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596927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案例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基本原理:货币供应量(M2)=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K) 。其中,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的准备金之和;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间的倍数关系,指单位基础货币所生成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主要受流通中现金对存款的比率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流通中现金对存款的比率受公众行为影响,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之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央行确定,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由金融机构行为决定。2003 年 12 月末,我国基础货币余额为 5.23 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 22.1万亿元,货币乘

2、数为 4.23。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公开市场证券买卖、对金融机构贷款、外汇占款、有价证券及投资等渠道。二十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渠道是对金融机构贷款,近年来主要是外汇占款。一般而言,在货币乘数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应保持同向运动。但在具体实践中,两者的运动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一是货币政策操作最终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有一段时间(时滞) ,如当中央银行观察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时,采取发行央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收回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增长速度放慢,但由于政策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货币供应量可能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较高增长速度。二是货币乘数出现变化。当

3、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时,货币乘数会随之变化,同样数量的基础货币会派生出不同的货币供应量。2003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快速增长的情况,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在补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同时,为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将超额准备金率维持不变甚至提高,银行总存款准备金随之上升,基础货币总量有所增加。但由于货币乘数随准备金率的上升而缩小,基础货币扩张能力减弱,货币供应量由此逐步得到控制。思考题: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不一致时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案例二:从货币供应过程看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关系我国中央银行是通过调控基础货

4、币向社会供应货币的。基础货币,主要由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组成。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功能,放大数倍(货币乘数)后形成货币供应量。 我国目前投放基础货币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对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或进行再贴现,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市场上购买人民币和外汇资产(如国债、外汇等)。当中央银行购入外汇资产时,每购入 1 美元(外汇储备每增加 1 美元),就相当于投放了 8.28 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 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国外净资产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资产增加的越多,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增加的就越多。换句话说,中央银行的国外净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思考题:一国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吗?为什么?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适当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