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钢筋生产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64250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轧钢筋生产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热轧钢筋生产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热轧钢筋生产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热轧钢筋生产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热轧钢筋生产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轧钢筋生产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轧钢筋生产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年产30万吨热轧钢筋生产线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年产 30 万吨热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改建项目建设单位 梧州市旺甫大兴轧钢厂法人代表 联 系 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建设地点 梧州市万秀区旺甫镇向阳山开发区立项审批部门 梧州市万秀区经济贸易局 批准文号 万经计技字20081 号建设性质 改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钢压延加工3230占地面积(平方米) 46582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 (万元) 3000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145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4.83%评价经费 (万元) 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钢材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市场前景非

2、常广阔,特别是热轧带肋钢筋产品。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梧州市旺甫大兴轧钢厂拟对原有 30 万吨生产线进行改造,淘汰原有 550 开坯机组、400 中扎机组、320 精扎机组,引进符合市场需求的 650 开坯机组、500 中扎机组、400 精扎机组,其生产能力仍为 30 万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该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梧州市旺甫镇大兴轧钢厂委托我所对该项目年产 30 万吨热轧带肋钢筋生产线进行现场踏勘,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梧州市万秀区旺甫镇向阳山开发区,西紧临 2

3、07 国道,南面约 300 米为粤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北面 100m 处为梧新气体厂,周边经济环境良好,且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2项目选址西面隔 207 国道 100 米以远散居着 7 户居民,周围 500m 范围无学校、医院等特殊的敏感点。项目的地理位置见附图 1,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项目生产线新建以及不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40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中的限制、淘汰类产业,即为允许类产业,故项目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3、工程规模表 1 项目工程规模一览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总投资 万元 3000 本项目生产线2 占地面积 亩 6 本项目生产线3 产

4、品产量 万吨/年 30 带肋钢筋、盘园条4、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 2 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钢坯 万吨/年 30.362 煤 万吨/年 1.872 山西(含硫量 0.25%)3 用水量 m3/年 48000 补充水4 电 万度/年 2621 旺甫供电站提供5、主要生产设备 表 3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1 煤气发生炉 MCJ-3A 台 42 开坯机组 600 台 13 中轧机组 500 台 54 精轧机组 400 台 45 步进式冷床 66mx6m 台 16 切头机 SX32 套 17 打包台 120mX5m 台 28 定尺剪 400T 台

5、 19 吊车 5 吨 台 1110 吊车 10 吨 台 10 36、公用工程给水项目用水主要为生产设备的冷却水蒸发后的补充水,补充量约为 5 m3/h,年用水量36000 m3。 生活用水量约为 12000 m3排水项目工业用水均经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循环使用,仅有少量蒸发流失,无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原有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供电项目用电由旺甫供电站提供 380V 高压电源,年用电量为 2621 万度。交通项目紧临 207 国道,交通运输便利。7、劳动定员与生产制度项目定员 90 人,均在厂区内食宿;实行一日三班制,全年工作 300 天,每天工作 24 小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

6、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改建项目,产量仍为原来的 30 万吨/年,项目供热淘汰原有 440m3 全链式炉排,采用 MCJ-3A 全自动煤发生炉,且燃用 0.25%的低硫煤,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由于该厂新建时已于 2003 年委托梧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且生活设施、公共设施和人员配置无较大变动,故本次评价重点为该项目改建生产线,对厂区的的其他配套设施只简单概述,项目新建生产线对周围环境影响主要有: 表 4.工程主要污染源分布污染源 分布废气 加热炉废水 冷却循环水 4噪声源 各机械设备固体废物 废钢、氧化铁皮、废油、煤渣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

7、、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与地质梧州市地处桂东粤西丘陵地带。桂江由北向南,浔江自西向东,进入市区后于三角咀附近汇合后称西江,西江向东流入广东省。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市境的地形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城区平均海拔 24m。地形分为丘陵、阶地、河漫滩三大类。丘陵主要分布在市区四周,标高多在 70m 以上,高于 250m 的山岭有 20 多个,市区最高的山岭是白云山,位于市区东北面,海拔高 367m。阶地与河漫滩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河漫滩的台面较平坦,坡度平缓,标高一般小于27m。项目所在地地形为丘陵,地势呈缓坡起伏。2、气候与气象梧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8、,受季节环流及地形影响,风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多偏东风。每年静风频率最大,为 27%,有风的风向频率最大的是东北风为 14%。除静风外,春夏多偏东风,频率为 28%。秋冬季多北到东北风,频率为 43%。2月份东北风最多,为 21%,市区年平均风速为 1.2m/s。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 21.0,最热月是 7 月,月均气温 28.3,最冷月是 1 月,月均气温 11.9。无霜期为 350 天,全年日照时数 1835.9小时,降水量 1485.0mm。3、水文本项目受纳水体为西江,梧州市水资源丰富,兼有航运、灌溉、

