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软件发展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599690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软件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财务软件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财务软件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财务软件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财务软件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软件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软件发展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软件发展历史2008-08-27 13:15财务软件的发展,见证了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历经 20 余年的风风雨雨,财务软件也伴随着新技术、新趋势完成了一次次的嬗变。其间,每次革新无不真切反映当时经济环境的变迁。回溯历程,不禁让人感喟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巨变。财务软件也必将随着历史的车轮,走过自身演进的 “青铜时代 ”与“白银时代 ”,并将逐渐迎来日臻完善的 “黄金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0 多年来,中共中央和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方案和政策,特别是在财税政策方面,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着

2、国家经济命脉和发展方向。伴随着这一过程,中国企业从性质、规模、影响力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中国逐步跟上了世界的步伐,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企业之间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得主动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构建一个能迅速感知所处环境、察觉竞争者挑战和客户需求的信息体系。如何适应新时代、新环境发展的需要,开发最实用最高效的财务软件,成为企业界与财务软件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纵观 20 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发展

3、以及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中国财务软件在发展中展示着自己的特色并凸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最初的基本核算、到融入财务管理概念、到支持决策、到实现业务管理,财务软件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成为管理软件乃至整个软件行业的航标灯。但是,从国家管理到企业自身运营,关注的核心一直都是财务、税务、业务三部分内容,而之前的这些财务软件虽然有些可以为税务提供一些基础数据支持,但都没能实现财务、税务、业务信息整合。这是财务软件发展到今天的遗憾。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沿着应用模式这条非常明晰的发展脉络,中国财务软件明显的走过五个时代。 第 1 代:基本核算型财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手工模式的首次革命(1992 以前)正

4、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成就了今天我们繁荣富强的局面,这场自上而下的的改革,对社会的影响翻天覆地。也正是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国内企业初步体验到了竞争的气息从 1978 到 1984 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政府定义由“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1987 年底,政府又明确提出了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伴随着这些机制,中国经济逐渐转活,并开始高速发展。 80 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5、,原有的以专管员为核心的专户管理税式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极不匹配。为此,中国税务改革进入酝酿期:继 1984 年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和工商税制的全面改革以后,国家于1988-1994 年逐步进行以建立征、管、查分离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税收征管改革制度。由此,中国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管理模式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管理正式开始市场竞争。企业从自身的利润甚至生存考虑,开始重视财务、税务、业务的综合管理。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与计算机技术相对滞后,但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管理环境下,诞生了中国第 1 代基本核算型财务软件。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许多单位领导和相关财务人员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也普遍存在

6、认识上的局限性,在这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入了萌芽阶段。这段时期的财务软件系统是以简单核算为主,其目的主要是替代手工会计核算,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应用操作也仅是为了满足财务人员日常的凭证录入、记账、和相关的报表填报工作,属于低水平的账务、报表“组合甩账式”财务软件。本阶段财务软件典型特点:以电算化完成简单的核算工作,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 电算的准确性避免了人工计算的错误,提高工作质量;本阶段财务软件的局限性: 只能完成较低水平的凭证录入、记账、和相关的报表填报等工作,属于基础应用; 税务改革进入“利转税”阶段,但这个时期的财务软件

7、并没有涉及到税务,也没有涉及到业务等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第 2 代:局部管理型从基础工作到财务管理的产品理念突破 (19931997)1992 年初,邓小平著名的南巡讲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春天从这里开始。随着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思想的解放,经济形势一片光明,财务软件发展也迎来新的历史机遇。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各类企业管理制度为适应需要不断更新。为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推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财政部制订、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

8、、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这些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充分调动了使用单位、管理部门、财务软件厂商的积极性,使得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与提高。为了进一步普及会计电算化知识,财政部于 1995 年发布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管理办法,并向全国推荐了一批培训教材和教学用财务软件,掀起了全国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高潮,为我国财务软件普及推广与应用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到 1999 年,根据 CCID 的市场报告,中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市场销售总额为 48 亿元,是中国软件市场最大的一个板块。随着经济的发展,税务制度改革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992 年,政府和中共中央提出并反复强调“税利分流”,要进一步改革和

