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煤炭工业现状和德国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扶持政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575304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煤炭工业现状和德国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扶持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德国煤炭工业现状和德国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扶持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德国煤炭工业现状和德国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扶持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德国煤炭工业现状和德国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扶持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德国煤炭工业现状和德国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扶持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煤炭工业现状和德国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扶持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煤炭工业现状和德国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扶持政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 国 煤 炭 工 业 现 状 和 德 国 政 府对 煤 炭 工 业 的 扶 持 政 策 3辽宁煤炭工业管理局 邱振先摘 要 介绍了德国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 存在的基本问题及采取的适应性发展措施和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扶持政策 。 在分析德国煤炭工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提 出了我国煤炭工业应借鉴德国的某些经验 , 对现行政策做适当调整 。关键词 煤炭工业 改革 政策 调整德 国 一 次 能 源 总 消 耗 量 为 44419M t 标准 煤 。 其 构 成 为 硬 煤 占 1511% , 褐 煤 占1313% , 石油占 4015% , 天然气占 1813% 。其中进口能源占 5712% 。德 国

2、电 力 总 发 电 量 为 49114TW h (T =1012 ) , 其中硬煤占 2716% , 褐煤占 2719% ,石 油 占 119% , 天 然 气 占 718% , 核 能 占2913% 。德 国 煤 炭 工 业 现 状德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之一 。 历史 上硬煤最高产量原西德部分达到 1511363M t ( 1956 年 ) , 褐 煤 最 高 产 量 原 西 德 部 分 达 到1341535M t ( 1976 年 ) , 原 东 德 部 分 达 到3121156M t (1985 年) 。 1994 年, 德国硬煤产1量 为 511985M t, 平均日产 20715k

3、 t,量 2071077M t, 平均日产 63815k t。褐煤产德 国 煤 炭 工 业 的 基 本 问 题德国煤矿开采历史悠久, 多数矿井已有 近百年历史 。 以鲁尔为例, 平均开采深度为954m , 最深的矿井为 H au s A den 6# 井, 井深 为 1789m 。 深井 、 超深井给开采和安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诸如地压 、 地温 、 瓦斯等危害较浅井大大增加 , 而治理这些危害所采取 的技术措施必然增加生产成本 。 由于矿老, 矿井和生产运输等系统也较复杂 。 德国多年来虽然在集中化生产方面花了很大力气, 但矿 井 集 中 化 指 标 与 先 进 国 家 比 仍 有 很 大

4、 差 距 。例 如, 鲁尔矿区现有 13 个生产矿 , 127 条井筒, 巷道总长 1760km , 轨道总长度 1480km ,2鲁尔 (R u h r)、 萨德国硬煤矿区有四个 :尔 (Saa r)、 阿亨 (A ach en ) 和伊本比伦 ( Ib b en2b u ren )。 1986 1994 年, 全国矿井总数由 33个 减 为 19 个 。 全 国 硬 煤 企 业 职 工 期 末 人 数1975 年为 202 324 人, 1994 年为 99 128。 矿井 全 员 效 率 从 1975 年 的 31177 t 增 到 1994年的 41456 t。德 国全国现有回采工作面

5、 80 个, 全部是 综 采 面 。 其 中 鲁 尔 65 个 面 , 使 用 刨 煤 机 32台, 滚筒式采煤机 33 台, 有 13 个面使用电液阀 。3 文 中 引 用 赴 德 国 的 考 察 资 料 , 承 严 青 和 魏 强 二同 志 翻 译 , 在 此 谨 致 谢 意 。2皮 带总长度 126km , 电机车总台数 501 台, 井下矿车 31914 台 。 这样复杂的系统必然使固 定资产占用加大, 维护和运营费用增加 , 再加 上 德 国 平 均 工 资 水 平 高, 煤 矿 工 资 更 高(行业平均 52 645DM a) 的因 素 , 德国煤矿 生产成本甚高, 售价也相应甚高

