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环评报告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642414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环评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环评报告书(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官 地 矿 至 第 一 热 电 厂 地 下 运 煤 通 道 工 程 项 目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公 示太1 建设项目简述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决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拟开拓建设一条官地矿至第一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项目,该项目是由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投资建设的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本工程将官地矿井生产的部分原煤由带式输送机经地下输煤通道输送至电厂附近地面,再经过加工后供应给电厂作燃料煤,富余部分产品煤也可以供应附近其它燃煤用户。该工程主要由地下输煤通道及地面生产系统两部分组成,地下输煤通道峒口及生产系统布置在电厂铁路西侧煤场内,地下通道全长约 10km,确定年输煤能力为

2、300 万吨/ 年。 项目建成后由西山煤矿总公司管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委托太原市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进行官地至第一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官地矿至第一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工程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占地:地面生产系统占地 1.475ha,回风井场地 0.53ha建设规模:地下通道年运煤能力 300 万吨,地面选矸能力 105 万吨服务年限:111.7 年投资总额: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19517.46 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建设工期和实施计划:建设工期 22 个月,预计 2008 年 3 月投入运营。1.2 地理位置和

3、井口选址官地至第一热电厂地下运煤通道地面位置起点位于黄贝庄村南,出口位置在石庄头村东北。详见地理位置示意图 1。图 1 官地至太原第一热电厂运煤地下通道地理位置示意图地下通道走线运煤地下通道地面起点黄贝庄,终点石庄头村东一电厂铁路西侧煤场内。工程主要由地下输煤通道及地面生产系统两部分组成,地下输煤通道峒口及生产系统布置在电厂铁路西侧煤场内,地下通道全长约 9750m。运煤地下通道走线地面部分起点控制点为黄贝庄村西南,拟定设置地下通道回风井及工业场地,施工废渣场紧靠场地东南, 为自然沟谷。 该场地位于天龙山自然保护区北部边界之外,但位于天龙山森林公园范围之内,离天龙山风景区也相对较近,位置较为敏

4、感。1.3 项目的服务功能和效益本次地下输煤通道主要担负官地矿南部采区和中部采区中下组煤的煤炭运输功能,接煤点选在南六采区胶带运输大巷的中段,668 钻孔附近,建直径 为 8m的煤仓,深 50m,容量 1500t,向输煤通道供煤。本位置既可解决当前生产采区的煤炭运输,又可兼顾西部延伸区的煤炭运输,使 输煤通道有长期稳定的煤源,源源不断的向电厂供煤。官地矿上组煤层含硫低,煤质较好,可以从 矿井 970 水平生产系统运出,作为冶金用的喷吹煤。中下组 煤含硫较高,煤 质稍差,但发热量高,是良好的动力煤,可从输煤通道运出,作为一电厂、化肥厂或其它用户的动力煤。约一半的产量从输煤通道分流,可大大 缓解官

5、地矿铁路运输紧张的局面,并大大降低产品煤营运费用。按年运输 300 万吨原煤计算,每年可 节省运 输加工营运费用为 10050万元。本工程建成后与现 880 水平大巷平行,开拓官地矿扩区和后备区,使官地矿整个井田开拓布局更加合理,趋于灵活,有 进一步扩 大生产能力的前景。太原第一热电厂已进行了六期工程建设,现装机容量 1275MW,每年需要燃煤 380 万吨,本工程的建设 即解决了官地矿铁路运输紧张,又解决了附近的太原第一热电厂的煤源问题,各方 经济效益显著。300 万 t/a 的原煤如果用汽车运输,一天运 输 8219 吨,每辆汽车平均载重按25 吨计算,则每天需汽车 329 车次运输,本工

6、程建成后可以大大减轻公路运输压力。该项目建成后,改公路运输(30km)为地下通道运输 (13km),可以有效减少原煤在汽车运输转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煤尘、汽车尾气、噪声对市区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根据后面的计算, 仅汽车 运输扬尘一项就可以减少2175 吨/年。在提高官地矿 和一电厂的经济效益同时 ,也是目前实现科学发展,进行煤电联营,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的有益之 举, 对我省煤电联营、发展循环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1.4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地下通道和运输系统以及地面生产系统两个部分,并配套与之相适应的供排水、供配电、采暖通风、劳动安全等公用和 辅助工程。地下通道和运输

