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现状及国产现代化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63760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设备现状及国产现代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污水处理设备现状及国产现代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污水处理设备现状及国产现代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污水处理设备现状及国产现代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污水处理设备现状及国产现代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设备现状及国产现代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设备现状及国产现代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处理设备现状及国产现代化1991 年至 2000年,我国城市污水的二级处理能力从 193.5万 Td 猛增至 2753.4万 Td,增长了 14倍多。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初步遏止了我国水环境严重污染的局面。但在巨大的成绩背后,却存在一个不争事实:同期兴建的大批污水处理厂中多达 90采用的却是进口的洋设备。这不得不让国人为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失去重大商机而痛惜不已。当然,国产企业自身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国家对国产企业扶持不够和片面利用外资却是最主要原因。2000 年至 2010年,预计我国城市污水的生化处理能力将从2753.4万 Td 增加到 5639.5万了d,处理

2、能力将翻一番,增加的污水处理总量比前十年的总和还多一点。上述情况说明,未来国产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还有很大机会,这就要求国家吸取前十年的经验教训、采取重大举措让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工业迅速发展壮大。 一、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发展现状国产污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始于上世纪 70年代中后期,当时产品的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水平很低;定型产品较少。进人 9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对 主要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城市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和与之配套的通用设备的生产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日处理 5、10、25、50T 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全部或主要设备都可实现国产化。其中,国

3、产的微孔曝气器、高强度曝气机、带式压滤机、各类格栅除污机、刮泥机、刮砂机、曝气转刷、曝气鼓风机、大型污水泵、潜水电泵等已基本上能够适应国内市场需求,还有部分产品出口。在产品设计方面,从 5万 td 到 50万 Td 规模的污水污泥提升系统、机械过滤沉淀系统、曝气处理系统、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等国产设备,已相当于国际 80年代水平,并能够向上述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提供成套设备。但是,在沼气发电系统、在线监调控制系统等方面。国产设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国际 90年代最新型技术装备领域,还存在空白而有待填补。在产品水平方面,能耗较大的鼓风机、水泵等产品,单机设备效率已接近国际 80年代

4、水平。成套产品的总体水平相当于国际 70或 80年代水平。二、发达国家污水处理设备发展现状发达国家污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始于上世纪 60年代,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制造工业为依托,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刺激下,目前已达到高度现代化水平。1、当前工业发达国家污水处理设备现代化工业具有以下特点:(1)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已实现标准化、定型化、系列化和成套化,已构成门类齐全、商品化程度高的水处理设备工业。(2)水处理单元设备,如沉淀、过滤、萃取、吸附、微滤、电渗析等已形成专业化规模生产,品种、规格、质量相对稳定,性能参数可靠,对用户的选择采用十分方便。(3)城市污水成套设备向大型化发展,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5、随着工艺技术的成熟定型而趋于专门化、成套化。(4)与水处理相配套的风机、水泵、阀门等通用设备已逐步实现专门化设计,并组织生产,以满足特殊需要。(5)水资源紧张、水体富营养化、饮水安全导致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和消毒设备有相当程度的发展。(6)厌氧处理技术重新引起重视,促进了厌氧处理设备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上的应用。如 UASB、UFB 反应器等设备在水处理工程方面发挥了作用。三、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国产设备存在的问题目前,国产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急需相比,亦存在很大不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产需矛盾突出。根据“十五”计划和 2

6、010年长远规划的要求,我国污水处理设备的综合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品种结构落后、品种少、开发能力弱。在众多产品中,一般机械产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大,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机、电、仪一体 化装备较少或处于起步阶段。除大型环保骨干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缺乏新产品的自我开发能力。(3)产品质量差、技术水平低。有 3540的主要产品相当于国际 60或 70年代水平。现行的国产污水处理设备中,约有l5 属 于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产品,约有 25 属于需要改进的产品。(4)产品创汇不稳定。尽管国产污水处理 设备有出口,但总的来说,出口设备技术含量不高,出口的类别、品种和地区较窄,在国

7、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5)相关企业综合效益普遍偏低。除少数企业外,多数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6)设备成套和工程承包能力弱。能够承担污水处理工程承包和设备成套的企业很少,大多数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比较适应的开发、制造成品领域,从事单机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国产污水处理成套能力和工程总承包能力较弱。(7)包括操作培训、维护的售后服务及问题反馈的产品水平再提高等工作亟待加强。2、国产设备存在问题的原因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这一新兴行业的重视和扶持不足。虽然国家用于环境建设的投资在 GNP中的 比例接近发达国家,但用于环保工业基础的建设费用与环境建设投资不

8、成比例。以“八五”、“九五”为例用于环保设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仅占环境建设投资的 1多。其结果是为数众多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下,技术工艺落后。(2)国家政策导向有严重欠缺,利用外资大量进口设备使国产设备失去了市场和平等竞争的机会。近 10年兴建的污水处理厂中约90的设备是利用外资进口的,这既耗费了国家大量财力(进口设备是国产设备费用的 4-6倍)和宝贵外汇,又严重限制了国产设备的发展与市场竞争。(3)和整个环保设备市场一样,污水处理设备市场销售秩序混乱,部门、地方保护主义存在,使健康、公平、统一、符合市场竞争的全 国大市场发育不良。结果给质资价高的产品造成可趁之机,而真正有水平、有实力的企

