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落枕的治疗及预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7069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落枕的治疗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落枕的治疗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落枕的治疗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落枕的治疗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落枕的治疗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落枕的治疗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落枕的治疗及预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落枕的治疗及预防内容摘要落枕是以颈部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或炎症。就是我们有时候一觉醒来,感到脖子酸痛异常,转动的时候痛感增加的常见症状,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在很多人看来,落枕不是什么病,不用吃药,轻的过几天就好了,但一旦忽略不治,就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会并发一系列危害的症状。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大,作息时间混乱,落枕发病频繁,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了解落枕,认识落枕,重视落枕的治疗和预防。今天,我将从落枕的定义,病因,表现,诊断,来介绍落枕,并且着重总结落枕的多种治疗,以及有用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关键

2、词:落枕,治疗,预防正文:(一)落枕的定义落枕或称“失枕” ,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二)落枕的病因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颈部受风着凉, 颈部外伤,颈椎病等都易引起落枕。(三)落枕的临床表现 落枕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有两侧俱痛者,或一侧重,一侧轻。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

3、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 条索感 ”。(四)落枕的诊断要点1.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3.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五)落枕的治疗落枕病状起病较急,但因为是单纯的肌肉痉挛,故较易恢复,轻者可 79 天内逐渐自愈;重者则有可能延续数周不愈,有的甚至可反复发作,导致最后发展为颈椎病。因此中老年人若经常反复发作“落枕” ,常为颈椎病的前驱症状,此时就需很好注意,及时就诊。落枕的治疗有西医药物治疗,

4、物理治疗,中药治疗,手法治疗,按摩拔罐治疗,针灸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但中医在落枕的治疗方法上花样繁多,效果也都不错。落枕的传统疗法: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 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 23 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3.选用等,痛处擦揉,每天 23 次,有一定效果。4.星附膏、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

5、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 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 45 分,灸 37 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 15 分钟。7.口服去痛片 1 片,有临时止痛之效。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疗法。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 0.25%奴夫卡因 10 毫升,止痛效果明显。近年来中医对于落枕的研究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得到了不收有效地治疗

6、方法。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医在落枕方面的新颖有效地治疗方法。1 点针合并推拿治疗落枕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施术者选取 2 寸毫针,严格消毒针具及穴位,针刺大椎穴,风池平刺透风府。用平补平泻法,使患者感到酸、麻,胀感向头部或肩背部放射,得气后留针 20 分钟,每 5 分钟行针一次,同时属患者轻微活动颈项部,20 分钟后加刺悬钟、丘墟,得气后接电针仪,给予较强刺激 510 分钟(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度为宜) 。每日一次,3 次为一疗程。 推拿 行针结束后患者仍取坐位,术者位于患者侧后方, (以患侧作为重点部位) (1)用滚法施于颈椎旁软组织及肩胛部软组织 5 分钟。(2)用一指禅拨疼痛牵扯线 5 分

7、钟。 (3)术者为患者轻缓柔和的做颈项部被动运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侧弯等 5 分钟。 (4)按压患侧颈项部及肩胛部穴位有清到重,由重至轻个 5 次。 (5)术者将一手放在患者后头项部,另一手掌托住患者下巴(下颌骨) ,俩手向相反方向协同用力,是使患者的脸慢慢转向不痛的一侧,当旋转至最大角度感觉有阻力时则稍停顿一下,随即稍微加力并加大旋转角度。此时,患者颈部发出“嗒、嗒“的几声清脆的弹响声,医者随即立刻松手,手法宜轻快,切忌暴力。若施此手法时患者有疼痛加重现象,则可略去此步手法,待疼痛减轻后再用。 2 经筋疗法治疗落枕进行“消灶解结”施治,达到“灶去病除”的治疗目的。贯彻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及分

8、型辨证施治的治疗法则,运用综合疗法手段施治。整体机能调整。可灵活运用拍打、按摩、擦疗、颈肩背拔火罐方法,以驱风散寒、调理营卫,获得机体功能平衡,全身舒适;对于已经郁积化热,热邪较盛者,适当予清热解毒饮煎服。局部治疗。需查明病灶所处部位,以固灶行针法, “以灶为腧”的施治原则:以拇指指腹推按病灶,并固定于方便及安全的刺治部位,而行刺。以刺治直达病所治疗。病灶部位,施以一孔多刺(35) ,刺及不同的部位,施行多种不同手法施治的针刺疗法。局部多针施治量度,应当因人、因病、因症、因部位而定,采取灵活掌握方法,一般的某一局部施以 3 至 5 刺为宜。 对于颈椎骨质增生形成颈肩臂反复疼痛的病例,按骨质增生

