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大名著中的公关艺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68936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四大名著中的公关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习四大名著中的公关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习四大名著中的公关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习四大名著中的公关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四大名著中的公关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四大名著中的公关艺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大名著中的公关艺术10 国贸 朱思齐 2010221104110109这个学期有幸修读了卢世林教授的四大名著之公关艺术课,受益匪浅。四大名著对世人的影响无需赘言,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是自小阅读,只是之前的阅读仅仅停留在对情节对人物的喜爱和期待上,却未习得名著中真正精华的理论。卢教授的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将为人处世必修的公关知识渗透在四本名著中一一讲述,既生动又明晰的让我们对名著的理解,对公关的掌握更上一个台阶。卢教授说, 红楼梦中,公关是生活, 水浒传中,公关即手段, 三国演义中,公关如战场, 西游记中,公关藏真经。这让我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读名著,就会看到不同的公关形式,而不同的公关形式,回

2、归到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同的公关能力。在四大名著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水浒中及时雨宋江的公关手段了。小说第 18 回对宋江有一个总的介绍,写他平生只好结交江湖好汉,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因此,天下不论识与不识的,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也无不以结识宋江为荣。宋江也正因此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总的来看,侠义英雄时期的宋江,仗义疏财,扶贫济困,是一个心怀忠义、品格完美的英雄人物。这让我想起了当今社会的企业标准,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而宋江就是抓到了好汉的标准。论外貌,他不及燕青;论武艺,他不及卢俊义;论胆识,他不及武松。但是用今天的话讲,宋江仍是黑白两

3、道都吃得开的人物。只因他将自己成功塑造成当时英雄好汉的标准,人人向他看齐。这实在是公关的至高境界。他是郓城县负责案卷的押司, “刀笔精通、吏道纯熟” ,在郓城的地面上,就是犯了杀阎婆惜的重罪,知县、朱雷两都头及三班衙役主动摆平,只轻判了个发配江州。上了梁山,又兵不血刃夺了首领的第一把交椅。再者说到红楼中的公关艺术,一定要谈的当然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八面玲珑,精明强干“粉面含羞威不露,朱丹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 王熙凤的公关特点是典型的向上公关、向上管理,王熙凤深谙讨好上级领导之道,溜须拍马,无不用其极。俨然一个乖乖女。而对下属,王熙凤却是杏眼圆瞪,趾高气扬,整个一母老虎的造型。这就造成了凤姐在

4、上级面前屡受夸奖,在下级面前骂声连连。凤姐只爱公关上面,而不爱公关下面,凤姐的公关是上得去,下不来。 凤姐嘴巴不饶人,脸酸心硬,但凤姐最大的本事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凤姐每次在重大场合发言都兼顾上下左右,让每个人听了都心里舒坦,凤姐的社交语言已经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了。林黛玉初进贾府和凤姐第一次相见,凤姐当着众人的面对黛玉的夸奖,看似不经意,实则大费心机,凤姐是这么说的:“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说的滴水不漏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一上来就用到“天下”这么夸张的语言,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标致的人儿,把黛玉捧上了

5、天,刚来贾府的黛玉,年纪十二三岁,听完这些蜜语甜言,怎能不开心呢。话说到这儿还不算完,你夸黛玉美,岂不是说我们贾府内无人拿得出手!贾府四姐妹可不开心,于是,凤姐果断地加上了后半句台词,说黛玉的气质,完全就像是贾母的亲孙女,这让 3 个亲孙女心里瞬间也乐开了花,当时在场的惜春、迎春、探春和贾府的长辈们也纷纷听的那叫一个舒坦,心里都美着呢。而位高权重的贾母本就喜爱黛玉,现在听凤姐这么一说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这短短的几句话,却能讨得每个人欢心,尽显王熙凤的说话技巧,典型的交际型公关能人。 再读三国,天下英雄谁敌手。 三国演义完全可以当作一本公关谋略宝典来读。尤其是在品牌战略、韬晦之计和出奇制胜等方面,更是不胜枚举。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中“文章”二字改成“ 公关”可以作为生活版的公关定义,若把曹操煮酒论英雄那段名言稍改两字,则完全可以作为另一个版本的公关定义:“夫公关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际,吞吐天地之志也。 ”这是英雄版的公关,它强调的是理想、胸怀、智慧和韬略。总之,在卢教授的带领下,我对名著和公关的认识都得到了深刻的加深与体会。一学期的课时固然不够完全习得真谛,但教给我的面对书本面对生活的公关心态才是珍贵收获。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铭记这份公关意识,待人处事,慢慢修炼,必然可将书本中的理论融会贯通,成为善于公关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