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644983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习目标】:1、知道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数据。 (知)2、了解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物质的思维方法。 (智)3、了解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 (智)3、使学生树立起爱护环境的意识。 (情)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不畏艰难的科学态度。 (情)【学习过程】活动一:瞻仰民族英雄联合制减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18901974)于 1943 年创立的。他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联合制减法与氨碱法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使用同量

2、的食盐比氨碱法生产更多的纯碱。问题一:根据生产工艺,工业纯碱是纯的 Na2CO3 吗?问题二:依据什么公式来计算工业纯碱中 Na2CO3 的含量呢?活动二:初探纯碱性质【活动与探究 1】至少选用三类不同物质的溶液来探究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性质,药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和仪器(试管若干、烧杯) 。写出化学方程式性质一:性质二:性质三:活动三:再测纯碱含量方案一:气体分析法目的原理:选择试剂:选择仪器:设计装置:【活动与探究 2】就分析出的缺陷,选择使用信封中的卡纸片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贴图区实验步骤:【交流与讨论】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顺序序号。( )

3、打开弹簧夹,再次在左端通入空气( )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纯碱样品 12g)( )关闭弹簧夹,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 A 中无气泡冒出( )再次称量 C 的质量 m2。( )打开弹簧夹,在左端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称量 C 的质量 m1数据处理:若 m(CO 2)= m=m2-m1=4.4g,请根据实验数据算出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得出结论:方案二:沉淀分析法先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溶解后可以加入足量的 、 、 、 溶液,然后 (填一操作名称) ,将得到的沉淀洗涤干燥并称量,最后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 Na2CO3 的质量分数。问题一:从反应效果和保护环境角度分析,选择哪种试剂

4、最合适?为什么?并写出所选试剂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问题二:为什么所加试剂必须足量?问题三:若过滤得到的滤渣不经洗涤直接干燥,会有怎么的误差?怎么验证已经洗涤干净了?活动四:评价实验方案问题一:你觉得以上两种方案,哪种更有优势?为什么?问题二:侯德榜的贡献不仅在于是“联合制减法”的创始人,还在于他改进了生产化肥碳酸氢铵的工艺。你会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吗?【课堂反馈】1.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 2 所示,固定装置略去):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

5、验前后 C 装置(包含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1)A 装置中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 。(2)B 装置的作用是 ;C 装置的化学方程式是是 ;(3)补充 D 装置 (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交流与表达】(4)有同学认为图 2 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 。(5)为了克服图 2 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 1 装置与 A 装置连接(A 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 1 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空气。反应前,断开 B、C 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 1 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反应后,用图 1 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

6、是 。在 A 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 K 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 。【数据处理】(6)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 10.8g,实验前、后 C 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 75.2g 和 79.6g,纯碱的纯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1 位)。【反思与评价】(7)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是 。(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反应生成的 CO2尽可能被装置 C 吸收; 。2.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 Na2CO3、还含有少量 NaCl,其它杂质不计)和石灰乳(氢氧化钙的悬浊液)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

7、定。【粗产品制备】(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 NaOH 粗产品。【粗产品成分分析】(1)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加入 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粗产品中一定不含有 ,理由是 。(2)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粗产品含量测定】Na2CO3含量的测定:(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 20.0g 粗产品,进行实验。【说明】碱石灰是 CaO 与 NaOH 的固体混合物。E 装置中的饱和 NaHC

8、O3溶液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为:NaHCO 3+ HCl NaCl + CO 2 + H 2O。(2)操作步骤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打开弹簧夹 C,在 A 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 G 的质量;关闭弹簧夹 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 D 中无气泡冒出;打开弹簧夹 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次称量 G 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 4.8g。(3)问题探究F 中的试剂应为 。B 装置的作用是 ,H 装置的作用是 。若没有 H 装置,则测定的 Na2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事实上 20.0 g 粗产品只能产生 4.4 g CO2 。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解释实验值 4.8g 比正确值 4.4 g 偏大的原因(假设操作均正确) 。(4)数据计算根据正确值 4.4 g 可求得粗产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NaOH 含量的测定:该小组同学又另取 20.0g 粗产品,逐滴加入 20的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 73 g,放出 CO2 4.4 g(不考虑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求原粗产品中 NaOH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