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73241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 2008-202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八年八月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森林资源特征和生态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第一节 森林资源特征与林业发展现状 .2第二节 生态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7第二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总体战略与发展目标 .13第一节 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规划依据 .13第二节 发展思路与目标 .15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空间发展格局 .18第一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区划 .18第二节 环湖区域及五大流域生态林业空间发展规划 .19第四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方案 .25第一节 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保护规划 .25第二节 鄱阳

2、湖流域林业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34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平原林业发展与城乡绿化规划 .45第四节 鄱阳湖流域湿地保护规划 .57第五节 鄱阳湖流域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65第六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支撑体系建设规划 .70第五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重点工程 .76第一节 鄱阳湖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 .76第二节 鄱阳湖流域湿地保护工程 .78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平原林业建设工程 .79第四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工程 .80第五节 鄱阳湖流域林业基础设施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83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85第一节 投资估算 .85第二节 效益分析 .87第七章 鄱阳湖流域

3、生态林业发展保障措施 .90第一节 切实强化组织管理 .90第二节 加强政策法规保障 .92第三节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96第四节 建立稳定投资机制 .98第五节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100第六节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01附表 1 环湖区域及五大流域生态林业空间发展格局 .104附表 2 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重点工程 .117前 言1前 言2008 年 3 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 立足鄱阳湖,面向全流域,保 护一湖清水,建设和谐家园,治山治水治湖治贫统筹兼顾,力争 2020 年,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大湖流域开发的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

4、态安全的保障区”。并将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了生态建设的具体要求与目标。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 森林是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 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林业发展,提高生态建设水平,保障林产品有效供给,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生态基础。发展生态林业,保护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构建鄱阳湖流域生态格局、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发达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

5、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林业厅负责编制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和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确定目标与任务, 为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安全奠定基础。鄱阳湖流域总面积 16.2 万平方公里,江西境内面积为 15.7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94%,水系年径流量 1419 亿立方米,占长江流域的 14.5%。因此,在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中,规划范围包括江西全省。以 2007 年为基准年, 20082012 年为基本规划期,远期规 划到 2020 年。前 言2第一章 森林资源特征和生态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3第一章 森林资

6、源特征和生态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第一节 森林资源特征与林业发展现状温暖湿润的气候,为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育与保存着多种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林业既是江西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 10 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了大规模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省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林业经济持续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森林资源特征据江西省“十五 ”期间森林 资源二类调

7、查统计 ,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5 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 1062.9 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7%;非林 业用地面积 606.6 万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 36.3%。全省有林地面积 871.7 万公顷,其中乔木林面积 789.3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90.5%;竹林面积 82.4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 积的 9.5%,活立竹总株数 150148 万株。全省森林覆盖率达 60.05%。居全国前列。从面积来看,乔木林优势树种包括马尾松、国外松、杉木等。全省活立木总蓄积 35357.2 万立方米,94.0% 分布在乔木林中,其中马尾松和杉木蓄积占 64.5。第一章 森林资源特征和生

8、态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4二林业生态体系增强了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安全在 1994 年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的基础上,江西省通 过退耕还林、长(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防沙治沙、 绿色通道建设、平原林业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 生物多样性、防 风固沙等生态服务功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提供了更强保障。1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经过全省上下的多年努力,江西的森林覆盖率由 1991 年的 40.30提高到 2007 年的 60.05,增长近 20个百分点。2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全

9、省已建立 156 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 8 个,省级 18 个, 县级 130 个,总面积 105.2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6.3。已建立森林公园 99 处,其中国家级 36 处,省级 63 处,总 面积达 44.11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2.6,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4.1。此外,已建立鄱阳湖和东江源 2 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试点区。3土地沙化得到控制:据 2004 年的第三次沙化土地监测与1999 年的第二次沙化土地监测相比,全省沙化土地面积已减少 14899.5公顷,沙化土地行政单位已减少 1 个区 29 个乡( 镇、场)。4. 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2001 年,江西被列入全国

10、11 个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省之一,试点面积 1900 万亩。目前,全省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偿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面积达 5100 万亩,其中重点公益林 3062.47 万亩,省级公益林 2037.53 万亩,补偿标准提高到 8 元/亩。此外,部分市、县也启动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第一章 森林资源特征和生态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5三林业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1.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并已初步形成六大林业产业,即商品林培植业、以毛竹为主的竹产业、以油茶为代表的名特优新经济林产业、苗木花卉业、森林旅游业和以木材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涌现了一批中(高)密度纤维板、

11、细木工板、竹地板、竹胶板、木雕、活性炭、茶油等产品加工企业,萍乡苗木花卉、赣南脐橙及婺源的森林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2007 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 610 亿元。在加快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同时,先后启动实施了速生丰产林基地、油茶丰产林基地、毛竹丰产林基地等一批集约经营的商品林业建设项目,全省已建立各类商品林业基地达 400 多万公顷。2. 林业产业为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 2/3 的国土面积是山区,2/3 的人口在山区农村,2/3 的县(市、区)是重点林业县,全省每个农业人口平均拥有林地 5 亩。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江西山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希望所在。2007 年,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 4098 元,比 2006 年增长 14.3%,其中 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594.7 元,比 2006 年增长 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