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案例-注册测绘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64349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案例-注册测绘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绘案例-注册测绘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绘案例-注册测绘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绘案例-注册测绘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绘案例-注册测绘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案例-注册测绘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案例-注册测绘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篇 工程测量与权属测绘第 3 章 工程测量#工程控制测量案例(1)在现场采集数据之前,需要做哪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现场勘探、选点埋石、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设计单位提供了线路的首级控制网数据、测区周边国家高等级的三角点和水准点资料。现场勘探:对测区的人文风俗、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气象情况等调查,同时现场查勘控制点完好性和可用性。选点埋石:在进、出口线路中线上布设进、出口点,进、出口再各布设至少 3 个定向点,进、出口点与相应的定向点之间要通视。为了减少垂线偏差的影响,高差不要相差太大。因为有通视要求,洞口处 GPS 基线不可能很长,一般要求 300-500m,

2、若小于该值,应设强制对中装置,以减少照准与对中误差对短边测角精度的影响,并按国家规范要求在所选点位埋石。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察的情况和工程要求,编制观测方案,以确定所用设备、人员、观测方案、所需时间等。(2)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设备进行测量?并写出观测方案。以利用测区国家高等级三角点 2 个、线路首级控制网点 2 个、国家一等水准点 1 个,在进洞口与出洞口处各布设 4 个施工控制网点为例。设备选择包括双频 GPS 接收机 6 台套,数字水准仪 2 台套。观测方案(对 GPS 测量,在设计方案中,要重点突出观测的时段数、每一时段的观测时间、要按边连接等内容;对水准测量,要明确视距、前后视距

3、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往返高差之差等)(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最终应提交如下成果。技术设计书。仪器检验校正资料。控制网网图。控制测量外业资料。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档。(4)抵偿坐标系的投影面应如何选取?应选取测区的平均高程面 500m 作为抵偿坐标系的投影面。#工程地形图测绘案例1. 简答题(1)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性?地形要素主要有地物、地貌,还包括图示符号。地物:地面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系及植被等就称为地物,表示这些地物的符号,就是地物符号。根据表示地物的形状和描述方法的不同,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和

4、地物注记。地貌: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成为地貌,用等高线表示。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相连接的闭合曲线。等高线的特性如下: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到图幅边缘。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2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因此平距与坡度成反比。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双线地物符号和注记处可以局部中断。(2)图根点的测量常用哪些方法完成?简要叙述一种图根测量的作业流程。通常用图根导线或 GPS RTK 确定图根点

5、坐标。图根导线的作业流程如下: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野外踏勘、布点。导线测量。平差计算。GPS RTK 确定图根点坐标作业流程如下: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求定测区转换参数。野外踏勘、布点。架设基准站。流动站测量图根点坐标。(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规范。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作业组 100%的过程检查,项目部检查和单位质检人员检查,验收由用户或其委托单位组织,包括概查和详查(5%-10%) 。测绘产品实行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验收制度。过程检查由生产单位的中队(室) 检查人员承担。最终检查由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实施。验收工作由任务的

6、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由该单位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验收。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必须独立进行,不得省略或代替。(1)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2)最终检查一般采用全数检查,涉及野外检查项的可采用抽样检查,样本以外的应实施内业全数检查。(3)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质量检验机构应对样本进行详查,必要时可对样本以外的单位成果的重要检查项进行概查。#施工测量案例(1)作为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了顺利完成该项目,应投入哪些设备?投入设备用于完成哪些工作?投入的设备包括双频 GPS 接收机、测量机器人、数字水准仪、激光投点仪等。双频 GPS 接收机用于首级 GPS 平面控制网复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施

7、工控制网复测等工作。测量机器人用于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外筒钢结构测量等工作。数字水准仪用于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激光投点仪用于控制点作竖向传递,将控制点随施工进度传递到相应楼层。(2)如何利用激光投点仪进行竖向传递?利用激光投点仪在0.00 层(相应的转层)控制点上,进行整平、对中。接收靶通常采用透明的刻有“+”字线的有机玻璃,将有机玻璃安放在待投点层上相应的传递孔上,将激光投点仪在玻璃上的投点做上投点标记。为了消除仪器的轴系误差,则可以在 0、90、180 、270 共 4 个方位投点中取其中点作为最终成果。当全部投测完成后,再用钢尺或全

8、站仪测量投点间水平距离。若投点间的水平距离与相应控制点间的距离之差在测量误差范围内,完成投点,否则重投。3(1)使用全站仪放样与使用 GPS RTK 放样有何异同?各自的优势和使用场合有哪些?全站仪放样要求测站与放样点间必须通视,其放样精度不均匀,随视距长度的增加精度降低;而RTK 放样时不需要彼此通视,能远距离传递三维坐标,不会产生误差累计。在高精度的放样时,如毫米级精度,只能采用全站仪放样;在室内没有 GPS 信号或信号较弱时,也只能采用全站仪放样。在具有良好的 GPS 信号切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场合,利用 GPS RTK 放样有很好的优势。#竣工测量案例(1)测量人员进行竣工测量时,应准备

