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7318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和英语的不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 语 论 文题 目 汉语和英语的差别 组 员 汪龙 石辉 杨蕾 李丽芬 目录一 汉语和英语在纯语言方面的差别(一)汉语和英语单词的造字构成的差别(二)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的差别(三)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别二 汉语和英语在文化上的差别(一)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二)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三)语言中禁忌的差别(四)肢体语言的差别(五)汉语和英语的区别产生了不同世界简介I 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nglis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Chinese. The s

2、ounds are different. The grammer is different. The writing are totally differen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speak english well. If you want to speak english well,you must forget about these difference. Besides,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Language is part

3、of culture , no language , no culture. On the other side , language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ation ,which not only contains the natio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 and contains the national view on life , lifestyles and ways of think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influence one another.

4、 If you need to know the language , you must learn the culture which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better.第一 汉语和英语在语法方面的差别(一)汉语和英语单词的造字构成的差别从汉字和英语单词的造字构成上看,汉字从象形、指示、会意一直到形声,表意的功能始终没丢掉,一个汉字就是一副图面,它是有意义的。可以通过有限个汉字的组合来表述无穷无尽的意思。而英语(抑或是其他拼音文字)则看上去只有区区 20 多个字母,好记好念,可以“创造”出单词,实际上这正好说明英语的无奈:要想表达越来越多的意思,

5、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事物,只能不断的造出新单词来疲于应付。 想不通的可以看看以前的字典、词典到现在的变化。新华字典用了 50 多年没什么变化,汉语辞典里词条增加了不少,单字数量没什么变化.。英语词典可是厚度逐年增加,收录的单词量给谁都眼晕。(二)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的差别汉语说的很像唱歌一样的感觉,是因为汉语存在声调的理由。这样很难发音的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有什么区别呢?从发音上来看,所有的汉字都是单音节,要表达一个意思可以做到非常简单,而英语虽也有单音节单词,但绝大多数都是多音节。人的发音能力都一样,汉语依靠单音节和四声可以做到尽可能简单的发音就能表述意思,而英语几乎把全部能发出的音都用上,还免不

6、了使用长短音,就这还需要多音节才能表述。想想都替西方人发愁。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赵元任先生,会说 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 曾戏谑而作施氏食狮史 ,以说明汉语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通篇只有 “shi”一个音,用四声区别各字而成文,这只有汉语才能做到,任何拼音文字都没有办法.(三)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别据我所知 ,中文一开始应该是没有语法的

7、,语法这个东西是从西方引进的,在中国以前连标点符号都没有。1.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从英译汉题型的设置来看,英语句子一般比较复杂,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试要求句子要有一定的难度,不然无法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二是英语可以通过结构上的安排使许多层意思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从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看,句子一般不宜写得太长,修饰成分过多或过长会造成喧宾夺主、语义含混。 2.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句子往往比较长,汉语句子则常常比较短。这

8、一点上述例句的翻译已经表现得很清楚. 弄清这一区别之后,翻译时会理所当然地摆脱原文的束缚, 争取一定的主动,这便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get the meaning, forget the words”(得意忘言) 要想顺利完成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关键是要做好对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把长句按意群切分成若干个小。3. 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翻成汉语时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9、4. 主语,宾语等名词成分“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在句子中,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汉语多用动词。英语不仅有 we、you、he、they 等人称代词,而且还有 that、which 之类的关系代词,在长而复杂的句子,为了使句子结构正确、语义清楚,同时避免表达上的重复,英语往往使用很多代词。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5.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 、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汉译中往往成了主动。6. 英

10、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 可以用 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显然就很乏味,应该换成I believe或I imagine之类的表达。相比之下,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那么高,很多英语中的变化表达译成重复表达就行了。7. 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做翻译实践较多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英文句子难译主要难在结构复杂和表达抽象上。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把长句变短句、从句变分句,结构上的难题往往迎刃而解。表达抽象则要求译者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体的中文进行表达,这对考生往往具有更大的挑战性。8. 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英语有

11、两句俗话:一是 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要知义如何,关键看词伙),二是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 but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them.(词本无义,义随人生 )。这说明词典对词的定义和解释是死的,而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活的。从原文角度来说,这种活用是词义和用法的引申,翻译的时候要准确理解这种引申,译者就需要进行推理。9. 英语多省略,汉语多补充英语一方面十分注重句子结构,另一方面又喜欢使用省略。英语省略的类型很多,有名词的省略,动词的省略,有句法方面的省略,也有情景方面的省略。在并列

12、结构中,英语往往省略前面已出现过的词语,而汉语则往往重复这些省略了的词。10. 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第二,汉语和英语在文化上的差别文化背景不同,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

13、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 ,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一)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1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汉语中没有表达 cowboy 和 hippie(或 hippy)的意思的对应词。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同样在中国文化中我们耳熟能详的阴 、阳、 太极、气功 、八卦,在操英语的人士眼里无异于 天

14、书 。汉语中有个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其意义旨在激励人们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我们或许把三伏 可以用英语里的dog days来对应,那么在英语里就很难找到与dog days一样有形象意义的词来与三九 对应了。2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知识分子”和 intellectual 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意是大不相同的。在中国, “知识分子 ”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 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所指

15、的人范围要小得多。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常用lover一词,每每至此外国人都颇为惊讶。因为lover在英语中表示 情夫或 情妇之意。外国人不理解,怎么一向在这类问题上保守谨慎的中国人会公开声明自己另有隐情呢?在英语中,美国总统的夫人和州长的夫人常称为 First Lady,而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第一夫人 之说。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第一夫人是指一个男子的结发配偶或原配,而在英语中first lady的first 仅表示对总统或州长夫人的特指与尊敬。3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语言里只有一两种表达方式,而在另一语言里则有多种表达方式,即在另一种语言里,这种事物或概念有更细微的区别。英语中 Lindas

16、brother married Michaels sister 这句话就和很难译成汉语,因为不知道 brother 是指 Linda 的哥哥还是弟弟; sister 是指 Michael 的姐姐还是妹妹。在汉语中,则有许多称呼来指各种具体的关系。(二) 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 ”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再如,汉语中的“ 上哪儿去啊? ”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 Where are you going?和 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两个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