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內翻原因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5542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內翻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足內翻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內翻原因分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肌肉解剖学基础 从解剖部位上看, 张力高或易产生痉挛的肌群多在小腿的内后侧及足底部, 如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踇趾屈肌、比目鱼肌和蚓状肌、趾短屈肌等,而与之相对的拮抗肌群尤其是胫骨前肌肌力较弱。故卒中后足内翻、下垂在病之初始即有不同程度表现,如果盲目、缺乏针对 性地进行肌力增强训练治疗, 就会强化这种原始的运动模式而妨碍了高级的正常运动模式的 建立。因此需要尽早设计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方法矫治足内翻、下垂。卒中后足内翻、下垂 的主要特征是跖屈肌群张力增高而足背屈肌群张力相对低下。 足背屈肌有胫骨前肌、 趾长伸 肌、拇长伸肌,足外翻肌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如果针对性的使足背屈、外翻肌群兴奋,

2、提高肌力、肌张力,即抑制和拮抗了内翻、跖屈肌,从而调节肌张力平衡。 2、反射学理论 卒中后足内翻、下垂多由于肌肉牵张反射的控制紊乱所致,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风 造成肢体瘫痪的根本原因是脑实质的器质性损伤, 使牵张反射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整。 足内翻 是由小腿外侧肌群麻痹和胫骨前肌痉挛牵拉引起。 痉挛是因感觉传入神经输入脊髓过程异常, 引起张力牵张反射速度增加为特征的运动障 碍。其阳性体征有: 过度的深肌腱反射、屈肌痉挛、痉挛性张力异常和异常的协同收缩。负 性症状包括瘫痪、联带运动、缺乏灵活性和易疲劳。偏瘫后出现的痉挛性足下垂及足内翻给 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包括痉挛发作、活动受限、疼痛、关节挛

3、缩以及功能障碍。 促通技术是近年来世界偏瘫康复治疗的核心技术。传统的针刺治疗也是一种促通技术, 针刺穴位多是各种感受器较密集的部位,但由于手法刺激不能使肌肉收缩产生本体冲动感 觉.3、张力异常理论脑卒中偏瘫足内翻是由于下肢伸肌张力增高, 肢体内外侧肌张力失衡而引起, 下肢内侧 为痉挛优势侧,外侧为劣势侧。足内翻是胫骨后肌痉挛引起,足过高的肌张力直接影响下肢 运动功能的恢复, 不利于步行能力的提高, 患者跌倒风险大。 因此, 降低足肌痉挛十分必要。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致足内翻的治疗涉及到多学科。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肢体内侧紧张而外侧迟缓引起的。 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 关节制 动,韧带因得不到牵拉

4、自动短缩,失去弹性,肌肉痉挛,从而使胫骨、跟骨之间的关节生物 力学发生改变,骨间隙、骨质及相关肌肉韧带平衡力失调而导致足内翻。这是一种异常的运 动模式,盲目而缺乏针对性地进行肌力增强训练治疗,会强化这种原始的运动模式,结果妨 碍了高级、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这不仅会影响踝关节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并可能对整个下肢功能及步态带来不良影响。 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足下垂是肢体瘫痪的表现之一, 是痉挛期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的组 成部分,也是制约步态和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脑卒中后偏瘫下肢功能恢复过程中,往往 会出现伸肌共同运动模式而引起足内翻下垂。 康复训练过程中诱发患者足背屈并不困难, 但 患者足背屈同时往往合并足内翻, 如何打破偏瘫瘫患者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促进分离运 动,引导患者足背屈并外翻是脑卒中康复经常面对的问题。 现代医学认为,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肢体内侧拘急而外侧迟缓引起的。 中风病人长期 卧床,关节制动,韧带因得不到牵拉自动短缩,失去弹性,肌肉痉挛,从而使胫骨、跟骨之 间的关节生物力学发生改变,骨间隙、骨质及相关肌肉韧带平衡力失调而导致足内翻。由于 中风后足内翻的主要特征是足跖屈肌群张力增高,而足背屈肌群张力相对低下。 4、突触理论卒中后大脑皮层功能的重组可通过神经细胞突触再生、 发芽来实现。 新突触的产生及对 神经冲动传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