9、完善税制。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发出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就包括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这一阶段,针对税务,国家先后发布了几十条政策和规定,中国税务改革进入高速变革期。其中,94 年元旦起在全国施行的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六个税收暂行条例最具影响力。同时,税收征管也进行了重大改革,组建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税务机构,明确划分了两个税务局各自的税收征管范围。可见,在这一时期,除了繁重的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不断发展/改革的税务制度也使税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比重日趋重要。此时,会计

10、电算化已经在国内普及并迅速发展。第二代财务软件“局部管理型”财务软件应势而出。比之第 1 代财务软件,在核算的基础上加重了财务分支管理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比重,使财务工作从简单核算升级到以管理为目的、核算为手段的过渡阶段,其初衷在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这段时期的财务软件紧跟电脑系统技术,从单纯的 DOS 应用平台向 WINDOWS进行了升级,财务软件系统在产品模块组合和核算功能设置上更趋完善,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出发将传统财务人员所进行的账务处理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应用划分,将涉及出纳的“现金银行”业务,信贷赊销的“往来款”业务,以及劳资的“工资”业务,资产管理的“固定资产”业务从原有账务系统

11、中进行了剥离,并强化了“资金流”的“资金管理”等诸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关联性应用,使广大财务人员将财务工作的重心从底层核算提升到以管理为目的的管理核算中来。本阶段财务软件典型特点: 以财务管理为指导,实现了“资金流”等诸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关联性应用,完成财务人员将财务工作的重心从底层核算提升到以管理为目的的管理核算; 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电子技术的更新,财务软件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开始出现一批著名的品牌财务软件厂商。本阶段财务软件的局限性: 初步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是财务功能的基础应用;税务开始进入,但还没有与业务和税务协同发展;本阶段典型软件厂商: 润衡、用友、金蝶、第 3 代:决策分析

12、型财务管理产品融入战略管理理念 (19982001)民营经济的崭露头角,为市场经济注入全新活力;网络大潮的铺天盖地,为企业成长造就信息轨道,伴随着全新局面,财务软件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上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相继经历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管理”时代、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管理”时代后,中国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民营经济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高速发展后,开始步入一个理性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巨人在经过大浪淘沙后,纷纷开始反省并实施稳步发展战略。外经贸部决定从 99 年元旦起,有条件的给予私营生产企业等自营进出口权,民营企业就此获得新的生机。市场竞争加剧,新管理时代的到来,要求

13、企业具有较高的财务信息反馈能力,并能够及时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做出反应。如何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俨然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筹码。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这段时期的国内软件开发公司相继适时推出了“网络财务”的全新战略,为企业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数字神经系统”提供了初步的“信息流”解决方案。无疑,“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所谓的“网络财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融合了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决策、领导查询等决策分析型的组合应用,实现了集团型、跨地域型企业的各种远程控制(如远程记账、远程报

14、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中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税费改革,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建立政府统一预算。健全税收制度,改革生产型增值税,完善消费税和营业税,逐步降低关税,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和遗产税,完善地方税税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打击偷、漏、骗税的行为,清缴欠税,严禁越权减、免、

15、退税。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之后,财政部提出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优化税制、扩大税基、合理分权”的指导思想,并继续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贯彻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推进和落实税务改革。 在党和国家大力推动下,税务制度改革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并带动国际经济实力空前发展,GDP 甚至实现了 200%以上的增速。然而,实现“网络”突破的财务软件们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财务领域,作为与财务紧密结合的税务信息化工作依然没有得到重视和表现。本阶段财务软件典型特点:实现网络信息流管理;支持战略决策; 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力量本阶段财务软件的局限性:仅基

16、于财务部门,信息管理单一; 同样没有能够集成税务本阶段典型厂商:润衡、用友、金蝶、新中大第 4 代:业务整合型财务软件实现业务管理整合 (20022005)WTO 将中国的经济彻底推向世界,我们企业面临的竞争也空前加剧。财务软件迈上新台阶,当我们欣喜看到财务与业务融合运转的同时,也为税务依旧徘徊在整个体系外而感到些许叹息。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入 WTO,历史上长期形成财务税务管理等制度已远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新一轮财务、税制改革迫在眉睫。财务之外,税务改革进入纵深阶段。从 2003 下半年出口退税改革开始,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便拉开了序幕。财政部和国税总局都已经很明确地表示,以结构性调整为特征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已经正式启动。它将与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构建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同时还要与政府职能转变、财政体制安排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相协调、匹配。可以预料,新的税制改革方案必将对我国中长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