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市场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0392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市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市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市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市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市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市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市场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市场分析一、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1. 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现状2. 汽车安全气囊市场发展趋势3、行业存在的问题二、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竞争格局1. 汽车安全气囊行业竞争态势分析2. 汽车安全气囊重点企业发展介绍三、我国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发展建议2009 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 1300 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 1000 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我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带动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需求持续大幅增长。一、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1. 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现状汽车安全气囊作为高科技产品,目前该行业在国内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冲击,市场

2、变动很大,具体表现为汽车安全气囊产业格局主要被外商企业产品主导;市场容量继续增长,气囊的国产化水平在稳步提高。2007 年,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量为 225.4 万套。2008 年,我国安全气囊产量达到 292.6 万套,同比增长 29.8%。据奥尔威咨询统计,我国乘用车合资企业配套用的安全气囊基本上为国外品牌所占据,而本土品牌主要在我国自主轿车生产企业的车型中做配套。目前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中,国外品牌依然占据了 90%以上的市场配套份额,而本土品牌企业虽然所配套的中低端经济型轿车的产量比重在近年有所上升,但由于中低端经济型轿车安全气囊的标配数量不多,其中选配或者不装的车型比例较大,所以我国汽

3、车产量的增加并未提升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2008 年我国汽车产量为 934.5 万辆,同比增长 5.2%,其中乘用车产量673.8 万辆,同比增长 5.6%。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等多种因素影响,汽车产量增幅大幅下降。然而,我国汽车安全气囊行业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机会的显现,安全气囊的国产化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安 全 气 囊 产 量0501001502002503003502006 2007 2008安 全 气 囊 产 量2. 汽车安全气囊市场发展趋势我国汽车安全气囊的市场容量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法规强制安装因素;二是汽车产量

4、;三是消费者需求。目前我国安全气囊市场正处于普及应用的成长期,政策法规和汽车产量这两个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政策法规方面,1999 年 10 月我国发布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 (CMVDR294)和 2006 年 7 月实施的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法规 ,这两项新标准的出台,完善了目前中国汽车在被动安全方面的评判标准,被看作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国内碰撞标准同国际接轨的重大举措。汽车产量方面,2001 年我国汽车产量仅为 234.2 万辆,到 2008 年迅速增长到 934.5 万辆,年均增长率达 21.9%,汽车产量的急剧增加直接扩大了我国汽车安全气囊的市场容量。据奥尔威资讯统计,

5、2007 年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需求容量达到 900 万个,在未来五年内中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需求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 20%以上,按此增速计算,2011 年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需求容量将超过 1800 万个。消费者需求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要关注对象,安全气囊和 ABS 有望成为标准配置。这势必将带动我国汽车安全气囊的开发与生产。3、行业存在的问题近几年不断出现在交通事故中,安全气囊并未成功启动而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情,造成消费者的强烈质疑;2009 年四川省联合其他五省向国家提交了关于建立安全气囊产品国家标准的建议函。这些都说明

6、了安全气囊行业还存在很多多问题具体包括:(1)行业不够成熟,国家对于安全气囊产品无国家标准(2)频频发生的安全气囊质量问题,给汽车制造商造成负面影响,使得安全气囊厂商处于不利地位 (3)核心部件的技术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且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4)国家将出台的安全气囊国家标准将对生产商产生影响 二、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竞争格局1. 汽车安全气囊行业竞争态势分析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分析目前我国有十多家中外企业在从事汽车安全气囊的生产,主要有锦州锦恒、延峰百利得、富奥、上海天河、丰田合成等企业。2008 年,我国安全气囊产量达到 292.6 万套,同比增长 29.8%。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

7、有限公司 560000锦恒汽车安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536089长春奥托立夫贸鸿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353600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3364002006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236089锦恒汽车安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720000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650000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5800002007长春宏光奥托立夫汽车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430811陕西兴平市兴达交通机械有限公司 40514锦恒汽车安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800000延峰百利得中国(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770000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650000上海天合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8、 606400天津丰田合成有限公司 1789512008高田(上海)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150000国内汽车安全气囊产业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初具规模,三资企业占主导地位;以锦恒为代表的主要安全气囊生产企业凭借自身优势,逐渐确立了市场地位。我国的汽车安全气囊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随着生产厂商技术的逐渐成熟,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市场会相互渗透,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供应商分析汽车安全气囊组件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安全气囊的国产率得到稳步提高。但是作为安全气囊系统的核心气囊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使得国外的安全气囊组件供应商有很强的讨价还价能力,我国安全气囊企

