设目标如下:项目年度优质小麦(万亩)优质水稻(万亩)优质玉米(万亩)优质油菜(万亩)优质花生(万亩)小 计(万亩)2008 15 18 10 20 12 752009 20 22 15 24 15 962010 25 25 20 28 15 1132011 3

7、0 30 25 30 15 1302012 30 30 25 30 15 1302013 30 30 25 30 15 1302014 30 30 25 30 15 1302015 30 30 25 30 15 1302016 30 30 25 30 15 1302017 30 30 25 30 15 130六、空间布局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质水稻 2008 年重点规划东宝镇、武连镇、正兴乡、开封镇、马灯乡、国光乡、王河镇、元山镇、柘坝乡、演圣镇、剑门关镇、汉阳镇、普安镇、姚家乡、北庙乡、柳沟镇、毛坝乡、闻溪乡、江口镇等 20 个基地乡镇,2009

8、 年增加禾丰乡、白龙镇、广坪乡、碑垭乡、公兴镇、圈龙乡、香沉镇、绵屏乡、羊岭镇、北庙乡等 10 个乡镇,以后每年增加 10 个乡镇,到 2013 年把所有种植水稻的乡镇建成优质基地。优质小麦,2008 年起重点在金仙、吼狮、长岭、凉山、圈龙、白龙、碑垭、广坪、摇岭、禾丰等乡镇集中发展,以后逐年扩大面积,在全县建成 30 万亩基地。5优质玉米: 2008 年 起 ,重 点 在 下 寺 、剑 门 关 、汉 阳 、高 观 、张王 、江 口 、木 马 、柏 垭 、田 家 、江 石 、龙 源 、普 安 、北 庙 、姚 家 、柳 沟 、垂 泉 、秀 钟 、东 宝 、武 连 、马 灯 、毛 坝 、义 兴 、

9、高 池 、凉 山 、店 子 等乡 镇 集 中发 展高蛋白、白粒粉、高油专 用玉米,以后再在全县全面推广种植。七、政策措施1、扶持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关键环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相生相伴,具有较强的带动功能。要以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配套建设,重点加强原料供给,市场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大配套建设。原料供给上重点建设好绿色无公害优质粮油标准化基地。市场服务上要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区域性的销售中心、配送中心。基础设施上,要抓好下寺拐枣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的建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入园。要在政策、资金、舆论宣传等方面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其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通过培植和支

10、持,力争 2013 年我县优质粮油加工企业达到 1020 家,并着力培植 23 家特大型骨干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2、不断推进优质粮油专合组织的发展农村专合组织,是联系农户、企业、市场、政府的桥梁和纽带。要积极采取可行的措施,推进农村优质粮油产业专合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要加大指导力度,落实扶持政策。要围绕做6大做强优质粮食产业,突出发展。在规模上,要不断扩大。在服务质量上,要不断提高。在运行机制上,要不断规范。在财政支持上,要不断扶持。要按照农村专合组织的基本原则,始终不逾地坚持好、执行好“民办、民管、民受益” 原则,不断加强引导,健全组织促进发展,使其更好地为我县优质粮油产业服务。3、不断加强

11、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要通过政府支持,加大四川农经网和天府农业信息网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要加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等优质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建设,并规范管理。要进一步拓宽和完善元山花生市场、普安粮油专业市场,积极开辟下寺优质粮油加工销售市场。4、加大优质粮油新技术推广力度要根据我县土地、温光等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引进、筛选、推广优质粮油品种,坚决淘汰没有市场需求的老品种。水稻品种要积极推广碾米、外观、蒸煮、食味、营养、市场、卫生七项品质都优良的品种,要在全县着力打造“东宝贡米” 品牌。小麦品种要积极推广面筋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的专用小麦

12、品种。玉米要重点发展饲料玉米和高蛋白、高淀粉、高油等专用玉米。油菜要坚决淘汰芥酸型和白菜型老品种、推广“双低”甘蓝型品种和高芥酸工业专用油菜品种。花生要不断更新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优质化配套栽培农耕农7艺措施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做到良种、良壤、良肥、良制 和 优良 环 境 “五 良 ”配 套 。把 改 革 耕 作 制 度 、旱 育 抛 秧 、双 免 耕 栽 培 、地膜 覆 盖 、优 化 配 方 施 肥 ,综 合 防 治 病 虫 草 害 等 技 术 组 装 配 套 。尤其 要 在 增 施 有 机 肥 、使 用 无 污 染 农 药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等 方 面 下 功夫

13、,确 保 粮 油 优 质 品 种 能 生 产 出 优 质 的 产 品 。5、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县是典型雨养农业区,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全县高产稳产农田不足 20 万亩。要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兴修水利设施,整治好病险水利工程,增加灌溉面积,增强农业生产抗旱保障能力。要继续实施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不断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蓄肥保肥及供水供肥能力,促进全县优质粮油生产持续稳步发展。八、体制改革优质粮油产业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在组织体制、技术推广体制和生产体制及产业经营体制上进行改革探索。一是组织体制上,

14、全县应成立优质粮油产业办公室,研究政策措施,协调各方关系,统一指挥全县粮油产业的发展过程。在技术指导上,宜成立优质粮油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生产体制上,宜发展专业户、重点户,进行规模化生产,介于我县农民外出务工户多,可采取土地有序向种植大户转移。在产业经营上,应采取8公司+农户 的运行体制,把 产、销、加结合起来,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九、机制创新1、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方式,把政府投入、社会投入、企业投入和农民个户投入相结合,并大力鼓励企业和社会投入。要实行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要研究政策措施,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

15、益。2、建立保障机制。农业生产风险性较大,特别是我县自然灾害严重,尤其是旱灾频繁,使其粮油生产不稳。要逐步建立优质粮油产业保障机制。要积极探索,建立农业灾情保险机制。要逐步建立粮油生产最低收益保障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种植粮油生产的积极性。要建立避灾减灾预报预警机制,减少粮油生产损失,确保丰收。3、建立激励机制。要 建 立 优 质 粮 油 生 产 的 激 励 机 制 ,对 粮油 种 植 大 户 或 高 产 大 户 要 给 予 表 彰 奖 励 。要 采 取 积 极 措 施 ,不 断发 展 专 业 大 户 、专 业 组 、专 业 村 。要 将 优 质 粮 油 产 业 纳 入 乡 镇 党委 政 府 的

16、年 度 考 核 目 标 ,对 工 作 成 效 显 著 的 ,要 给 予 物 质 奖 励 。要 把 发 展 优 质 粮 油 产 业 的 业 绩 作 为 干 部 晋 升 的 重 要 依 据 。4、建立产业化生产经营机制。要以加工企业为龙头,走“公司+基地+ 农户”的道路,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公司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原则。要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发展,以基地发展促进龙头企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9十、项目建设要依托国家优质粮油产业相关项目建设,促进粮油生产的发展。目前,要实施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土壤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项目、水土保持项目、退耕还林建设项目等。同时,要积极争取全国优质粮食基地县、全国优质油菜基地县等各类农业建设项目,争取国家较多投入,为我县优质粮油产业增添后劲,以促进全县优质粮油产业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二 00 七年十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