6、 。德 国 商 品 煤 硬 煤 成 本 为 265 270DM t; 商 品 煤 售 价 : 鲁 尔 , 工 业 用 煤 为 283295DM t, 炼 焦 用 煤 为 313 410DM t; 萨亨 和 伊 本 比 伦 硬 煤 企 业 期 末 职 工 人 数 由 164073 人减到 99 128 人 (表 1)。表 1 德国硬煤企业期末职工人数年 份 鲁 尔 萨 尔 阿 亨 伊 本 比 伦 合 计1986 123 224 24 130 12 197 4 522 164 0731987198819891990117 139111 472105 03498 67523 20421 69020

7、78319 60911 63510 1808 9398 1384 5054 4094 1473 833156 483147 751138 903130 255尔, 商 品 煤 售 价 为 212 346DM t, 平 均 为 1991 93 064 18 830 7 338 3 666 122 871339DM t; 褐煤售价为 190 245DM t。 德国煤 矿劳动生产率仅为 4146 t 工, 而美国煤矿 劳 动 生 产 率 为 4198 t h。 美 国 煤 炭 FOB 价 格, 动力煤为 28 美元 t, 炼焦洗精煤为 43 美元 t。 所以, 德国煤价与国际市场煤价相比 ,差距甚大

8、 , 可以说是毫无竞争能力 。 如果按 市场规律办事, 德国煤矿应该全部关掉, 但 事实上 , 德国煤炭企业仍然兴旺发达, 靠的是适应性发展措施 。1992 87 114 18 281 6 047 3 544 114 9861993 80 940 17 884 3 964 3 500 106 2881994 75 437 17 136 3 215 3 340 99 1281975 年德国矿井回采工 、井下工 、全员工 效率分别为 11107 t 工 、 3180 t 工 、 3127 t 工, 1994 年已分别提高到 17186 t 工 、 5133 t 工 、 4145 t 工 (表 2)

9、。表 2 1975、 1994 年德国矿井效率对比德 国 煤 炭 企 业 的 适 应 性 发 展 措 施德 国 煤 炭 企 业 当 然 了 解 面 临 的 严 峻 形3 1975 年 1994 年矿 区回采工 井下工 全员工 回采工 井下工 全员工鲁萨 阿尔尔 亨111411101877912993185541060313102162231800312703123821600210013127017145722178216121613120817186151254518944191051108513294151241667313263176441446势, 也在尽可能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取适

10、应性发展措施 。311 集中生产并采伊本比伦 71129德国计 111071全国矿井总数 1986 年为 33 个, 到 1994年减为 19 个 。 其中鲁尔矿区由 24 个减为 14个, 萨尔矿区由 6 个减为 3 个, 阿亨矿区由2 个减为 1 个 。 伊本比伦 1 个未 变 。312 机械化和自动化鲁尔矿区 65 个机采面中, 有 13 个面采 用了电液控制系统 , 实现了无人工作面 。 在 极 薄煤层中, 刨煤机工作面日产达到 20005000 t; 在 特 厚 煤 层 中, 工 作 面 日 产 达 到8000 t; 在急倾斜煤层中, A KH 刨运机工作面 日产达到 2000 t。

11、 这些都是世界领先 的 。313 减人提效1986 1994 的 8 年间, 鲁尔 、 萨尔 、 阿314 多种经营以鲁尔为例, 该矿区原为国营公司 , 现 已实现了私有化, 并成为一个集团性股份有限公司 。 集团公司下辖采矿 、 采矿辅助和非采矿三个分公司 。 采矿分公司下辖 14 个矿 ;采矿辅助分公司下辖机械制造 、 科研 、 技术 服务 、 教育培训等分公司 ; 非采矿分公司为鲁尔参股公司, 下辖电力公司 、 化工公司 、 贸 易公司 、 环保公司 、 房地产公司等 。 集团公司 现 有 职 工 107 440 人, 其 中 采 矿 分 公 司 职 工 78 630 人 (其中井下职工

