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63587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了强化我校本科学生的 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进实验室、进课题组、进科研团队”,根据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结合学校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创新教育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的经历和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审核评定获得的学分。第三条 创新教育学分的申请范围1、参加各种学术性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2、个人自主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参加学院、学校和国家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学探索、科研训练

2、等“进实验室、进课程组、进科研团队”等活动,达到一定时间,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审核认可者;3、参加社会实践、创业就业培训或实践;4、参加自主立项或教师的实验技术创新项目,参加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共享仪器设备操作等技能培训,参加小发明、小科研等创新实验活动; 5、参加国际合作项目与海外研修计划,参加的学术报告会或学术讲座(包括海外文化讲座); 6、参加国际、国家、省市、学校及学院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实验技能竞赛;7、获得计算机证书与外语证书,获得国家级或国际注册资格证书、专业技能(水平)证书或专业认证考试证书;8、获得科技成果、科技发明专利;9、发表论文、作品;10、经学校认定的其他

3、活动或项目。具体内容见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附件 2)。第四条 自 2008 级本科教学计划开始,个 创新教育学分已列为必修学分。若学生所获创新教育学分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要求的个必修学分,超出学分可以冲抵教学计划中相关选修课程的学分,但冲抵选修课程学分原则上不得超过 6 学分(长学制学生可适当增加冲抵选修课学分,但最多不得超过 8 学分)。第五条 创新教育学分的申请与审核认定1、各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等部处依照相关规定开展创新教育学分宣传、申报、审核、汇总、公示、上报等工作。教务处负责创新教育学分的最后审核、认定、学分记载工作;2、学校在每学期第

4、 1215 周进行创新教育学分申报、审核工作。学生登录教务处主页,依据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附件 2),下载并填写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附件 3),并附上必要的申请材料一并交给所在学院或部处等相关管理部门。3、各学院或相关部处依据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附件 2),首先对申请创新教育学分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 并将 审核结果进行公示;然后将学生申请项目录入教务处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报系统。学生如对公示结果有异议,学院、相关部处等组织单位将进行复核。4、各学院在每学期第 16 周,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审核汇总表(附件 4)报教务处

5、实践科。实践科对学院上报的创新教育学分审核结果进行最后的认定,并将认定结果返回学院。第六条 创新教育学分的记载1、每学期成绩登录期间,教务处学籍科将已认定的创新教育学分统一记入学生学籍档案。2、不同项目内容的创新教育学分据实记载,但同一项目内容的创新教育学分只计最高分,不重复累加计算。创新教育学分不进入学分绩点计算。第七条 各学院和相关部门要积极为本科生创新教育创造条件,切实做好创新教育学分申报的各项具体工作。各学院每年要对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成果及创新教育学分申报工作进行总结并报教务处备案。第八条 学校每年对创新教育学分审核和认定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创新教育学分宣传及组织工作开展好的学院和部

6、门将给予奖励;对弄虚作假者,查实后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有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川大教2008116 号)同时作废。本实施办法解释权归教务处。附件 2 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类别 项目、标准与审核部门 学分 项目编号A1 参加经认定的各种学术性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参与者 1 997011101A2 个人自主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与者 1 997011201A3 完成院级项目 参与者 1 997011301负责人 2 997011402A4 完成校级项目组员 1 997011401负责人 3 997011503A5 完成校级项目

7、优秀组员 2 997011502负责人 4 997011604A6 完成国家级项目组员 2 997011602负责人 5 997011705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A 个人自主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学探索、科研训练计划、(学院、指导教师审核)A7 完成国家级项目优秀 组员 3 997011703B1 个人自主参加社会实践 提供证 明,完成报告1 997012101获得合格证书2 997012202B2 参加 创业 就业培训和实践 参加培训和实践1 997012201国家级 6 997012306部省级 4 997012304市级 3 997012303B 参加社会实践和创业就业实

8、践 (由部 处、学院组织的由组织单位审核,个人自主参与的由学院审核)B3 社会实 践成果奖校级 2 997012302完成作品 2 997013102C1 小发明、小科研参与研制 1 997013101C2 实验 室安全与环境保护培训;大型共享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1 997013201技术负责人 2 997013302C3 实验技术 改造项目、改制实验仪器 参与者 1 997013301技术负责人 2 997013402C 参加课外实验活动(指 导老师、学院审核)C4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安装、调试、 维修(护)、使用 参与者 1 997013401D1 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 参与者 2

