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61434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精湛,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条件,以其“绵、酸、香、甜、醇”的独特风味和悠久的酿造历史,排名列居国内镇江醋、保宁醋和福建红曲醋之前,位居中华四大名醋之榜首,在全国调味品知名度上占绝对优势。目前只有镇江香醋能与山西老陈醋相提并论,另外两家名醋中,四川保宁醋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名醋,福建红曲醋则早已名存实亡,山西醋已然成为消费者公认的“天下第一醋” 。山西老陈醋虽然以营养价值高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但每年出口量却不足全省总产量的 1。为何在国际醋业市场份额中占据比例较小?本文力求探究其出口受阻原因,并提出增强山西醋业出口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一、山

2、西醋产品出口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阶段:出口摸索、起步阶段 1985 年2002 年 山西陈醋追溯于夏商时代,有 3000 多年源远流长的酿造历史,到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清徐是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发源地,享有“中国醋都”的美誉,在清徐当地先后涌现出了“宝源坊” 、 “美和居” 、 “同泰庆” 、“顺泰号”等一批酿醋作坊,山西老陈醋随晋商走西口传遍全国,清徐醋业由此开始蓬勃发展,现在已有 700 多年经营历史。山西醋业出口始于 1985 年,当时由于受资金匮乏、生产规模限制、醋类品种单一和颜色过黑、口味偏酸及包装传统的影响,国际市场认可率低,限制了醋业出口数量,山西醋企逐渐摸索寻找扩大出口机会。 (

3、二)第二阶段:发展阶段(包含回落期)2002 年2008 年 这一时期,山西醋业调整市场目标,巩固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出口份额,提高酿醋技术、注重产品质量、树立陈醋品牌、开发醋业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拓展山西醋业出口。据太原海关统计数字显示,经过近二十年不懈努力,山西陈醋 2005 年出口额达到 240 多万元。同年国内名醋“镇江醋”由于甜蜜素安息香酸超标等原因,全面退出日本市场。 日本是山西老陈醋最大的进口国,其进口量占到了山西老陈醋出口总量的 60%以上。2005 年 5 月日本颁布了“肯定列表”制度,对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农产品、水果将农药残留的检测范围从农产品扩大到农产品及其加工物,检

4、测涉及 527 种农药、52000 多项内容。日本这一制度实施后,2006 年上半年,山西老陈醋出口 11 万元,比 2005 年同期下降了38.55%,遭遇巨大打击。为了尽快恢复对日市场出口,产品质量必须达到日本市场的标准。山西老陈醋集团首先进行了 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同时对生产物流各环节,尤其采购环节对高粱、大麦等原材料进行农药残留的严格检测,确保原料有机安全;并在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中对使用器具改良,全部采用无菌灌装车间,防止二次污染。这样,山西醋出口企业又成功酿制出符合日本要求的山西老陈醋,顺利地再次打入日本市场,出口创汇 68 万美元,同比增长 36.2%。从出口产品品

5、种和质量方面加以开发:由单一的传统调味食醋发展为三大类,即调味食醋、保健食醋和醋饮料。调味食醋分高档的老陈醋、中档的陈醋、风味醋、低档的普通醋和白醋等;第二代和第三代保健食醋,有苹果醋、苦荞醋、银杏醋等保健食品;开发以水果作为原料的醋饮料,不足之处还是缺乏高端醋产品品种的开发来满足国际市场的高端需求。 (三)第三阶段:活跃期(略有回落) 2008 年至今 2006 年至 2008 年经过山西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了山西陈醋的质量安全。据统计,山西检验检疫局 2008 年共检疫合格出口陈醋 160 吨,货值 200 万美元,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企

6、业增收 900 万元人民币,创历史最好水平。2004 年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韩国的陈醋也因检验不合格退出韩国市场,通过食品安全整治,2009 年一批重量 300 公斤、货值 5000元人民币的“水塔”牌陈醋经过检疫合格,时隔 5 年后再返韩国市场。然而,近几年山西老陈醋出口略有回落,一方面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山西醋业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也因中日“钓鱼岛事件” ,使山西醋业出口受到极大影响,山西醋业出口创汇略有下降。 2010 年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了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优惠性原产地证书,山西醋产品出口新西兰时,可以凭借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享受新西

