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及设备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8918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及设备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工原理及设备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工原理及设备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工原理及设备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工原理及设备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及设备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及设备考试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化工过程:由目的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或物理变化,以获得产品的工业过程,也称为化工产品或化工生产过程。2、单元操作:化工生产中除化学反应单元以外的所有物理性操作。3、理想气体:是指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分子间没有作用力的气体。4、压强: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也称为流体的压力。5、绝对压力: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测得的压力。6、表压:以外界大气压为基准测得的压力。7、真空度:表压为正值时,通常称为正压;为负值时,则称为负压。通常把其负值改为正值,称为真空度。8、流体的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9、流体的比体积:单位质量流体的体积。10、等压面:压力相等的水平面。11、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

2、流体质点在流动方向上所流经的距离。12、平均速度:通常用管路截面积除以体积流量所得的值来表示流体在管路中的速度。13、质量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流经管路单位截面的质量。14、稳定流动: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在任一点上的流速、压力等有关物理参数都不随时间而改变。15、不稳定流动:若流动的流体中任一点上的物理参数有部分或全部随时间而改变。16、总机械能(总能量):位能、静压能及动能三者之和。17、黏性:流体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18、粘滞力(内摩擦力):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层间由于分子运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19、牛顿型流体:在流体中形成的剪应力与速度梯度的关系完全符合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20、层流

3、(滞流):充满整个管的流体就一层一层的同心圆筒在平行地流动的状态。21、湍流(紊流):流体质点除了沿着管路向前流动外,各质点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随时发生变化,质点间相互碰撞,相互混合的流动状态。22、过渡区:流体进入管子之前,若有截面突然改变、有障碍物存在、锐角入口。外来的轻微震动,都易促成湍流的发生,这一范围称为过度区。23、层流底层:由于液体有黏性,邻近管壁的流体受管壁处流体层的约束作用,其流速不大,仍然保持一层作层流流动的流体薄层。24、直管摩擦阻力损失:流体在一定直径的直管中流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损失。25、局部摩擦阻力损失:流体流经管件、阀门及设备进出口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损失。26

4、、绝对粗糙度:管壁粗糙面凸出部分的平均高度。27、相对粗糙度:绝对粗糙度与管内径之比值。28、光滑管流动:在流体湍流流动条件下,如果层流底层的厚度大于壁面的绝对粗糙度的流动。29、简单管路:是由单根管子及管件组成的流体输送系统。30、流量方程式:是表示压差、流量和开孔直径者定量关系的方程式。31、气缚: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32、泵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的液体体积。33、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34、摩擦损失(水力损失):泵内的流体流动摩擦损失。35、流量损失(容积损失):泵内部有部分高压液体泄漏到低压区,使排出的液体流量小于流经叶轮的流量而造成功率损失

5、。36、机械损失:泵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以泵轴密封处的摩擦等造成的功率损失。37、额定流量:工程上也将离心泵最高效率点定为额定点,与该点对应的流量称为额定流量。38、工作点:流量与压头是离心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交点处的流量与压头,此点称为泵的工作点。39、汽蚀:金属表面收到压力大、频率高的冲击而剥蚀以及气泡内夹带的少量氧气等活泼气体对金属表面的电化学腐蚀等,使叶轮表面呈现海绵状、鱼鳞状破坏的现象。40、必需汽蚀余量:是表示液体从泵入口流到叶轮内最低压力点处的全部压头损失。41、往复泵:是利用活塞的往复运动将能量传递给液体,以完成液体输送任务的装置。42、行程:活塞在泵缸内两端间移动的距离。4

6、3、单动泵:活塞往复一次,只吸入和排出液体各一次。44、流量(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机进口的气体体积,即体积流量。45、全风压:单位体积气体流经通风机后所获得的总机械能。45、余隙:在排气阶段,排气终了时,活塞和汽缸盖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空隙。47、余隙比:余隙体积与活塞扫过体积之比。48、分散介质(连续相):非均相物系中处于连续状态的物质。49、沉降分离法:是使气体或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受重力、离心力或惯性力作用而沉降的方法。50、过滤分离法:是利用气体或液体通过过滤介质而固体颗粒不能穿过过滤介质的性质进行分离的。51、液体洗涤除尘法:是使含尘气体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洗去固体颗粒的方法。52、