9、 99701410240-48 学时(合格以上)2 997014202D 参加海外交流活动 (教务处审核)D2 海外研修计划16-24 学时(合格以上)1 997014201E 参加学术报告会E 参加学术报告会(由组织单位审核)(含海外文化讲座)5 次及以上者 0.5 997015105获得等级奖 1 997021101F1 院级参赛者 0.5 997021105一等奖 3 997021203二、三等奖 2 997021202F2 校级参赛者 1 997021201特等奖 4 977021304一等奖 3 977021303二、三等 奖 2 977021302F3 省( 市)级参赛者 1 97

10、7021301特等奖 6 997021406一等奖 5 997021405二等奖 4 997021404三等奖 、单项奖3 997021403F 专业性学科竞赛(学院审核)F4 国际 、国家 级参赛者 2 997021402获得等级奖 1 997022101G1 院级参赛者 0.5 997022105学科竞赛G 其他竞赛(学院审核)G2 校级 一等奖 3 997022203二、三等奖 2 997022202参赛者 1 997022201特等奖 4 997022304一等奖 3 997022303二等奖 2 997022302G3 省(市)级参赛者 1 997022301特等奖 6 997022

11、406一等奖 5 997022405二等奖 4 997022404三等奖 、单项奖3 997022403G4 国际、国家级参赛者 2 997022402H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非电子 电气计算机(软件)信息专业学生)二级 1 997031101H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三级 2 997031202中高级 2 997031302H3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 1 997031301中高级 2 997031403H4 国际认证考试初级 1 997031402优良 2 997031502特长与技能证书H 获 得计算机证书与外语证书(院系审核)H5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统合格 1

12、 997031501考(非英语专业)A 级 2 997031602H6 全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非英语专业) B 级 1 997031601优良 2 997031702H7 全国大学专业外语八级统考 合格 1 997031701优良 2 997031802H8 雅思、托福、 GRE 等考试 合格 1 997031801中高级 3 997032103I1 国家级注册资格证书初级 2 997032102中高级 2 997032202I2 专业技能(水平)证书初级 1 997032201中高级 2 997032302I 获得国家级注册资格和专业技能证书及国际认证考试(院系审核)I3 国际专业认证考试(

13、IBM,MicroSoft,CAD 等等) 初级 1 997032301第 1 署名人 6 997041106第 2 署名人 5 997041105第 3 署名人 4 997041104J1 省部 级科技成果奖(以证书为准) 第 4 至以下署名人 3 997041103第 1 署名人 10 997041210第 2 署名人 8 997041208第 3 署名人 6 997041206J2 国家 级科技成果奖(以证书为准) 第 4 至以下署名人 4 997041204J 获 得科技成果及成果转化(院系审核)J3 科技成果转化 转让、开发人3 997041303第 1 署名人 4 99704210

14、4科技成果K 获 得科技发明专利K1 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专利(以证书为准) 第 2 署名人 3 997042103第 3 至以下署名人 2 997042102第 1 署名人 5 997042205第 2 署名人 4 997042204K2 发明专利(以证书为准) 第 3 至以下署名人 3 997042203第 1 署名人 8 997042308第 2 署名人 6 997042306第 3 署名人 4 997042304K3 省部级科技发明奖(以证书为准) 第 4 至以下署名人 3 997042303第 1 署名人 10 997042410第 2 署名人 8 997042408第 3 署名人 6

15、 997042406(院系审核)K4 国家级科技发明奖(以证书为准) 第 4 至以下署名人 4 997042404L1 内部刊物及论文集 第 1 作者 1 997043101第 1 作者 2 997043202L2 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 第 2 作者 1 997043201第 1 作者 3 997043303第 2 作者 2 997043302L3 国际性学术会议论文集 第 3 至以下作者 1 997043301第 1 作者 2 997043402L4 全国性和省级报纸第 2 作者 1 997043401第 1 作者 2 997043502L5 其他公开出版期刊 第 2 至以下作者 1 997

16、043501第 1 作者 4 997043604第 2 作者 3 997043603L6 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第 3 至以下作者 2 997043602第 1 作者 6 997043706第 2 作者 5 997043705第 3 作者 4 997043704L 发表科研论文、作品(院系审核)L7 国际学术期刊第 4 至以下作者 3 997043703说明:1、A1 参加经认定的各种学术性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指经学校相关单位认定的各种学术性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活动时间要求在一学期及以上,提供相关活动证明材料及总结报告或调查报告,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审核,可申请学分。2、A2 个人自主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指自主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一个学期及以上或完整参加一个科研项目,完成一篇科研报告,可以申请学分。3、A3A5 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学探索、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本科生必须在参加和完成了项目的全过程后,方可获取相应的学分。获得优秀项目的审核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