9、业却受到了排挤。(4)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维护管理费和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国产设备工业显然是因 xB的。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和投资不足,有的用户长期拖欠设备贷款,对国产设备随意压价,设备维修管理跟不上等问题的存在,同样制约了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工业的发展。四、实现国产污水处理设备现代化的措施1、尽快确定污水处理国产化成套设备应用工程。由国家给用户优惠政策,以鼓励使用国产设备。2、重点支持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工程承包公司和设备制造厂。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经筛选后确定国家重点支持的骨干企业,组建以城市污水处理设备为主的、集设备开发研制

10、、生产制造、设备成套和工程承包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集团,并请国家在股发行上给予支持。3、给予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贷款,加大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技术改造要尽量采用数控、精密、高效、专用及自动化技术装备,对于生产工艺的薄弱环节和产品的关键部件尤其要注意采用先进适用的把关设备和测试手段,对尚需引进的关键零部件给予进口优惠政策。4、加大力度支持国产设备的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作。由用户、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装备政策,国家对所定装备中的关键产品攻关给予适当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开发、制造污水处理设备。5、引进技术,加快发展速度。改变在利用外资项目中单纯引进设备的做法,适

11、当引进部分关键设备制造技术,由国内企业进行消化,以加快开发速度,尽快提高国产设备的水平、增加产品品种。6、为污水处理工程提供国产设备专项信贷。在国家财政支持下,由政策性银行提供无息贷款专项用于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的采购;城市(用户)以收取的污水处理费逐年偿还贷款本息。7、成立污水处理设备发展工作小组。在国家有关综合部门成立污水处理设备发展工作小组,并吸收制造部门、建设部门、有关专家和用户参加,负责制订有关政策、推进设备国产化进程;建立规范化的污水处理设备或成套设备国内招标体积,抑制地方保护主义;协调有关工作。8、调整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推动发展国产设备。市场是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的

12、关键。只有相应调整了利用外资政策,才能从根本上培育和发展国产设备市场。建议在适当利用外资的同时,规定一定比例使用国内外合作制造或国产设备是十分必要的。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污水处理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对可持续发展与环保事业日益重视,并纷纷改革过去传统的投融资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方式,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发展。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暂行规定,广东等其他省市也制定了相应的推进办法,并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作有托管运营、BOT 和 TOT等 3种基本模式,分别适用于建设较早、拟建和完工不久或即将完工的污水处理厂。本文

13、分析了污水处理市场化中政府和投资运营商的风险,提出了各自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政府的风险城市污水处理是公益事业,原则上是属于需政府承担并组织实施的项目,污水处理市场化中政府的风险从整体上说是项目能否按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地实施,起到净化污水,保护当地环境的作用。围绕这一大的目标,政府的风险主要可分为政策、商业和自然灾害等 3大类。1. 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是国家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改变如环保标准提高、税收政策、指标调整等,会导致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改变,影响投资运营商的投资收益,进而影响污水处理项目的顺利进行。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此类政策风险应当由政府来承担,政府部门可以通过

14、调整污水处理服务费价格,延长特许权经营期限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予以投资运营商补偿。2. 商业风险由于污水处理项目牵涉到的因素很多,政府和投资商在谈判阶段对项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不可能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同时投资运营期限较长,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许多难以预料的环境因素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构成威胁,项目公司的融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也受到考验。如果项目公司的资金到位困难,无法按时开工建设,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交付使用,致使项目延期或终止,预期的社会公共效益难以实现。由于项目持续时间较长,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运营商的经营风险难以保证,尤其是在中标者出现经营不好,涉及重大诉讼或破产

15、时,最终有可能出现中标主体不存在的局面。如果项目建设条件如工程地质、水文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工程费用大幅增加,项目公司无法承担,导致项目流产。因为 BOT项目有很长的经营期限,如果项目公司在建设期较多地注重近期的利益,则可能难以保证经营期满后,项目移交时资产的质量。3. 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二、政府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1. 公开招标,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符合资质条件的投资商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投资商的准入条件把好第一道关,然后由政府组织的评审小组对投标文件中对项目有关费用取值及回报率,污水的吨水处理收费,结合居民、财政的承受能力,进行独立、认真的经济评审。投标的处理工艺是否

16、科学,是否适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运行方案是否可行,投资回报是否合理,计算方法是否准确,计算科目是否漏项,操作思路是否正确等进行评审,各种指标综合考虑。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重视专家的作用,聘请专业的BOT项目技术、财务、法律等多方面专家作为政府的顾问,从事招标文件的制作、投标文件的评审、特许经营权协议条款的制定、合同谈判等工作。聘请专家可使政府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中能够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也可从专业的角度寻找出较为妥善的解决办法。政府在聘请专家顾问的同时,也必须派遣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整个工作,并把握各种条件制定与项目的进程。政府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级别和足够的权利,并能够及时促使政府部们决定交易条件。否则,可能导致项目的拖延而造成损失。同时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广泛的社会市场调查和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理解。 2. 投标期由投资商提供投标保函各投标商必须提供足额的投标保证金,一方面显示投标商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敦促投标商尽职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