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物理处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73263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的物理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的物理处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教学要求:1) 掌握沉淀理论,理解各种沉淀类型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并学会分析沉淀池的影响因素。2) 了解各种沉淀池的适用范围,掌握其相关的工程设计,并结合流体力学理解其设计要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漂浮物与悬浮物,其进入水处理构筑物会沉入水底或浮于水面,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必须予以去除。物理处理的去除对象:漂浮物、悬浮物。物理处理方法:1) 筛滤:筛网、格栅(去除漂浮物、纤维状物质和大块悬浮物) ,滤池、微滤机(去除中细颗粒悬浮物) 。2) 重力分离:沉砂池、沉淀池(去除不同密度、不同粒径悬浮物) 、隔油池与气浮池(去除密度小于 1

2、 或接近 1 的悬浮物) 。3) 离心分离:离心机、旋流分离器(去除比重大、刚性颗粒) 。本章主要就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使用的格栅、沉砂池、沉淀池进行讲授。第一节 格栅格栅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带钩的塑料栅条或金属筛网组成。安装在污水沟渠、泵房集水井进口、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及沉砂池前。根据栅条间距,截留不同粒径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以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被截留的污染物称为栅渣,其含水率 7080,容重 750kg/m3 。一、格栅分类平面格栅:按形状分为曲面格栅:粗格栅:大于 40mm按栅条间距分为 细格栅:1030mm密格栅:小于 10mm栅条间隙 e:10、15、20、2

3、5、30、40mm(细格栅) ;50 、60、70150mm(中或粗格栅) 。人工清渣:小型污水处理厂按清渣方式分为 机械清渣:栅渣量大于 0.2m3/d二、格栅的设计计算格栅的设计计算实际上主要是栅室、栅槽的设计计算,包括栅槽断面、水力计算、栅渣量计算机清渣机械的选用。1 注意的问题1) B、L、e 和 b 的相关尺寸见 p55 表 3-1。2) 长度 L:取决于水深,以 200mm 为一级增长值。当 L1000mm 时,框架应加横向肋条。栅条材质为 A 3 钢制,栅条偏差 1/1000,总偏差2mm 。3) 水泵前:人工清渣 e20mm;对大中型泵站,采用机械清渣, e20150mm。4)

4、 污水处理系统前:人工清渣 e2540mm,机械清渣 e1525mm 。污水处理厂前可设粗细二道格栅,粗格栅 e50150mm,细格栅 e1540mm;当提升泵站前格栅e25mm 时,泵后可不设格栅。5) 格栅数量:当每日渣量0.2m 3 时,一般采用机械清渣,格栅台组数不宜少于 2 台。若仅为 1 台时,应另设一条人工清渣格栅备用。6) 格栅安装角度:一般 4575,对人工清渣,为省力一般角度60;对机械清渣,角度一般 6075,特殊时为 90;对回转式一般 6090。7) 流速:栅前渠道流速 V 0.40.9m/s,过栅流速 0.61.0m/s,通过格栅水头损失宜采用0.080.15m。流

5、速过大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还可能将已截流在格栅上的栅渣冲过格栅;流速过小栅槽内将发生沉淀。8) 高度:设水深 h,格栅水头损失 h1 ,栅前渠道超高 h2(一般采用 0.3m) ,则后槽总高度 Hh 1h 2h。9) 格栅工作台高度: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 0.5m10) 工作台宽度:人工清渣1.2m ,机械清渣1.5m 。11) 栅条断面形状、尺寸:正方形 2020mm;圆形 =20;长方形 1050mm,迎水面半圆矩形 1050mm。2 设计计算(1)栅槽宽度:已知 B 或 Qmax、水深 h、流速 V,则栅条间隙数:nQ max(sin) 0.5/ehvBen (n-1)s其中:n1 为

