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段凤艳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637418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段凤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段凤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段凤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段凤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段凤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段凤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段凤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课程:旅游文化研究专业:旅游管理学号:2013310366姓名:段凤艳指导老师:李刚教授1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摘要:城市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历史建筑和遗迹较集中且完整地保留了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街区。历史街区是城市的宝贵则富,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迫切任务。天津五大道是中国众多历史街区的典型代表。五大道是近代中国中西文化冲突又融合的一个典型的载体,是天津都市文化开放性的一个象征,也是近代天津发展史一个琳琅满目的博物馆。本文以天津五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五大道历

2、史街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丰富旅游功能、加大宣传意识和提高民众参与意识等对策以促进五大道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最重要历史地段,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部的更新具有特殊性。首先,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一部份,承担的城市功能也必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而不断变化。其次历史街区由于重要的历史价值存在,更新当中必然受到保护要求的严格限制 1( 李哲 ,2009)。天津近代历史街区特殊的近代历史背景,造就了其与中国历史传统风貌街区和民族地域特色街区完全不同的风貌和内涵 2(杨颖,2010)。五大道地区是天津保存最完好的历

3、史街区,就单个街区来讲,其历史建筑的数量和质量居于天津首位。狭义的“五大道”是指在天津市中心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重庆、常德、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广义上讲“五大道”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其范围是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以西的长方形地段。包括成都道、马场道、大理道、常德道等 20 余条道路,面积 1.28 平方公里,房屋占地面积 60 多万平方米;这里共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具有各国风格的房屋 2000 多所,总建筑面积达 100 多万平方米。从有代表性的 230 所风貌建筑的设计风格来看,英式 89 所、意式 41

4、 所、法式 6 所、西班牙式 2 所、庭院式 46 所、公寓式 40 所、西式平房 5 所、中西合璧式 1 所。各种风格的建筑汇集一街,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但是面对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正迎来日益严峻的考验。五大道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文献综述1、国外对历史街区的研究国外研究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更多关注在城市复兴或城市规划的大背景下,历史街区的全面更新和综合开发研究。英国的 Steven Tiesden在其Revitalizing Historic Urban Quarters 通过对一系列来自北美和欧洲的案例的分析,展示出多样性的历史街区振兴

5、策略及其成果,介绍了以场所和地区为指向的各种城市设计与规划方法 3。历史街区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而且是在遗产旅游研究的范畴下进行的,关注的视角往往是具体个案,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尚未构建起来 2(杨颖,2010)。从国际上普遍的学术观点来看,历史街区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遗产旅游 4(张萍,2012)。加拿大的 Anne Drost(1996)通过对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及管理的总结和分析,认为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需要相应的规划及政策消除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同时指出遗产地发展可持续旅游业的两个途径:教育与调节 5。意大利 Jander Borg;Paolo Costa等

6、(1996)研究认为遗产城市在吸引许多游客的同时,产生了收益与损失 6。荷兰的 Antonio Paolo Russo (2002)研究了遗产城市中旅游发展的“恶性循环”现象:根据旅游目的地的2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可控制地会衰落 7。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对于具有遗产价值的资源来讲更为重要。新加坡的 Teo,Peggy;Huang,Shirlena(1995)通过对旅游者和本地人的调查,指出旅游者被认真修复的旧殖民地的传统建筑所吸引,但保护工作的“博物馆化”并不能真正保护当地的遗产8。2、国内对历史街区的研究2008 年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提出:“

7、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国内关于历史街区旅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和历史街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对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不仅是旅游市场的需要,也是其自身保护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减少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发历史街区时要进行可行性分析,采用“主客相融”模式和“低密高质”模式 9(沈苏彦,沙润等,2003)。毛震(2007)以成都市仿古街区为例,提出成都的仿古街区在旅游开发中,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打造自己的城市旅游品牌,利用仿古街区这个载

8、体,生产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使成都的仿古街区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10。王春晖、于冬波等(2011)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历史街区价值评价体系,并以长春市的 6 处主要历史街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要保护历史街区的本真性,实施联动开发,注重社区参与,进行科学管理 11。王威(2009)提出,扬州“双东”街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对各种不同的建筑进行分级分类保护、适当迁回原住居民、建设博物馆或文化风俗陈列馆、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等建议 12。徐红罡(2009)以西安回民街为例,分析了旅游对于复兴民族历史街区、打造城市多元文化的作用,为未来城市多元化发展和民族历史街区的保护作了前瞻性的探索

9、 13。邱琴芬、陈洪波(2009)将宁波的历史街区划分为六大旅游区,并提出了加快宁波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4。郝帅帅(2010)首次构建了专门针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基于体验参与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再生营造方法 15。程露(2009)对昆明官渡古镇历史街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测绘与研究,在对当前国内几种历史街区保护性利用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古镇历史街区保护性利用的延续古镇居住职能模式 16。倪晓波(2011)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政府推进 社区渐进参与”的渐进式旅游开发模式和构建“利益