7、电除尘法:是使含尘气体中颗粒在高压电场内受电场力的作用而沉降分离的方法。53、曳力(阻力):固体颗粒在静止流体中移动时,流体同样会对颗粒有作用。这两种情况的作用力性质相同,通常称为曳力或阻力。54、重力沉降:由地球引力作用发生的颗粒沉降过程。55、自由沉降:单个颗粒在流体中沉降,或者颗粒群在流体中分散得较好而颗粒在互不接触、互不碰撞的条件下沉降。56、沉降速度(终端速度):在匀速阶段中,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57、壁效应:颗粒在靠近器壁的位置沉降时,由于器壁的影响,其沉降速度较自由沉降速度小。58、干扰沉降:非均匀相物系中的颗粒较多,颗粒之间相互距离较近时,颗粒沉降会受到其他颗粒的影响。5

8、9、沉聚:悬浮液放在大型容器里,其中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下沉降,得到澄清液与稠浆的操作。60、澄清:原液中固体颗粒的浓度较低,而为了得到澄清液时的操作。61、增稠器:从较稠的原液中尽可能把液体分离出来而得到稠浆的设备。62、溢流:液体流速小于颗粒的沉降速度时,就能得到澄清液,澄清液经槽的周边溢流出去。63、底流:把稠浆移动到槽底中心处,用泥浆泵从底部排出管连续排出,排出的稠浆称为底流。64、悬浮液:液体中所含固体颗粒的粒径大小会有差别,含有颗粒直径较大的液体。65、溶胶:含有颗粒直径小于 1m 的液体。66、絮凝剂:凡能促进溶胶中微粒絮凝的物质。67、离心沉降:依靠离心力的作用,使流体中的颗粒产生

9、沉降运动。68、旋风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作用净制气体的设备。69、临界粒径:是分离器能够 100%除去的最小粒径。70、旋液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悬液中固体颗粒增稠或使粒径不同及密度不同的颗粒进行分级。71、沉降式离心机:是利用离心沉降的原理分离悬浮液或乳浊液的机械。72、过滤:是使含固体颗粒的非均相物系通过布、网等多孔性材料,分离出固体颗粒的操作。73、过滤介质:过滤用的多孔性材料。74、滤饼(滤渣):留在过滤介质上的固体颗粒。75、滤液:通过滤饼和过滤介质的清液。76、深层过滤:由于悬浮液中的颗粒尺寸比过滤介质孔道直径小,当颗粒随液体进入床层呢细长而弯曲的孔道时,靠静电及分子力的作

10、用而附着在孔道壁上。过滤介质床层上面没有滤饼形成。77、滤饼过滤:滤饼过滤成为有效的过滤介质而得到澄清的滤液。78、过滤速率:单位时间内滤过的滤液体积。79、过滤速度:单位过滤面积的过滤率。80、洗涤板:左上角的洗水通道与两侧表面的凹槽相通,使洗水流进凹槽。这种滤板称为洗涤板。81、非洗涤板:滤板的洗水通道与两侧表面的凹槽不相通。82、浸液率:转筒真空过滤机的转筒表面浸入滤浆的分数。83、有效过滤时间:某一瞬间开始进入滤浆中的转筒表面经过过滤区,最后从滤浆中出来,这一段时间为该表面旋转一周的有效过滤时间。84、滤筐:离心过滤机有过滤用的转鼓,转鼓上有许多小孔,称为滤筐。85、传热(热量传递现象

11、):在物体内部或物系之间,只要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热量传递。86、热传导(导热):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若存在温度差,热量会从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87、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部冷、热部分的密度不同而产生的对流。88、强制对流:冷、热两部分流体的对流是在泵、风机或搅拌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89、热辐射:物质因本身温度的原因激发产生电磁波,向空间传播。90、传热速率(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的热量。91、热流密度(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92、稳态传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的热量传递过程。93、对流传热: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传