7、系统:起点黄贝庄西南,出口位置在石庄头村东北,输煤通道直线距离 9750m。在黄 贝庄区域设置有输煤通道 给煤煤仓,布置有环行车场、清撒巷道、胶带机拉紧峒室和回风立井, 设梯子间以解决长距离输煤通道的通风和安全出口。运煤采取胶带输 送机运输为主,胶 轮车 运输为辅的运输方式。地面生产系统:主要作用为煤炭选矸和转载,选择在一电厂铁路专用线西侧煤场内。主要配备动筛跳汰机排矸系统、煤泥水 压滤 系统、破碎 设备、原煤筒仓、输煤栈桥、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采暖通 风系统 以及办公生活设施等。系统经过洗块煤经破碎后与-50mm 原煤混合进入筒仓,筒仓下原煤由运输机运至电厂,再经电 厂运输机运至电 厂储

8、煤场。2 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概述有关施工期及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可见如下示意图。施工期及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示意图2.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施工期以生态影响为主。主要产生土地占用、林木破坏、水土流失影响以及对地下水的影响。(1)施工工业场地、挖掘过程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均会产生临时占地和永久性占地问题。 永久占地:主要为回风井场地和地面生产系统占地,总占地面积2.96ha。地面生产系统利用现有洗煤厂和煤厂工业场 地进行建设,土地利用性质不变;回风井场地现状为经济林地,工程后土地用途将由林地转为工业建设用地。 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临时工业场地、临时工业设施、施工临时道路、 临时设施等以及废弃渣石

9、堆放场地,预计临时占地面积 1.664ha。其中黄贝庄和程家峪施工点废渣会临时占用山谷,占地类型为林地,随着工程的逐步实施和完毕,被占用山谷将被进行绿化恢复和覆盖;电厂出口由于利用电厂贮灰场倾倒废渣石,该渣场已经存在,不会产生新的临时占地。(2)工程施工活动产生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其直接影响在于植被的压占和破坏,其生态影响的直接后果为加重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 本次工程施工植被破坏面积达到 1.724ha,所压 占植被主要为灌草丛,按照 Odum 统计划分的典型生态系统生物量(温带阔叶林 30kg/m2)进行测算,其生物量临时损失量约为 517t。植被破坏的直接后果是影响周围的生态景观和

10、加剧区域的水土流失。 根据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本次工程在施工期会加重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施工期施工期将新增水土流失量 601.27 吨。随着工程施工的完成,植被恢复工程和生态重建工程的完善,将会逐步恢复到工程前的状态。(3)隧洞开挖会破坏地层结构,从而可能影响到地下水含水层,对地下水流向和径流构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该工程跨越晋祠泉域西边山断裂带重点保护区,虽然工程在奥陶层以上施工,但隧洞施工中可能引发的局部崩塌和突水现象,会影响地下水的径流状态,从而可能间接影响泉域的补给和排泄条件。(4)施工活动会产生的一定的废气、废水、噪声和生活垃圾问题。其中位于天龙山风景区附近的黄贝庄施工点产生的污染问题若

11、管理不当,会对旅游区公路产生道路扬尘和噪声影响以及垃圾景观影响问题。2.2 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运营期以污染影响为主。主要产生于地面生产系统产生的“ 三废”排放问题,另外,随着晋祠泉域奥灰水位的逐步恢复,可能会对 晋祠泉域产生一定的影响。(1)污染物排放问题 大气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措施主要产生于地面工业场地各类设施和生产过程。有原煤转载和筛分破碎过程会产生煤尘污染;煤炭贮运煤尘、煤尘落在地面以及生产中原煤遗洒可能产生二次扬尘;以及热风炉烟气排放。 原煤转载、筛分和破碎过程煤尘:分别产生于 3 个原煤转载站、筛分设备和破碎设备,共 5 处排尘点。全部采用局部集尘+湿法喷雾旋风除尘器(SL