9、业在与国外品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买方分析目前,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的现实情况是市场需求容量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经济型轿车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是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另一反面,安全气囊生产企业产能相对不足,且价格相对于进口产品有较大优势,厂商的议价能力得到空前加强。卖方强势的议价能力使得安全气囊行业存在可观的利润空间。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分析我国汽车安全气囊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平均利润率较高,有较强的投资吸引力,但是安全气囊行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该产业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目前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所以,国内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而国外安全气囊企业

10、凭借技术优势早已抢市场,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替代品的威胁汽车安全气囊由通用汽车在 1974 年率先配备在市售车型上,并在随后的十几年技术发展逐渐趋于成熟,进入 90 年代,安全气囊的装用量急剧上升,开启了汽车界安全配置的激烈竞争。就目前汽车安全配置技术而言,安全气囊的替代品尚未出现,所以不存在替代品的威胁。分析结论:目前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上虽然存在众多的企业,但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行业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由于安全气囊产业存在技术壁垒,使这个行业的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因此,安全气囊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利润较高。2. 汽车安全气囊重点企业发展介绍锦恒汽车安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

11、统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公司具备汽车安全气囊、安全带、方向盘、ECU 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以及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开发和整合能力。目前在国内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产品用于国内和亚洲地区的 42 家车厂的 70 多个车型。客户包括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一汽轿车、一汽大众、东方雪铁龙、海马汽车、郑州日产、上汽通用五菱、华晨汽车、东南汽车、长丰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天津一汽、吉利汽车、哈飞汽车等。公司拥有实验室进行实车碰撞、滑台模拟实验。2004年 12 月,锦恒控股公司在香港创业版成功上市。锦恒公司在产品技术研发上,始终坚持引进技术 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原则, 公

12、司自 1997 年引进美国 BREED 公司的安全气囊生产技术,开发出正面碰撞保护单侧机械式安全气囊以来,不断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现已研发出正面碰撞保护双侧电子式安全气囊并实现了市场化配套。2005 年又完成了侧碰撞保护气囊的研发,该产品填补了国内汽车在该领域上的空白。其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一些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实行 ISO/TS16949 质量保证体系 ,现已形成单班年产 40万套安全气囊总成、120 万只出口气袋、90 万只饰盖的生产能力 ,为一汽红旗、神龙富康、天津夏利、重庆长安、华翔富奇、北京吉普等 20

13、 多个主机厂的 30多个车型研发配套安全气囊。主要客户:一汽解放(CA) 、神龙、海马、夏利、奇瑞 SQR、丰田 JL延峰百利得中国(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是由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和美国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Key Safety Systems, Inc.)共同投资成立。该合资公司的项目总投资为 3250 万美元,注册资金为 1300 万美元,延锋伟世通拥有 50.1的股份,美国百利得拥有 49.9的股份。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制造以及销售,产品包括方向盘、换档手柄、安全气囊模块和安全带以及整个汽车被动安全系统。 延锋百

14、利得公司总部坐落在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园区,整个厂区包括世界级的技术中心大楼,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安全系统测试和试验设备,为国内首家配备动态滑道碰撞试验机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该技术中心不仅能够满足公司自身的安全系统产品的研发需求,同时还将承担国内以及国外主机客户对安全系统产品工程开发的需求,并将发展成为百利得在全球的三大研发中心之一,其工程开发业务涵盖亚太地区。 延锋百利得公司的远景目标就是成为国内最好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集成供应商,并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科技、高质量、低成本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参与世界竞争。主要客户:上海通用(SGM) 、JAC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股

15、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奥股份公司)已于 2007 年 12 月20 日,在长春市工商局注册并投入运营。富奥股份公司的前身是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按照国家有关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政策和一汽集团公司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原富奥公司进行了整体改制。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实现了对富奥公司的参股,使新富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 30 亿元,注册资本 10 亿元,公司主要生产环境控制系统、底盘系统、转向及传动系统、安全系统、发动机附件系统等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能力超过 100 万辆份。主要为一汽集团的一汽解放、一汽大众

16、、一汽丰田、一汽夏利、一汽客车、一汽轻型车等品牌车型配套;在社会市场上,为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东风神龙、沈阳华晨、广州风神、奇瑞汽车、中国重汽、北方奔驰、安徽华菱、丹东黄海等 40 多家整车厂、主机厂配套;部分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日本和中东地区等十几个国家。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 100 亿元。主要客户:一汽大众(FVW) 、上海大众(SVW) 、华晨上海天合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天合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STASS )是上汽集团(SAIC)所属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SA )与美国 TRW automotive 公司的合资经营企业。上海天合成立于 1997 年 7 月,选址在上海市凯旋路 1010 号“上汽凯旋都市工业园”。2003 年增资后,公司投资总额 2980 万美元,注册资金 1198 万美元。TRW automotive 是一家全球性的汽车零部件方面的制造商和服务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独立制造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