9、发电之利。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95.59 亿 m3。其中市区平均年水资源总量 2.60 亿 m3,过境水量 2083 亿 5m3。梧州市河网密布,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2133 亿 m3。项目最终纳污水体西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珠江的第一大水系,干流自西向东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自治区) ,依次称为红水河、黔江、浔江,到梧州与西北来的桂江汇合后称西江。干流全长 2075 km,流域集水面积 km2。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1477.3mm;多年平均流量 642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 2086108m3,历年最高水位为 1915 年的 27.07m(珠基),年最大流量为 1915 年的

10、54500m3/s;用流速仪实测的最大流量为 1998 年的 52900m3/s,最高实测流量相应水位为1998 年的 26.51m(珠基)。平均最大流速 2.68m/s,最小流速 0.34m/s。4、植被、生物多样性梧州市有各种类动物 1000 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黑叶猴、中华鲟等 24 种。属广西重要保护的野生动物有 40 多种。主要树木种类有 578 种,常绿树409 种,落叶树 169 种。果树 20 多种。全市森林面积 87 万多公顷,林木总蓄积量 2528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72.7%。项目选址区域内基本没有大型野生陆生动物,只有少量蛇类、蛙类和啮类动

11、物存留于山坡丘陵之中,未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5、自然资源梧州市有各种类动物 1000 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黑叶猴、中华鲟等 24 种。属广西重要保护的野生动物有 40 多种。主要树木种类有 578 种,常绿树409 种,落叶树 169 种。果树 20 多种。已探明金属矿资源有黄金、稀土、铜、铁、铅、锌、钛、钨、铝等。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花岗岩、砂页岩、重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硫等17 种。其中被命名为“中国岑溪红”的花岗岩可与“印度红”相媲美,其储量达 21 亿立方米。 6 7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概况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市区紧接

12、两广边界,为广西东大门。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将梧州市与周边区域紧密相连。梧州现辖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苍梧县、藤县和蒙山县,代管岑溪市,面积 12588 平方公里,人口 305.43 万,其中市区面积 1097 平方公里,人口 45.2 万。2、经济梧州市拥有纺织、化工、食品、机电、制药、造船、轻工、石材等 10 多个工业门类。有 400 多个品种 2000 多个商品出口,与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林化工业、轻化工业、食品工业、对外贸易、宝石加工业已发展成为梧州的优势产业。冰泉牌豆浆、双钱牌龟苓膏、奥奇丽田七牙膏、桂花牌松香

13、、新华牌电池、中华跌打丸、龙山牌动植物酒、龙舟牌腊肠、三威牌中纤板材、梧州蜜枣等一大批名牌产品蜚声海内外。2007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326.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7%;财政收入 27.03 亿元,增长 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51.37 亿元,增长 24.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 3%和 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1.27 亿元,增长 13.5%;外贸出口总额 3.22 亿美元,增长 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362 元,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 3272 元,增长 14.5%。3、教育梧州教育事业历

14、来倍受重视,2005 年末,全市共有小学 902 所,专任教师 1.22 万人,招生 5.67 万人,在校学生 36.03 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99.2%;全市有普通中学 154所,专任教师 0.9 万人。其中初中招生 6.29 万人,在校学生 16.72 万人,初中入学率97.3%。普通高中招生 1.33 万人,在校学生 3.33 万人;全市年末共有职业中学 18 所,在校学生 1.82 万人;全市有幼儿园 161 所,专任教师 1.22 万人,在园儿童 6.54 万人。2005年,全市经高考获各类大学录取人数为 7540 人,比上年增长 10.8%,大学升学率为78.2%。2007 年, “两基”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梧州职业学院将于今年秋季实现招生。 84、文化和卫生2005 年, “开启希望、重建家园”赈灾文艺晚会获得成功。据文化部门统计,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258 场次,吸引观众近 48 万人次;全市共有剧场、影剧院 8 个。公共图书馆 5 个,总藏书量 92.2 万册;城乡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年末全市广播覆盖率达93.34%,电视覆盖率达 96.7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