6、栅条数,s 为栅条宽度。(2)格栅的水头损失:h1kh 0其中:k 为倍数,一般取 3。h0V sin/2g 为阻力系数:(s/e) 4/3圆形 1.79,矩形 2.42,迎面半园 1.83,迎背面半园 1.67。(3)栅槽总高度:Hh 1h 2h,h 2 为超高。(3)栅槽总长度:LL 1L 21.00.5H 1 /tg,L1(BB 1)/2tg 1L2L 1/2H1h 2h其中:L 1 为进水渠渐宽部分长度;L 2 为渠出水渐窄处长度; 1 为渠道展开角,一般 20;B1 为进水渠宽度;0.5 与 1.0 为格栅前后的过渡段长度。(4)每日栅渣量:W QmaxW186400/K 总 100

7、0(m3/d)。其中:W 1 为栅渣量(m 3/103m3 污水),一般取 0.010.1。粗格栅取小值,中格栅取中值,细格栅取大值;K 总 为生活污水变化系数,见 p59 表 3-3。例题:见 p59 例 3-1。第二节 沉淀理论污水中许多悬浮固体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在水中他们可以自然地下沉,利用这一原理进行的废水固液分离过程称为沉淀。一、沉淀分类沉淀是实现固液分离或泥水分离的重要环节,由于沉淀的对象和空间不同,其沉淀形式也各异,根据固体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物理现象将沉淀过程分为 4 类。1 自由沉淀当 SS 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颗粒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如

8、沉砂池和初沉池中的沉淀。2 絮凝沉淀当 SS 浓度较高(50500mg/L)时,沉淀过程中颗粒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使颗粒粒径与质量逐渐加大,沉速加快。如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的沉淀。3 区域沉淀因 SS 过大,沉淀过程中相邻颗粒间互相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颗粒群以整体向下速度沉降,并与上清液形成清晰的固液界面。如二沉池中下部的沉淀。4 压缩沉淀颗粒间相互支撑,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压下层颗粒间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如二沉池泥斗和浓缩池的过程。二、沉淀类型分析1 自由沉淀(1)颗粒在水中自由沉淀现象分析当固体颗粒静止处于水中时,要受到两个力

9、的作用:一是它本身的重力,向下;一是水对它的阻力,向上。如果固体颗粒密度比水大,那么它所受的重力将比水大,由于这一外力的推动,颗粒就会自然的向下运动,开始沉淀时,颗粒加速下沉,但颗粒一经开始运动,它就会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作用,该阻力由运动速度产生,且与运动速度正相关,即速度增加,阻力增大,当颗粒下沉速度加速到某一值,使颗粒所受阻力与重力相等时,颗粒便会以此时的下沉速度匀速下沉,直到完成整个自由沉淀过程。(2)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速度为研究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速度,需要做出如下规定:a 颗粒形状为球形;b 颗粒处于无限液体中,即其他颗粒和容器壁对其下沉不产生影响;c 自由沉淀速度是指匀

10、速时的最终沉淀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du/dtF 1F 2F 3。F1 为重力:F1V g gF2 为浮力F2V g yF3 为下沉摩擦阻力F3CA y u 2 /2代入整理得:u ( g y)gd2/18,即斯托克斯公式。水深时间讨论:1) 颗粒沉速 u 的决定因素是 y y。这是颗粒在静水中能够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原始推动力。 g 大于 y,u 大于 0,颗粒下沉; y 小于 y,u 小于 0,颗粒上浮; g= y,颗粒随机,不沉不浮。2) u 反比于水的粘滞度,所以同一颗粒在不同水质和水温条件下有不同的值,如水温升高, 下降,u 会增大3) u 与颗粒本身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因此

11、,在颗粒沉淀过程中进行适当搅拌或投加絮凝剂,促使颗粒互相碰撞,絮凝而使粒径增大,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 在推导上述公式时,均假定颗粒为球形,直径为 d,但实际上废水中的悬浮固体不可能是球形,一般地说,非球形颗粒比同体积球形颗粒表面积大,因此在沉降过程中将受到大的阻力,使沉降速度比球形颗粒小。(3)沉淀试验与沉淀曲线在废水处理实践中,常常需要做沉淀试验,来求定达到某指定悬浮物固体所相应的沉淀速度。a 试验方案:80100mm 高度 H=15002000mm 取样 1200mm1# 2# 3# 4# 5# 6#t0 C0 C0 C0 C0 C0 C0t1 C11 C12 C13 C14 C15

