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避震方法及避震常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9669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室避震方法及避震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室避震方法及避震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室避震方法及避震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室避震方法及避震常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避震安全教育讲稿教室内由于人员密集,突发地震灾害时,往往会造成场面混乱,不便于疏散。处在教室内的同学和老师遇到突发地震时,应该保持镇定,学生听取老师的指挥进行原地自救,特别在楼上的教室内时,切勿乱跑出教室,以免滚下楼梯或发生通道践踏事故。那么教室内如何避震呢?先从避震常识学起吧。1、应急避震的避震原则学习了避震的常识,同学们在应对突发地震时也就有自保的依据了。因此教室内遇到突发地震时,如果地震感觉比较轻微,老师就应该组织学生快速、有序的跑下教学楼。最好在 8 秒之内跑下去,并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例如操场。如果地震感觉很强烈,最好不要跑下楼去,应该快速躲在课桌下面,或尽快躲到桌子底下及抱头蹲

2、在墙角。等地震不那么强烈再迅速跑下楼去。总之要注意,不能慌张,首先要沉着冷静,就算被压在废墟里也要保持冷静,然后积极地进行自救。如果教室坍塌,同学们被压在废墟里时,千万不能大喊大叫,情绪失控,要保持体力,用硬物敲击水管、钢管之类的东西,让救援人员发现自己。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2.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3.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4.不要回到教室去。5.室内易于形

3、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6.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7.千万不要跳楼!8.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二、应急避震掌握避震要点需地震时是跑还是躲:跑的话怎么跑,躲又如何躲?专家们认为:震时应先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躲在什么地方

4、避震: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应采取什么姿势: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怎样避免其他伤害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

5、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3、教室内该如何避震学习了避震的常识,同学们在应对突发地震时也就有自保的依据了。因此教室内遇到突发地震时,如果地震感觉比较轻微,老师就应该组织学生快速、有序的跑下教学楼。最好在 8 秒之内跑下去,并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例如操场。如果地震感觉很强烈,最好不要跑下楼去,应该快速躲在课桌下面,或尽快躲到桌子底下及抱头蹲在墙角。等地震不那么强烈再迅速跑下楼去。总之要注意,不能慌张,首先要沉着冷静,就算被压在废墟里也要保持冷静,然后积极地进行自救。如果教室坍塌,同学们被压在废墟里时,千万不能大喊大叫,情绪失控,要保持体力,用硬物敲击水管、钢管之类的东西,让救援人员发现自己。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2.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3.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4.不要回到教室去。5.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6.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7.千万不要跳楼!8.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南街小学安全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