7、兰对我方的零关税的优惠待遇。山西醋企依然不断开拓新兴海外市场,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而努力。 2012 年,全国调味品醋总产量约 300-350 万吨,山西老陈醋年总产量将近 77 万吨,镇江香醋总产量约 30 万吨,山西老陈醋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山西省万吨以上规模醋企有五家左右,知名醋企水塔老陈醋股份公司年产量约 18 万吨。2011 年山西共出口老陈醋 280 吨;2012 年出口 400 多吨,出口批次增长 10.9%,出口总量增长 25%,出口净额增长19.8%。山西醋出口不仅巩固了已有的市场, 还不断扩大到了欧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拉伯、新西兰、新加坡及港、澳、台在内的国家和地区

8、,凡有华人和开中餐馆的国家都有进口。尽管出口一直在发展,但是出口总量也只占到了山西老陈醋年产量不足 1,其发展速度仍然不如国内市场。 二、分析山西醋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不畅的原因 (一)山西醋与国外消费者区域口味差异,老陈醋难以获得大面积的市场推广 国外需求中,法国生产的葡萄醋行销全欧洲。法国菜中的蔬菜、鱼肉类等菜肴都用醋来烹饪,各种番茄酱、沙拉酱等调味酱也都需要添加葡萄醋;英国用啤酒作为原料生产麦芽醋,其味道中含有浓浓的柠檬味,一般用来腌制蔬菜;德国也出产葡萄醋,并经过技术改良,取代法国成为欧洲主要的葡萄醋出口国;西班牙雪利醋制作时需要发酵 5 年,颜色呈红褐色,香味浓郁。国际上对葡萄醋需求多

9、且销量大,对外来醋的品种缺乏认知,因此欧洲葡萄醋占据国际市场份额比例较高。另外,国内外与老陈醋相竞争的镇江香醋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天然酸醋菌种,经过发酵及酿酒、制醅、淋醋过程、多道工序,经过储存精制而成,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 “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 ,镇江香醋出口到 48 个国家的华人社区,享誉海外,这既是因为海外华人中南方人多,也是因为镇江香醋的口味偏酸甜更易被人接受。 山西醋以老陈醋最为出名,但是由于制醋企业工艺大致相同,造成品种单一,且老陈醋浓度过浓,口味过酸,最终导致消费群体单一,在西方国家得到的认同程度较低,初始拓展市场时遭遇瓶颈,现在陈醋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

10、这些国家的华人聚居地,而且是华人中的北方人。 (二)山西醋含有苯甲酸钠和丙酸含量,微量沉淀过多不符合消费国要求而限制进口 2004 年山西老陈醋出口日本时就因苯甲酸钠含量不符合该国要求遭到通报,2012 年又被韩国检出丙酸遭到通报,后经大量检验证明,山西老陈醋的原料及生产过程易产生苯甲酸钠、丙酸等成分,这都是老陈醋酿造工艺过程中非人为添加自然存在的,虽然最终通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检验,但是影响了出口的声誉和销量。山西醋中含有微量沉淀也是出口滞销的原因,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整合,建立股份公司后,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主要解决微量沉淀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针对老陈醋发酵过程中的产品微量元素进行技术

11、检测,经过生物沉降和物理除沉结合进行技术处理后,终于除去了微量沉淀,保持了老陈醋独有风味,提升了老陈醋质量,最终开拓了山西老陈醋的出口市场。 (三) 技术贸易壁垒对山西老陈醋出口的影响 由于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除日本采取了“肯定列表制度”外, 欧盟、美国等国家也不断制定和修改其食品及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来保护本国的食品安全,对于食品的生产及出口环境要求更加严格,严重影响了醋业出口。影响食醋安全问题因素有: 一是原料中的农药残留超标, 这主要来源于酿醋用的高粱、大麦等杂粮含有农药残留;二是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超标;三是生产中由于控制不严, 而导致微生物污染。

