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荣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课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设计思考:像教自然数那样教分数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知道分物、测量时,如果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可以分数来表示2、使学生初步学会读、写分数3、使学生知道把 1 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几分之一个,知道吧 1米(1 厘米、1 千克等)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是几分之一米(厘米、千克等)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分数表示分物,测量的结果(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时)教学难点:知道几分之一米,几分之一千克等数量的具体含义课堂教学实录:课前谈话:你们班级有几个学生(40 个),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23 个男生,17 个女生)师:像 40、23、17 这样的数,我们以前学过,教自然数,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分数,你认为什么叫分数一、导入1、口答:把 9 个月饼平均分给 2 人,每人分得( )个月饼,还剩( )个生:把 9 个月饼平均分给 2 人,每人分得 4 个月饼,还剩 1 个师:是这样吗?课件出示2、口答:把 9 个月饼平均分给 4 人,每人分得( )个月饼,还剩( )个生:把 9 个月饼平均分给 4 人,每人分得 2 个月饼,还剩 1 个。
师课件出示生活中分物体时经常有分剩下的情况吗?生:有师:如果把剩下的这个月饼继续分呢?二、展开(一)1、提出要求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 2 人,每人分得( )个月饼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 4 人,每人分得( )个月饼师:出示一个圆片,这代表一个月饼,贴黑板上,并出示三种分好的情况第一种,分成两份,没有平均分 第二种平均分成两份 第三种平均分成四份师:平均分给两人,你选哪种?师把图形移上去,平均分成四份呢?又移上去独立想一想:怎么分,每人分到的这一份是几个月饼?同桌交流生 1:半个月饼 生 2:两个月饼师:半个月饼,可以吗?可以,两个月饼呢?两个月饼是多少,师指两个圆片,显然不对哦生 3: 二分之一师:读一读 生:二分之一师:错,这个读一分之二,那二分之一怎么写?生 3 自己要求改成,师:那可以拿掉了,师又指平均分成 4 份的那个月饼,那这个一份怎么写,会写吗?生板书:(生先写分子在写分母)师:小建议,先写下面的,再写上面的再图中能找到 4 吗?生:4 就是平均分成 4 份师:能找到 1 吗? 生:1 就是这个圆师:他说 1 就是这个圆,同意吗?生:指一份师:(指图)可以这份吗?可以这份吗?这份呢?……师再指刚才那个没有平均分的圆片,这一份可以用吗?生:不可以,没有平均分。
2、专项练习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 3 人,每人分得( )个月饼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 5 人,每人分得( )个月饼学生纸上独立书写后汇报生: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 3 人,每人分得个月饼师:不错,第一个就讲对了,第二题呢?生: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 5 人,每人分得个月饼师:对吗?两个都对的举手3、比较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 2 份、3 份、4 份、5 份得到、、、,这四个分数那个最大,那个最小?生 1:最小,最大生 2:最大,最小生 3:最大,最小,因为图上……(生的语言很繁琐)师:图上可以看出和,大,那么和呢?生讨论1:最小,最大4、整理揭示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名称三、展开(二)1、任务一朱老师给聪聪和明明一人一根 1 米的绳子,谁剪下的长?聪聪说:我剪下绳子的米 明明说:我剪下绳子的米生:聪聪长一些?师:你们都这样认为?(是)那么米怎么剪,米又怎么剪?同桌交流师:有想法了吗?(一位孩子上来)想说还是想做(想说)生 1:剪三刀,一段就是米生 2:中间剪一刀,再中间剪一刀师:我把他说的做一做,绳子对折,剪一次,再对折剪一次生:对折两次,剪一刀师:谁可以简单一些生:折一次剪一刀,折一次剪一刀师:把 1 米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米(课件演示)师:米有多长?绳子比划。
米有多长,再对折后比划有印象了吗?2、任务二朱老师有 1 千克糖果分给聪聪和明明,谁分得多?聪聪说:我分到千克 明明说:我分到千克师:谁比较贪心?你有办法表示出千克和千克吗?让别人一看就明白,作业纸的反面表示出来吧!呈现探究任务(3 个孩子作品)师:这三位同学表示的千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平均分)师:不同的呢?生:形状不同师:其实都表示了什么?把 1 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1 份就是千克师:千克,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吗?生: 把 1 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1 份就是千克师:谁说的最好?谁能像他那样说?师:千克和千克那个重点呢?师:你知道千克到底有多重吗?(师收集六本数学书)这六本数学书就是 1 千克,一本数学书几千克?生不明白师:6 本数学书 1 千克,把这 1 千克平均分成 6 份,一份是?千克师:千克比千克重还是轻,比千克呢?四、回顾师:分数怎么来的呢?生各种回答师:米和千克有什么不同?课件上图形比较得出第一段表示 1 米,第二段表示 1 千克五、应用:谁大约喝了杯水?爸爸妈妈和明明每人都喝了水爸爸杯子一半水,一半空妈妈杯子三分之一空,三分之二水明明杯子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二空学生充分发言后师小结:看来分数的分子不一定是 1 的,也可以是 2,还有可能是 3,今天的课全部学完了,下课吧!听课感想:今天有幸听了省特级教师朱国荣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使我受益匪浅。
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教师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进而逐步理解分数1、教学设计巧妙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层层递进,收放自如,学生学习兴趣高昂 朱老师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惯性,大胆而科学地对教材重新组织,提供了较为开放的学习材料,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教学顺序比较独特本课教学,试图改变现行教材关于分数认识的教学顺序,按照认识自然数的逻辑顺序认识分数,即先认识表示数量的分数,再认识表示关系的分数,在初步认识时,重点认识表示数量的分数,当单位“1”拓展到一个整体时再重点认识表示关系的分数本节课就是围绕教学表示数量的分数这就是像教自然数那样教分数3、切入点比较新颖听了很多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大部分老师都是借助课件或事物,在学生充分感知之后得出分数,然而,朱老师的课几乎每个环节,每个分数都是由学生探究、交流后自己得出,学生自己补充得到完善。
生 3: 二分之一师:读一读 生:二分之一师:错,这个读一分之二,那二分之一怎么写?生 3 自己要求改成,师:那可以拿掉了短短几分钟就让学生自己得到个月饼的表示法朱老师这样的课虽然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他那种认真钻研教材的精神是我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