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0829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9 章 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9.1 一般规定9.1.1 洞门的设计原则(1)隧道洞口应设置洞门。其结构形式除有端墙、翼墙、柱式三种基本形式外,还可根据洞门所在处的地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设计成台阶式、城墙式、削竹式、喇叭口式、单圆弧形和多圆弧形等多种形式。(2)当在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斜交,且围岩级别在级及以上时,可采用为斜交式洞门。斜交式洞门一般采用端墙式结构,其端墙与洞口轴线的交角不宜小于 60。软弱地层中不宜采用斜交洞门。(3)位于城镇、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附近的洞门,应考虑环境协调和建筑美观的要求。(4)桥隧相连的洞口,应保证桥台与洞口段施工安全及边坡的永久稳定,避免桥台施工对隧

2、道洞口产生的不良影响;必要时可将桥台设置于隧道内。图 9-1-1 仰坡与洞门构造距离示意图(尺寸单位:m)9.1.2 一般规定1洞门的构造要求(l)如图 9-1-1 所示,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 5m;洞门与仰坡之间的排水沟底部至衬砌外缘的高度应不小于 1Om;洞门墙顶高出仰坡脚应不小于 0.5m。(2)洞门与仰坡之间的排水沟宜设置于洞门墙体上。如设置于回填土上,其填土应夯填密实或用低强度等级的圬工回填,并在沟底设置防渗层。设置于回填土上排水沟,由于回填土窑实度的影响,在营运期间会经常发生排水沟开裂病害,地表水下渗至洞门墙背,严重影响洞门安全。因此,建议在回填土上不布设排

3、水沟。(3)洞门墙应保证结构物的强度、稳定性和抗震性。(4)根据实际需要,洞门墙可设置伸缩缝、沉降缝、泄水孔;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 2c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宜填塞沥青麻絮,其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5)在洞门墙背与回填土体之间,宜设置砂砾透水层或纵横透水管。为有效地减少洞门墙墙背水压力,应在墙身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底部应设隔水层,以免积水渗入墙基底部。一般泄水孔布置在墙身下部离路面约 30cm 高处,间隔2m 左右,孔径一般可取 4lOcm。在南方多雨水的地域还可多设几排泄水孔。(6)端墙式洞门一般设计为仰斜和衡重式墙身,墙面坡度宜取1:0.051:0.25;仰斜式洞门墙的材料及厚度宜分

4、别满足表 9-1-1 和表 9-1-2要求。表 9-1-1 洞门建筑材料材料种类工程部位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砌 体端墙 C20 C25M10 水泥砂浆砌块石或 C20 片石混凝土顶帽 C20 C25 M10 水泥砂浆砌粗料石翼墙和洞口挡土墙 C20 C25 M10 水泥砂浆砌块石侧沟、截水沟 Cl5 M10 水泥砂浆砌片石护坡 C15 M10 水泥砂浆砌片石注:1护坡材料也可采用 C20 喷射混凝土。2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的地区,表列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表 9-1-2 截面厚度要求建筑材料 最小厚度(cm) 建筑材料 最小厚度(cm)钢筋混凝土、混凝土 30浆砌粗料石、混凝土预制块

5、 80片石混凝土 50 浆砌片、块石 80(7)墙式洞门墙尺寸可参考表 9-1-3,并根据洞门的高度、洞口地质条件、地震力等情况进行验算确定。表 9-1-3 墙式洞门墙主要尺寸表 项 目 墙面坡度重力式洞门墙体厚度(cm)轻型钢筋混凝土式洞门墙体厚度(cm)明洞洞门 1:0.11:0.25 140200 80120洞口段围岩V 级1:0.11:0.25 140200 80120分离式及小净距隧道洞口段围岩I级1:0.051:0.l 100160 4080明洞洞门 1:0.11:0.25 140160 60100洞口段围岩V 级1:0.11:0.25 140160 60100连拱隧道洞口段围岩

6、I-级1:0.051:0.l 80140 3060(8)无墙式洞门(如削竹式洞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 50cm 的门檐,以便设置排水设施及防碎落的作用;门檐外形结合功能与景观综合确定。(9)墙式洞门的墙身嵌入路堑边坡的深度,硬质岩一般不宜小于 0.3m;软岩或土层一般不宜小于 0. 5m。(10)洞门设计时,宜考虑设置维修阶梯,阶梯可结合截水沟进行设计,也可单独设计。2洞门基础的设置要求(1)洞门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墙式洞门基础应尽量放在基岩或硬土上。各种类型的洞门基础承载力的要求应通过计算确定,通常墙式洞门地基承载力0. 35MPa,其他形式的洞门地基承载力0. 25MPa。在洞门结构