12、递以对流方式为主,并伴有流体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热传导。94、温度场:某一瞬时,空间所有各点的温度分布。95、等温面:在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相连接而构成的面。96、等温线:不同的等温面与同一平面相交的交线。97、温度梯度:自等温面上某一点出发,沿不同方向的温度变化率不相同,而以该点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最大。98、有效膜:过渡区和湍流主体的传热阻力全部叠加到层流底层的热阻中,在靠近壁面处构成一层厚度的流体膜。99、特征尺寸:对流体流动和传热有决定性影响的尺寸。100、沸腾:容器内液体温度高于饱和温度时,液体汽化而形成气泡的过程。101、临界点:由核状沸腾转变为膜状沸腾的转变点。

13、102、变温传热:间壁的一侧或两侧流体沿传热面的不同位置温度不同,即流体从进口到出口,温度有了变化,或是升高或是降低的情况。103、对数平均温度差:变温传热,平均温度差是换热器进、出口处两侧流体温度差的对数平均值。104、一个流程:流体从换热器的一端流到另一端称为一个流程。105、壳程:管内的流程称为管程,管外的流程称为壳程。106、透热体:物体对投射来的热辐射线既不吸收也不反射,而使全部透过,这种物体称为透热体。107、绝对白体:物体的反射率 是表明物体反射辐射能的本领,当 =1时称为绝对白体。简称白体。108、绝对黑体:物体能全部吸收投射来的各种波长的热辐射线,这种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

14、体。109、辐射能力: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由单位面积所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110、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值称为该物体的黑度。111、单色辐射能力(光谱辐射能力):辐射物体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在某一波长下单位波长间隔向空间辐射的能量。112、吸收剂(溶剂):吸收操作所用的液体。113、溶质(吸收质):混合气体中,被溶解的组分。114、非等温吸收:在吸收过程中温度会升高。温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吸收过程。115、等温吸收:混合气体中溶质含量低,吸收剂用量相对较大时,吸收过程进行中温度变化不大。116、平衡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总压下,混合气与吸收剂接触,溶质

15、向液相传递。当液相中溶质达到饱和时,任一瞬间进入液相的溶质数量等于溶质从液相逸出的数量,即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117、平衡分压(饱和分压):在平衡状态下,气相中溶质的分压。118、溶解度:液相中溶质的浓度称为溶质在液相中的平衡溶解度。119、分子扩散:当流体内部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时,则因微观的分子热运动使组分从浓度高处扩散到浓度低处的现象。120、扩散速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扩散的物质量。121、整体移动:界面附近的气相总压力比气相主体的总压力稍微低一点,将有混合气体从主体向界面移动。122、对流传质:通常是指流体与某一界面之间的传质,其中有分子扩散和湍流扩散同时存在。123、湍流扩散:当

16、流体流动或搅拌时,由于流体质点的宏观随机运动,使组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的现象。124、涡流扩散:在湍流状态下,流体内部产生漩涡。125、膜模型:把单相内的传质阻力看作为全部都集中在一层虚拟的流体膜层内,这种方式是膜模型的基础。126、解吸:是吸收液中的溶质释放出来的操作。127、持液量:单位体积填料层中滞留的液体体积。128、空塔气速:是指气体在空塔中流过的速度,即气体体积流量除以塔截面积所得的流速。129、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份的挥发度不同进行组分分离。130、易挥发组分(轻组分):在一定的外界压力下,混合物中沸点低的组分容易挥发。131、饱和状态: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液体的汽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132、理想溶液:在全部浓度范围内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133、泡点线:液相线表示了溶液组成与泡点的关系。134、露点线:汽相线表示了蒸气的组成与露点的关系。135、挥发度:是用来表示物质挥发能力大小的物理量。136、馏出液:混合液加入蒸馏釜,在恒压下加热至沸腾,液体不断汽化,蒸气在冷凝器冷凝为液体。137、提馏段: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