9、的经筋综合疗法予治,宜以较彻底治愈,达到巩固远期疗效。 3 毫针探刺阿是穴治疗落枕采用毫针阿是穴探刺治疗法,不作其他任何治疗,每次取穴12 个。操作方法:阿是穴探刺治疗法是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定阿是穴,医生用拇指指腹轻压,颈部由上到下,由后到前,寻找压痛点,本着以痛为腧的原则,选定23 穴。 (2 )选定穴位以后,取 12 个穴位行常规消毒,毫针快速刺入皮下,由浅入深,当患者出现酸、麻、胀痛,走窜感觉时,沿肌肉或经脉走行方向捻转毫针 13 min,待患者疼痛或针感消退时,将针提至皮下嘱患者尽量活动颈部,当颈部活动到一定体位患者疼痛明显时,让患者保持疼痛体位,再将针

10、体由浅入深刺入,操作方法同前,如此一个穴位反复操作 34 次,再行下一个穴位的治疗,下一个穴位治疗操作同前。4 穴位按压治疗落枕推拿 患者坐位,自然放松,医者站其后,用滚法、一指禅推法于颈肩部操作数遍,患侧为重点,配合轻缓的头部前屈、后伸、旋转动作,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再用弹拨法施于患侧颈肌 35 次,使紧张的肌腱、肌肉得到放松,疼痛得到缓解。最后用大鱼际揉法、颈部搓法治疗数遍结束松颈治疗。时间大约 1520 min。按压穴位 主穴:完骨、风池、肩井、阿是穴(位于斜方肌和冈上肌) 、天宗;配穴天柱、曲垣、手三里。操作方法:完骨穴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止点即乳突尖下处,双手四指轻轻固定头后两侧,双手拇

11、指按压完骨穴,向前内方向,持续 35 s,后沿颈椎两侧向下推捋 23 次;天柱穴按法为一手扶住额部,另一手拇、食指尖部推压天柱穴;风池穴按法为拇指揉压并向下滑移;拇指点按肩井、阿是穴、天宗,按压均匀用力,由轻到重,以患者耐受为限,时间35 s,其中天宗穴按法为双手四指拿住肩部,双拇指于天宗穴处向前内上方向按压,按压时间同前穴;曲垣穴用揉压法。按压过程反复进行 2 次,按压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酸麻胀痛感。操作手法 以滚法、拿法、揉法于双侧颈肩部操作,对痉挛紧张部位进行理顺松解,并对上臂施以牵拉、抖法等治疗,时间约35 min。双手拍打双肩部,依次屈双肘,瞬间点按双侧手三里穴各 1 次。最后嘱患者轻

12、轻转动头部,活动颈肩部,动作宜缓慢,幅度应由小渐大。(五)落枕的预防落枕该如何预防?落枕的发生大多是工作太累、酒醉或睡姿不良引起的,所以1.容易落枕的人应矫正睡姿,改为仰睡且枕头要平置于头部枕骨的下方,避免颈部直接吹风。2.要选择适当高度、软硬适中的枕头3.平时要做颈肩部的柔软操,补充钙质,避免坐著或在行进中的车上睡觉。4.居家或工作中感到颈部逐渐酸痛,切记不要马上用力揉按,否则会让肌腱更僵硬疼痛,最好先用热敷处理。5.如果忽然觉得僵痛,就必须先冰敷处理,这表示肌腱有急性发炎的现象。6.平时少吃冷饮、冰品,或油腻燥热及刺激性的食物。7.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勿过度操劳。5 个方法可以预防睡觉时抽

13、筋1.不要盖太重的被子,以免加重脚掌向下的姿势,或是用一些支架(枕头)让被子的重量不要直接压在脚上。2.喜欢趴睡的人,可以把脚伸出床垫外。3.可用垫子或枕头放在脚底的位置,让脚尖略微向上抬起。4.睡前可做预防性的体操,面向墙壁,距离约 1 公尺,脚不离地而身体贴近墙壁,维持 10 秒钟,回复站立的姿势休息 5 秒钟,再重复上面的动作数次。5.如果抽筋情况严重时,可使用肌肉松弛剂,像是QUININESULFATE、 QUINIDINE 等,但都必须要经由医生开立处方才可服用。如今,落枕的发病者年龄越来越小,尤其是青少年发病的比例急剧上升,我们大学生在数码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常常因上网玩手机过于投入

14、不注意休息,往往发生落枕的现象。这因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娱乐时间,预防落枕,更好的学习生活。参 考 文 献 1灵枢 经筋篇. 2 经筋治疗腰腿痛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4 年 20 卷 9 期.3 经络穴位按摩百科作者:易磊、林敬4 彩读大生活经穴祛病养生堂国医保健课题组编著5体育保健学 姚鸿恩主编6实用骨科学胥少汀7劲椎病中医新疗法马树泉,蓝世隆8 汤健 .骨科临床鉴别诊断 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 邵宣 .实用颈背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0周秉文.颈肩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王吉耀.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