7、基底浇筑前,松渣应清除干净;当洞门基础承载力不足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换填、扩大基础、基础改良及桩基加固等措施。(2)墙式洞门基础底面埋人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 1Om,石质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 0.5m,并宜大于洞门墙脚边各种沟槽底基底的埋置深度;洞门墙基础的埋入深度应符合表 9-1-4 的要求。表 9-1-4 洞门墙基础深度要求 地 层 埋入深度 h(m) 水平距离 L(m)较完整的硬质岩层 0.5 1O一般硬质岩层 0.8 1. 50软质岩层 1O 2O土层 1O 3O(3)冻土的地区的墙式洞门基底高程应在最大冻结线以下不小于 0.25m;当冻结深度超过 1m 时,为节约圬工,可将基底至

8、冻结线以下 025m 处换填为砂砾石垫层,且应符合基底应力的要求。地基为冻胀土层时,应进行防冻胀处理。(4)扩大基础台阶的坡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刚性角),对于砌体基础不应大于 35 ,对于混凝士基础不应大于 45 。 。9.2 洞门形式的选择及进洞处理方式9.2.1 洞门类型及适用性(1)公路隧道洞门形式很多,总体来说可分为墙式(图 9-2-1)和明洞式。各种类型洞门的特点、适用条件见表 9-2-1。(2)墙式洞门根据支挡机理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式洞门和轻型钢筋混凝土洞门。由于重力式洞门具有支挡效果好、取材方便、施工简易、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设计时宜优先选择这种洞门形式。图 9-2-1 墙式洞门

9、实例但在地震高烈度区,由于轻型钢筋混凝土洞门具有重量轻、整体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故应优先采用轻型钢筋混凝土洞门,以提高隧道洞口段的抗震性。 (3)重力式洞门一般采用仰斜式墙体结构,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衡重式结构;墙身材料可采用浆砌片石,也可采用现浇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其基础宜采用(片石)混凝土增加基础的整体性。(4)墙式洞门墙与主洞衬砌应设置连接钢筋,以加强洞口段隧道结构的整体性。表 9-2-1 隧道洞门类型与特点 注:1墙式洞门除有端墙、翼墙、柱式三种基本形式外,还可根据洞门所在处的地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设计成台阶式、城墙式、单圆弧形和多圆弧形等多种形式。2明洞式洞门除有削竹式、喇叭式、

10、棚洞三种形式外,还有环框式、倒削竹式等多种形式。(5)墙式洞门设计时宜在其顶部设置墙帽,其外挑宽度为 1020cm,其材料可采用料石或混凝土。(6)在洞口地形平缓、山体稳定的情况下,洞门宜优先选择削竹式洞门(图 9-2-2)或喇叭式洞门形式。当洞口位于冲沟侧或冲沟底时,不宜采用削竹式及喇叭式洞门。削竹式或喇叭式洞门简约、自然,与自然环境契合度高,能较好的体现“隧道洞门及洞口构造物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力求工程创面小,避免过多人工装饰,减少人工痕迹,尽可能保护和最大限度恢复原地形地貌”的原则。因此,在地形地质条件允许下,宜优先选择该洞门形式。(7)削竹式或喇叭式洞门一般采用明洞衬砌,衬砌坡面坡

11、度一般采用1:0.751:1.25;回填坡面一般采用 1:1.251:1.5,且尽量与自然坡同坡。坡面宜采用植草防护或三维植物网防护。(8)棚洞洞门(图 9-2-3)为设置于棚洞端部的一种洞门结构形式,适用于无落石危险地段,一般采用与棚洞连为一体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9-2-2 削竹式洞门实例图 9-2-3 棚洞洞门实例9.2.2 进洞处理方式隧道成洞面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成洞面的边、仰坡高度应严格控制,一般控制边、仰坡高度(洞顶以上)要小于等于 35m;当洞口地形陡峻时,提倡边仰坡零高度进洞和贴壁进洞。(2)成洞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及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成洞面的稳定。通常采用锚

