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2542580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经国务院同意,今天召开全国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城市分管领导,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参加会议,目的是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13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建设部、中编办、国家计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204号,以下简称贯彻通知),对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做具体部署。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

2、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明显加速,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年,祖国大陆已有设市城市662个,建制镇近2万个,城镇人口近4.8亿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7.7%。1998年以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九五期间,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705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1%;城镇住宅竣工面积30.75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8.47平方米增加到10.25平方米。同时,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一大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纳入了国家保护和管理的

3、轨道。全国已建立各级风景名胜区677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区12处。各地以风景名胜区为载体,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第 2 页健康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城乡规划管理工作。20*年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城乡规划工作会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5号)。20*年市长协会换届时家宝副总理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地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要求,城市规划的编制普遍展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村镇规划的编制工作取得了积极

4、进展,加强了城乡规划的实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一批城市,依据城市规划加强对环境的综合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城市绿化建设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广州市依据城市规划,三年来拆除违章建筑九百多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拥护。南京市依据规划对城市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特别在华商大会期间,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好评。大连、成都、中山、唐山等城市按照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危旧房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取得了重大成就,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在灾后重建中,坚持规划先行,把移民和建镇结

5、合起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变安置为安居致富,变救灾为改善生态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安徽省农村灾后重建项目,在1996年获得迪拜国际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安徽马鞍山移民建镇第一期项目,20*年获得迪拜国际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江西省鄱阳湖地区灾后重建项目,在20*年获得了迪拜国际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浙江省湖州市依据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协调,使市域内已有及计划建设的18个水厂减少到7个,节约投资达2亿元。四川第 3 页省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申报世界遗产期间累计投入整治资金206 亿元,投入劳动力48万人次,拆除违章建筑物28万平方米,拆迁和关闭

6、工厂、矿山、商业网点61家。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根据镕基总理的指示,大规模的拆迁整治,明确提出“景区内不砍一棵树,不建一幢房”,“山上游、山下住、景区游、城里住”,“景区只拆不建、只出不进”,现在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事实证明,城乡规划在调整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各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综合调控作用。 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领导以权代法、违反法定程序、擅自批准进行建设,造成严重损失。有一个省的领导以权代法、随意干涉城市规划管

7、理,批准建设“外滩花园”。20*年初,虽被爆破拆除,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某省会城市的个别领导在建设“金色大世界”项目过程中,擅自同意将临时建筑建成永久性建筑,改变使用性质,扩大建设规模,堵塞了城市道路。城市规划部门也监管不力,对违反城市规划的建设行为没有及时予以制止。1999年10月经建设部、监察部责令其强制拆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多万元。有一县城在总体规划确定为非建设用地上建房,监督管理流于形式,加上山体滑坡,致使房屋垮塌,导致79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不顾资源条件,无视区域环境安全,不经科学论证,不履行法定的规划选址程序,擅自开工建设,损害区域的整体利益

8、和长远发展。20*年11月,某市利用距离下游水库仅495 公里的一个化肥厂的现有场地,建设年产量6000吨氰化钠项目。项目开工四个月后,被勒令第 4 页停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若建成投产,将严重威胁首都北京的用水安全。 一些地方超越经济与资源承受能力,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盲目追求高档次、高标准,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例如,有一个县级市,基本上是吃饭财政。20*年7月,市政府采取了在预算外收入统筹摊派、银行贷款、拖欠工程款等方式,将原占地27 万平方米的东方红广场,扩建为49 万平方米,铺装花岗岩、大理石,安装豪华广场灯,建造音乐喷泉,耗资2240万元。到20*年

9、底,该市所在地区累计拖欠教师工资3000多万元,财政缺口上亿元。 一些风景名胜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忽视资源保护,超强度开发,造成自然生态和景观资源的严重破坏。某一风景名胜区所在的省、市和市辖区的一些部门竞相开发,当地百姓纷纷效仿。建设单位有法不依,主管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疏于管理,甚至违规越权审批,致使违规开发建设行为泛滥。核心景区内九十年代形成建设高潮,一些单位违反规划,擅自改变用地性质,违规建设宾馆、招待所,严重破坏了整体自然景观。建设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对该风景名胜区建设的混乱状况进行调查。从目前调查到的情况看,不仅拆除违法违规建设要付出巨大经济代价,而一些自然景观资源已无法恢复,损失不

10、可估量。 另一风景名胜区的经营管理单位严重违反国办发20*25号文件及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明确的重大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已建设和筹备建设索道各一条。这两条索道违背了经国务院批准的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建设部组织调查组进行了实地调查。目前,在建的索道工程已经停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查清违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正在研究处理意见。 某市政府违反有关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批地,开发商违反法定程序及规定进行建设,有关职能部第 5 页门监管不力,开发建设的“南山别墅山庄”,对风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目前,该项目正被查处。 产生上面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城乡规划知识,依法行政意识淡薄,在城

11、乡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建设决策超越经济、资源承受能力,有的不顾整体和长远利益,盲目追求政绩;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城乡规划法制不健全,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行政行为没有明确的监督责任,人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由于没有明确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行政行为难以进行严格监督和约束。上述问题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对资源、环境与文化遗产的破坏更难以挽回,有的还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及与群众的关系。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

12、。20*年1月9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汇报。根据会议的决定,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对汇报稿和通知(代拟稿)进行了修改,并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后,国务院正式印发了通知。城乡规划和建设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通知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的重要决策。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对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管上。为此,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提高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加强对城乡规划的执法监督,不仅要建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还要建立同级人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地方各级人民

13、政府必须就城乡规划工作向同级人大汇报,接受人大的监督,同第 6 页时还要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要通过对城乡规划的执法监督,及时纠正建设活动中各种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的行为,特别是纠正地方政府和城乡规划管理部门随意修改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行为,以及查处规划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规划实施监管不力,对违法违规行为失察、失职、渎职的行为,促进城乡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认真领会通知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通知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监督管理的

14、主要措施 (一)抓紧修改调整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坚决禁止脱离实际的建设项目各地要按照通知的要求,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抓紧修订或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要将当前城市建设重点放在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建设、危旧房改造和城市供水、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上。 近期建设规划修订或编制完成后,必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由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原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经批准的近期建设规划,要作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控制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占地规模的基本依据。九部委联合印发的贯彻通知已经明确指出,自20*

15、年7月1日起,凡未按通知要求编制和调整近期建设规划的,停止新申请建设项目的选址;不符合近期建设规划的建设项目,城乡规划部门不得核发选址意见书,计划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议书,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第 7 页(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的集中统一 加强规划实施的严肃性,明确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九部委联合发出的贯彻通知,明确将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的事项,列为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有关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具体要求,建设部将在今年九月份另行颁布。变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必须报经同级人大常委会

16、审查同意,由原规划审批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批。 严格依据城乡规划,确定建设项目选址。各类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所选地址的,必须经专门论证,并按法定程序调整规划,报规划原批准机关审定。国家对建设项目选址程序有明确的规定,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遵守。任何地方都不得以政府文件、会议纪要等形式取代法定的选址工作程序。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切实履行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职责。国家审批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选址,必须由项目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部门提出审查意见,由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并报建设部备案。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附有城乡规划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计划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建设地址必须符合选址意见书。强化规划管理权的集中统一。加强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各类专门性规划必须服从城乡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