12、 C16ti Ci1 Ci2 Ci3 Ci4 Ci5 Ci6tn Cn1 Cn2 Cn3 Cn4 Cn5 Cn61#6#为平行样。b 讨论:去除率为 ii= (C0C i) /C0100%沉速为 uiui=H/ti1) 在沉淀试验中取样高度是确定的,根据取样时间 ti 可计算出相应的沉淀速度,因此可得 u- 曲线。2) 根据沉淀试验,同样可以求得沉淀速度和相应的剩余悬浮固体百分数 Pi=(Ci/ti)100% 的曲线 u-P,根据斯托克斯公式任意 ui 都可计算出相应的颗粒粒径 di,因此从 u-P 曲线可直接得出 d-P 曲线,即废水中悬浮颗粒的粒度分布曲线。3) 根据沉淀历时 ti,从图上

13、查得的 i 并不是真正可能的悬浮固体去除率,因为在沉淀过程中历时 ti 取的是取样口以上少量的水样,这样,所以测得的悬浮物浓度 Ci 代表全部小于 di 颗粒的总浓度,因而所得的沉淀百分数 (C0C i) /C0100%只代表大于和等于 di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然而从悬浮固体去除百分数角度考虑,有些小于 i 在历时 ti 时间内也会沉到取样口以下。c 沉降柱修正试验法:试验方法同前,在每根沉降柱上开多个取样口,取 H 以上所有取样口的水样。设水样中的 SS 浓度为 Ci,则出水中的剩余 SS 的比例为 PiC i/C0,SS 实际在 ti时的去除率为 1P i,作 P0ut 曲线,凡沉速 ut

14、u 0H/t 的所有颗粒都可能去除,其去除率为 1P 0;而沉速 ut0.15m/s 进行验算,保证沉掉 0.21mm 的砂,而不去除有机物。vminQ min/n 为单池过水断面面积。二、曝气沉砂池1) 使粘在砂粒上的污泥及有机物更好分离(通过摩擦作用实现) ,避免泥沙沉于初沉池而影响污泥的处理。2) 送入空气,使无机颗粒甩向外侧而沉淀。3) 预曝气,改善污水水质,减轻散发气味。1 构造横断面呈矩形,底坡 i0.1 0.5,坡向砂槽;砂槽上方设曝气器,器安装高度距池底0.60.9m。2 设计参数1) 旋流速度:0.250.3m/s;2) 水平流速:0.060.12 m/s;3) 水力停留时间

15、:13min;4) 池深 23m;宽深比 11.5;长宽比5;池长 1420m。5) 曝气量 0.10.2m3 空气/m 3 污水或 35m3 空气/m 2 h。3 设计计算池总有效容积v60Q maxt t 为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力停留时间。水平断面面积 AQ max/vv 为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池总宽BA/HH 为有效水深。池长LV/A 。曝气量q=3600DQmaxq 为每小时的曝气量,D 为单位污水量所需气量。检验水的流态旋流,其旋流速度v(v 12v 22)1/2污水每旋转一周推进的距离Lr2rtg式中 r0.5 倍池宽,即旋流半径; 为旋转角,tgv 1/v2。根据试验必须旋转 3 周(V 0.35m/s 时) ,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故要求 v1 tL 3L r。第四节 沉淀池一、概述1 分类初沉池:一级污水处理的主体构筑物,或作为二级处理的预处理,可去除 4055的 SS、2030的 BOD,降低后续构筑物负荷。 按工艺布置二沉池:生物处理装置后,用于泥水分离,它是生物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生物处理二沉池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