12、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应预留排水孔。坡度主要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确定,目的是保证成洞面施工的稳定。对土质仰坡,洞底至洞顶部分一般采用 1:0.51:0.25;洞顶至地表部分采用 1:0.51:1。对岩质仰坡,洞底至洞顶部分一般采用 1:0.21:0.3;洞顶至地表部分采用1:0.251:0.5。在选取隧道进洞方式时,应综合考虑洞口地形、地质条件,灵活选择,并应采用相应的辅助施工措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进洞方法。1贴壁进洞法(图 9-2-4)首先对洞口上地表危石的清除;然后对进洞坡面进行适当的防护;最后依托钢拱架的架设并辅以超前小导管或锚杆后进洞。此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工级石

13、质围岩隧道洞口。图 9-2-4 贴壁迸洞法2套拱加短管棚进洞法(图 9-2-5)沿隧道周边轮廓线外钻孔打人短管棚,钢管环向间距 3040cm,与隧道纵轴线方向成 3 5 夹角,管内注浆,对岩体进行加固。管棚端头一般需外露。 。1m 左右,直接浇筑位于明洞或二次衬砌外轮廓线外混凝土套拱内,套拱也可采取将初期支护钢拱架外延,以喷混凝土形成,待套拱达到一定强度后开挖进洞。此方法适用于岩质较破碎的级围岩洞口。图 9-2-5 套拱加短管棚进洞法3套拱加长管棚进洞法(图 9-2-6)先修筑套拱,利用套拱内预埋的导向管钻管棚孔(环向间距 40cm 左右),采用 2040m 长 489mm 或+108mm 钢

14、管高压注浆固结岩体,在管棚的保护下开挖进洞。此方法支护刚度大,一次性超前距离长,可一次性完成洞口开挖所需超前预加固工作,适用于 V 级围岩或存在偏压等特殊情况洞口。图 9-2-6 套拱加长管棚进洞法4地表锚杆(或小导管注浆)预加固进洞法(图 9-2-7)图 9-2-7 地表锚杆(或小导管注浆)预加固进洞法设计中,需首先确定浅埋隧道土体松动压力范围,利用锚杆或小导管的剪切抵抗和悬吊效果,控制地表沉降,提高工作面自稳性,使围岩具备成拱自承条件后,暗挖进洞;在掘进过程中,同样需辅以超前支护或设套拱,喷、锚、网与钢拱架支护。该方法适用于地层破碎或地形偏压地段。5回填暗挖进洞法(图 9-2-8)图 9-

15、2-8 回填暗挖进洞法该方法适用于两侧地面横坡很陡,或洞口地处傍山地形一边露空、另侧地面横坡很陡的情况,可采取在覆盖较薄或拱肩露空的一侧,先回填一定厚度的水泥土或施作混凝土(浆砌片石)挡墙,满足暗挖要求。进洞开挖同样需辅以套拱与长(短)管棚预加固。6半明半暗进洞法(图 9-2-9)图 9-2-9 半明半暗进洞法该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相对较好、洞口轴线与地面线斜交的洞口。其施工工序为:先施工洞口套拱或护拱(盖挖法);露空部分(低侧)采用混凝土浇筑,通过锚杆使混凝土与岩体紧密连接;靠山部分(高侧)采用暗挖法,其开挖方式为短进尺掏槽,喷混凝土(挂网)、打锚杆,逐榀架设钢拱架;施工暗挖部分时,钢拱架应同

16、露空部分现浇混凝土内钢拱架及时对接,形成连续的初期支护,在该初期支护的保护下逐步向前推进。7斜交进洞法(图 9-2-10)该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好的陡峭洞口,设计中钢架做成异形,分榀扇形从斜交逐渐过渡到正交布置,顺应地形斜交进洞,为保证行车安全,宜延长明洞,使洞口正交施作。该进洞法施工风险较大,应谨慎采用。图 9-2-10 斜交进洞法9.3 洞口遮光棚设计9.3.1 遮光棚的作用及应用(l)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隧道照明不良而引起的行车困难主要在白天。为了减弱“黑框效应”和“白洞效应”,洞口外设置遮光棚后,使洞口前出现减光地段,从而具有与洞内照明适应段相同的作用,起到极好的改善运行条件和降低照明费用的目的。(2)由于遮光棚能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并对洞外自然亮度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同时还有隔离噪声的辅助作用,故在市政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