12、 45 740 人 )。3315 实行联合为了提高竞争能力 , 原来的三大煤机制 造公司 赫姆夏 特 、 布郎 、 威斯特法利亚合并为一个公司, 划归鲁尔管理 。是个争议的话题 。 一些开采条件优越的国家,如美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等国希望更多地 打入德国市场, 批评德国的补贴政策是不公平竞争 。 德国采矿界人士则争辩说, 开采条 件的差异对采矿来讲是最大的不公平, 美国 煤矿也主要使用德国设备, 为什么同样的设 备在德国使用其效果差得那么多 ? 认为开采 条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 所以 , 只有对德国煤炭补贴了才能公平竞争 。 德国国内也有一 些政治家批评煤炭补贴政策 。 所以, 只有

13、对 德国煤炭补贴了才能公平竞争 。 德国国内也 有一些政治家批评煤炭补贴政策 , 一曰不符 合市场竞争原则, 二曰政府不堪重负 。 有人提 出开始削减补贴 , 2000 年后全部取 消 ; 也 有一些支持煤矿的政治家说, 应多听听大企 业的意见 , 为了德国整体利益 , 煤炭补贴还 应增加 。有鉴于此 , 德国煤炭企业感到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挖空心思去做政府和公众的工 作 。 我们见到鲁尔的一个宣传品 , 所谓 “煤 炭政策的十个事实” , 实际上是陈述应当维持 煤炭补贴的十大理由 。理由之一 : 为减少联邦德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 , 不可轻视本国的能源生产 。 目 前在世界 196 个国家中

14、 , 仅有 36 个国家的能源出口大于能源进口, 而其中又有一 半以上的国家位于被视为紧张的地区 。 70% 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位于近东和海湾地区, 那么, 与德国能源供应相关的危险性也 早就增加了 。在 未来 25 年内, 世界范围的能源需求有 成倍增长的可能, 因此, 世界性的能源供应 就必须比目前更多地动用这些危险地区的储量 。 那么 , 联邦德国对这些危险地区的能源 进口的依赖性也增加了 。为防备危险起见, 我们就需要本国的能 源生产 。 只有本国能源才能长期地 、 安全地 和经常地动用 。 德国是一个原料贫乏的国家,4 德 国 政 府 对 煤 炭 工 业 的 扶 持 政 策德国煤

15、炭企业看到 , 尽管做了上述大量的工作 , 但是, 煤炭成本仍逐年上升 , 而国际市场煤价却在逐年下降 。 德国硬煤吨煤成本, 1992 年 约 为 220DM , 1993 年 约 为240DM , 1994 年约为 265DM 。 而美国煤的吨煤 FOB 价格, 10 年 中 动 力 煤 约 下 降 了 5 美 元, 炼焦洗精煤约下降了 10 美元 。 所以 , 他们认为 , 在德国的具体条件下 , 只靠企业自 身的努力 , 是不能维持德国煤矿生存的 , 必 须下大力气谋求政府和公众的支持, 争取补 贴 。目 前 政 府 补 贴 的 数 额 , 全 国 约 100 亿DM , 其中电煤补贴约 700 亿 DM , 焦煤补贴 约 30 亿 DM 。 补 贴 的 具 体 操 作 方 式 多 种 多样 。 电煤补贴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由电价价外收 取所谓 “电煤分尼” , 为电价的 7% , 由电 力部门向用户收取 , 补贴给煤炭公 司 。 法律并 规定 , 电厂用煤的 70% 必须用国内产的煤 炭 。 对于焦煤, 为有利于德国煤在国际市场 竞争, 煤炭用户购煤按国际市场平均价格付 款, 其价差由政府直接补贴给煤炭企业, 其 中的一半由联邦政府支付, 一半由州政府支付 。上 述补贴办法到 1995 年底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励志书籍/材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