10、主体协同管理”的历史街区旅游管理模式,为历史街区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 17。二、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成果1、五大道街区的现状“五大道地区是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最集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建筑景观,是我国最大的名人故居建筑群。它坐落在和平区体育馆街,共有道路 22条,总面积 128 平方公里,拥有上世纪 2030 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1609幢,其中经审批的历史风貌建筑 428幢,形成了异国风情建筑最为密集的游览区。“五大道地区沿街有代表性的 230幢典型风貌建筑的风格包括:英式 89所、意式 41所、法式 6所、西班牙式 2所、庭院式 46所、公寓

11、式 40所、西式平房 5所、中西合璧式 l所。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据文物管理部门和房管部门统计,这一地区现存各级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近百处,其中市级文保单位 14处。天津市政府于 1999年开始对五大道地区进行全面整治,按照规划局五大道风貌区保护开发规划,将其定位为高级住宅区、高档办3公区和文化旅游观光区。近年来,市政府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对其进行整修。2003 年,五大道风情区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2004 年,“天津市五大道近代历史建筑风貌保护项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街区已经成为天津市特色街区,深受人们的好评,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2、五大道街区

12、旅游开发的成果现在五大道街区的建筑修缮和环境整治比较好,旅游开发对街区建筑形态和空间布局都做了很大程度上的保留。路旁绿化采用中等高度的树木装扮,住宅临街的高墙改为镂空铁艺花墙,使游客可以一窥庭院之景。路灯、路牌、电话亭、果皮箱等的风格与街区风貌设计一致。街区内开设了一些艺术馆、博物馆、工艺品展示厅、画廊等文化艺术产业,比较符合幽静的环境特色。路旁零散分布着酒吧、餐馆、咖啡馆,与街区高雅的品味和文化氛围相协调。五大道的旅游形式以散客自助游居多。街区设立了游客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出售纪念品及游览图,出租自助游导览器。游客可乘中心的马车、电瓶车或自行车游览观光,是天津唯一提供旅游交通工具的

13、近代街区。(1)制作完成了详细的“五大道风情区旅游综合开发示意图”。在图上标明风情区内主要旅游景点(风貌建筑和名人名居)、服务景点(商贸餐饮娱乐)、旅游路线(由旅行社对外推出的观光游览路线)等相关内容。(2)制作“五大道风情区观光旅游”激光视盘及导游说明书,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向导。(3)向社会各界推出确定的五大道异国风情区最佳旅游线路为:河北路与成都道交口 重庆道 常德道 大理道 新华路 马场道 睦南道 香港路 重庆道 南海路 河北路。沿途经过的名人故居分别为:民国总统徐世昌、曹锟旧居,潘复、顾维钧、张绍曾、龚心湛、颜惠庆、朱启钤等六任民国内阁总理旧居及庆王府等。(4)与市区有关部门合作推出旅游

14、马车或其他旅游观光车辆,为游客提供旅游交通服务。(5)继续制作镶挂风貌建筑和名人名居导游说明牌,将五大道地区的旅游资源充分展示给国内外游客。(6)在五大道各主要道路入口处制作观光游览示意图公告牌,将各条道路上的旅游景点和服务景点对外发布,大力营造五大道的旅游氛围。三、五大道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l、旅游硬件服务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在各街区的分布较少。尤为突出的是公共厕所数量偏少,满足不了游客的生理需求。旅游咨询点过少,旅游者难以获得足够、丰富的旅游信息,造成游客缺乏对景区的了解。五大道观光驿站提供电瓶车、自行车和马车供游客游览。不过收费偏高,电瓶车每位 20元,马车每位 30元,包车 2

15、10元,而且车内的讲解也比较简略。街巷中还存在一些非法自行拉客的人力车和电动车,车夫的讲解很多与历史事实有出入,影响了五大道的旅游形象。街区空间形式单一,多为线性街道空间,缺乏供游客集散、活动的面状公共休憩空间。一些街区的环境美化不足,街道景观缺乏观赏性。街区的配套服务设施普遍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旅游标识、卫生设施等缺乏或简陋。2、旅游功能不完善由于对五大道的前期开发缺乏整体旅游开发规划,导致对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缺少总体把握,造成旅游发展后劲不足,缺少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街区开发的旅游产品形式单调,主要以静态的观赏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强的、富有街区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活动。由于对游览景观、历史

16、资料、旅游文化、人物背景缺乏系统梳理,造成许多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与利用。很多在建的街区只是进行表面的规划,没有抓住街区的历史4文化内核,开发不到位或开发重点不准确。3、功能区划不明确五大道被定为高级住宅区、高档办公区、文化旅游观光区,但是走进五大道我们很难区分哪一区域是文化旅游观光区,哪一区域是办公区,基本上没有可识别的标志。五大道内共有马路 22条,并且每条街道都很相似。如果游人是自助游玩的话,很难找准标志性的景点,这样使游人从心理上很难进入其中。街区内有相当数量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单体资源为企事业单位或私人占用,使街区的整体旅游功能效益无法发挥。机关单位对建筑进行了一定的维护,但鉴于办公属性,市民和旅游者没有机会进入机关单位院内参观游览,只能在建筑外围驻足观望。开发为商用的小洋楼光鲜亮丽,而老化破损严重的民用建筑则黯然失色,许多院内堆满了杂物,窗上仅留一些玻璃残片。如林东大楼就是民用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