12、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2012 年第一季度,山西省质监局对全省 81 家食醋生产企业的 139 个批次的食醋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 128 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 92.08%,检测出问题有:菌落总数、总酸不符合标准要求。菌落总数是衡量食品受细菌污染程度的指标,食用微生物超标的食品会影响人体健康。 这些需要山西醋企在生产环节一定要严加把关,如果食醋的生产过程采用的原料、辅料农药残留超标, 在生产过程中农残就会转移到产品中, 同时如生产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 会发生二次污染, 或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也使产品的安全质量产生问题。为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对山西食醋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对策之一是生产有机(生

13、态) 醋。采用有机(生态)高粱、有机麸皮、有机大麦等原料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采用转基因技术,确保原料加工无污染、绿色环保,同时对添加剂、及可能在生产环节中导致的微生物污染加以严格控制。对策之二:对加工产品实行有机认证 HACCP (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体系, 对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全程控制,即可避免大量的重复检验,从而节省大量的商检费用,加速海关通关,同时也规避了日本及各国的执法,避免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还绿色环保,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保障国内外消费者的健康。

14、(四) 山西陈醋的产品形象包装缺乏创新 山西陈醋的出口包装无论从外观、色彩、造型上缺乏创新,这种传统外观给国外消费者第一印象平淡无奇,无法将老陈醋品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价值体现出来,也无法体现山西醋的品质和其他竞争商品有什么区别,因此,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能吸引国外消费者起到促销的作用,包装的设计水平落后使出口滞销。山西礼品醋的包装大多模仿酒类包装。虽然此类酒包装设计很新颖,但是由于醋和酒的化学属性和承载的历史文化大相径庭,所以在造型与色彩搭配上不能直接照搬。有的醋企甚至选用类似欧洲红酒瓶型设计作为山西老陈醋容器造型,导致国外消费者在选购老陈醋的产品时误以为是酒类

15、产品。因此,要想设计和制造独具特色的中华老字号陈醋包装,就要明确国际市场的需求,既要体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还要深层挖掘山西地域文化内涵,吸引国外消费者的眼球,将地域文化、绿色产品、养身保健做为提升包装设计水平的文化理念,塑造品牌价值,提升包装的促销作用。 (五) 山西醋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对国际市场拓展不力 山西醋在国内北方认可度较高,但由于受物流、广告宣传、缺乏有效出口营销渠道等局限性,加之企业不注重品牌营销,很多消费者只有到山西才知道,国际市场更是知之甚少;山西醋企在国际市场营销时缺乏强化醋产品特色和亮点,不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因此拓展国际市场力度不足,无法获取最大的出口市场利

16、益。 山西省老陈醋的醋企有 500 多家,有品牌的醋企 30 家左右,有影响力的品牌醋企约 7、8 家-水塔、东湖、宁化府、紫林、来福、金醋、四眼井等,而在山西老陈醋众多企业中,只有“东湖” 、 “水塔” 、 “来福”和“通宝醋业”4 家企业有出口备案,通过了国家原产地认证,出口企业数量较少。 “东湖”牌老陈醋在 80 年代被评为国家银质奖章,在国内老陈醋市场享有很高的信誉,90 年代以后该公司申请原产地的保护,成为了中国名牌产品。位于“中国醋都”清徐县的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成为山西首个批准注册的原产地认证, 还通过了 ISO、HACCP、美国 FDA 等认证。自获得原产地标记认证后,企业出口创汇已突破百万美元,每升单价较同类产品高出25.7%, “原产地标记注册”对提升公司产品的品牌和海内外知名度起到巨大的作用,目前海外的市场还在逐步拓展。但是还有一些国内知名企业没有积极获得国际市场认证,在国际市场品牌认可度较低,削弱了其出口能力。 三、山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