9、哪些主要仪器和资料?主要仪器包括 GPS、全站仪。主要资料包括测区及周围平面和水准控制点成果资料、测区已有的1:500 地形图、建筑红线定位图等。(2)竣工地形图与一般的地形图所表示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竣工地形图除了地理要素外,还要标注建筑物各条边的尺寸,建筑外围与临近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竣工建筑物与用地红线,道路规划红线、电力规划线等规划控制线的尺寸,小区内部主要道路及车库入口宽度尺寸,竣工建筑物号(名) ,建筑物一层地坪高程,车库地坪高程、地面高程(其位置、数量等信息应与建筑总平面一致)等;应标明所有地物的性质、用途;同时,将规划路、界址点(线)展绘于图上,并标注建筑物与其相距尺寸,标注位

10、置应与总平面图一致,并进行来源说明,名称也应与总平面图上注记一致。#变形监测案例(1)为完成变形监测任务,除了布设变形监测点外,还布设了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则布设测量基准点好工作基点的目的是什么?布设测量基准点,是为了保证测量的基准统一,布置工作基点是为了便于测量工作,并减少测量误差。必须保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定期进行测量、分析,工作基点与测量基准点间也必须进行测量,以得到工作基点的坐标值,同时可根据坐标值的差异,判断工作基点的稳定性。(2)对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作图分析,即将观测资料绘制成各种曲线,常用的是将观测资料按时间顺序绘制成过程线。统计分

11、析,即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计算各种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特征,分析观测物理量的周期性、相关性和发展趋势。对比分析。建模分析,即建立数学模型,用以分离影响因素,研究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报和实现安全控制。(3)该项目完成后,提供给甲方的成果应包含哪儿内容?应提交的成果如下: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方案。监测网和监测点布置图。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仪器的检校资料。原始观测记录。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报成果资料。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地下管线探测案例(1)在给定的主要仪器配置清单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对该城市的给排水管道进行探测?对给水管

12、采用地下管线仪探测,对排水管采用地质雷达探测。(2)简述地下管线探测的流程。4踏勘。方法技术的选择。管线定位。点位测量。资料整理及编制成果图件。(3)提交的成果资料不全,尚需提交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精密工程测量案例(1)若测站到 CP点的最短距离为 25m,则测量标志中心偏差所引起的测角误差为多少?测量标志中心偏差所引起的测角误差计算公式为(2) “为使相邻测段连接处利用 CP点控制点进行铺轨测量,保证轨道能平顺连接,应在相邻两测段连接处有 1 对 CP点控制点作为公共点进行观测。 ”这段描述有无不妥之处?如有,请指出加以改正。这段描述有不妥之处。应改为“为使相邻测段连接处利用 CP点控制

13、点进行铺轨测量,保证轨道能平顺连接,应在相邻两测段连接处有 46 对 CP点控制点作为公共点进行观测。 ”(3)进行 CP平面控制网的观测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设备?如何进行 CP平面控制网观测?进行 CP平面控制网观测采用带自动照准功能的高精度全站仪(如徕卡 TCA2003、TCA1201 等) 。在自由测站点上方向法对 CP点上的棱镜进行方向、边长观测。除分段两端测站外,一般观测测站前后各 3 对 CP点(共 12 个 CP点) 。当附近有高级控制点时,需在高级控制点上架设三脚架和安置棱镜,对其进行方向、边长观测,这时就有 13 个观测方向。CP平面控制网水平方向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盘

14、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依次观测各方向,一般观测 24 个测回。测站上观测限差为:方向观测法半测回归零差不大于 6,一测回内 2C 较差不大于 9,同一方向值两测回较差不大于 6;距离和方向同测,半测回、测回间距离较差不大于2mm。第 4 章 房产测绘#房产测绘案例(1)简述该房产测绘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对竣工测量成果进行检核;房产信息数据采集(房产调查) ;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2)简述其中一栋商住楼房的分摊步骤。首先根据住宅和商业的不同使用功能按各自的建筑面积将全栋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分摊成住宅和商业两部分,即住宅部分分摊得到的全栋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和商业部

15、分分摊得到的全栋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然后住宅和商业部分将分摊所得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再各自进行分摊。对于住宅部分,首先计算住宅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再计算住宅部分各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住宅部分的总建筑面积扣除住宅部分各套房屋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加上分摊得到的全栋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得到住宅部分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用住宅部分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除以住宅部分各套房屋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求取整个住宅部分的分摊系数,再根据各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求得各套房屋分摊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对于商业部分,将分摊得到的全栋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加上本身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按各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依比例分摊至各层,作为各层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的

16、一部分,加至各层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中,得到各层总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然后再根据层内各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按比例分摊至各套,求出各套房屋分摊得到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3)检查人员在检查工作中发现,作业人员将一层高为 2.20m 的设备层、临街用做人行道路通行的有柱通廊计算了全部建筑面积。该作业人员做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原由。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5室外楼梯等,且具备上盖,结构牢固,层高 2.20m 以上(含 2.20m)的永久性建筑。因此,层高2.20m 的设备层计算全部建筑面积正确。临街楼房、挑廊下的底层作为公共道路街巷通行的,不论其是否有柱,是否有维护结构,均不计算建筑面积。因此,临街用做人行道路通行的有柱通廊计算了全部建筑面积不正确。第 5 章 地籍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