12、-6 湿式除尘)净化方式后排放,经过除尘净化后的煤尘排放浓度小于 50mg/Nm3; 煤炭贮运煤尘及二次扬尘:工程原煤筒仓以及输煤栈桥全部进行全封闭可以有效避免原煤输送过程中的有风起尘问题; 热风炉烟气:井口防冻供热选用热风炉加热,本次工程采用 RLNG0.7-100/16-A型热风炉,工程设计选用动力洗煤为燃料,环评要求企业燃料选择 9#洗煤作为热风炉燃料,将尾部设计的多管除尘器改为冲击式水浴除尘器,其除尘效率可达 96-98%,脱硫效率可达 60%,其烟尘排放浓度为 99.33mg/N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 780.73 mg/Nm3,可以满足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

13、标准表 2 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烟尘排放浓度 200 mg/Nm3 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 850 mg/Nm3标准要求。 另外,本次工程运输矸石至一电厂贮灰场,矸石在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扬尘污染。粗略估算矸石运输扬尘排放量约为 26.8t/a。不考虑矸石运输扬尘排放量情况下,本次工程主要大气污染物烟(粉)尘和SO2 排放量分 别为 12.922t/a 和 2.532t/a。 水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措施运营期会产生井下排水、选矸排水以及生活污水。 井下排水:工程输煤通道井下正常涌水量为 120m3/d,其排水经混凝沉淀处理达标后可以利用作为输煤通道洒水和洗煤补充水源,其中输煤通道回用 66.

14、66 m3/d,其余用于洗煤补充用水,可以实现不外排。 选矸排水:主要为选矸产生的煤泥水。设计采用洗水闭路循环工艺,采用分级圆锥及压滤机回收煤泥,煤泥掺入原煤,压滤液回用于洗煤工艺中,不外排。 生活污水:主要包括职工卫生污水、洗澡污水、食堂排水等, 污水产生量为 9.61m3/d,工程拟采取初步隔油以及化粪池消化预处理后进入一电厂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复用,不外排。为此,本次工程可以实现废水零排放, 对地表水的影响可以基本消除。为了防止地下通道排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环评要求对地下运煤通道排水系统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噪声污染源及其控制主要来自地面选矸系统设备如动筛跳汰机、破碎机械、筛分设备等产

15、生的机械噪声以及热风炉风机产生的气流噪声。以上设备均为固定连续噪声污染源,声级水平在 88.7-95.9dB(A)之 间。本次工程采取所有声源设备全部设置在车间内部,对设备基础采取减振处理等措施,为了减弱噪声混响作用。环评要求对车间内墙进行不规则吸声和消声处理。 固废产生与 处置 处置场所:营运期主要固体废物为排矸系统产生的矸石,预计年排矸 10万吨,全部运往地面工业场地以西的一电厂贮灰场进行填埋,一电厂贮灰场有较为完备的填埋以及各类防护配套措施,同时具有天然的防渗条件,矸石堆放场地作为临时选址较为合理。 处置方式:设计拟定采取电厂灰渣分层覆盖的方式,表层覆土恢复植被的处置方法,措施可行。环评

16、提出企业应尽落实矸石综合利用措施。(2)对晋祠泉域奥灰水的影响地下通道跨越晋祠泉域西边山断裂带重点保护区,成为永久性通道,有可能在局部产生地下水阻隔作用,影响泉域的补给和排泄条件。3 工程环境影响3.1 地下水影响(1)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地下运煤通道沿线现状奥灰水位标高在 810780m 之间,隧洞设计洞底高程在 870804m 之间,隧洞 设计洞底高程均高于现 状岩溶地下水位,隧洞在奥灰水位以上施工,现状条件下,隧洞开挖过程中对泉域岩溶地下水影响甚微。运煤通道东部出口段约有 4km 洞段穿越晋祠泉域重点保 护区,该段断裂构造发育,是区内岩溶水的排泄 带。 ,岩溶化程度高,常见有大型溶洞,是岩溶水的强富水带。 现状条件下位于 边山一带的洞段处,岩溶地下水位标高在 778800m之间,1994 年晋祠泉断流之前,该段岩溶地下水位 标高在 803m 左右,考虑到引黄水已进入太原市的现状,晋祠泉岩溶水采取压采、禁采等措施后, 边山一带岩溶水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