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古文经典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50259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古文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古文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古文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古文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古文经典(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第一段记述了什么事?写了岳阳楼的什么?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理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刊。、这段为什么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以及他到任后卓有政绩?作者特意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这不仅是在记述此一事,更是暗写自己内心对此之愤懑不平;写滕子京到任后短期内就有政绩,表明了作者深怀情谊对朋友称誉,慰勉。从全文看,先记述此一事与后面的抒情议论有关系。若无此,后文之抒情议论会显得淡然无由。、第二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这段包含两层意思:“予观夫巴陵胜状大观也。 ”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洞庭湖中的壮丽景色。那宽广无边的洞庭湖,包含远山,

2、吞容长江,湖水浩浩荡荡,漫漫无涯,早晨阳光照耀,傍晚云翳笼罩,万般景色,美不胜收。“前人之述备矣得无异乎?”即景出意,提出看法,领起后文。 “唐贤今人”登临岳阳楼,观赏湖景,吟诗作赋,已是篇什丰盛,描绘详尽;然而,负屈被贬的官员,坎坷失意的诗人,登楼观览这“气象万千”的湖景,能不自有感触,别出新章吗?这就引出文章后面的内容。、第三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这段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这段包含两层意思:“若夫霪雨霏霏虎啸猿啼。 ”描写久雨阴晦,洞庭湖上风疾浪翻,满目萧瑟凄凉的景象。“登斯楼也而悲者矣。 ”描写“迁客骚人”临此景而生伤感

3、之情。这段所写是上段所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一种情况。、第四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本段的内容与前文有何联系?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这段包含两层意思:“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描写春光明媚,春风和煦,洞庭湖中一派明丽动人的景象。“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矣。 ”描写“迁客骚人”临此景而心旷神怡,陶然而乐之情。这段所写是前文所言“得无异乎”的另一种情况。、第五段写了什么?这段内容为什么重要?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 ,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4、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这段包含两层意思:“嗟夫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展示“古仁人”高尚坚毅的思想品格。“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明示志向,砥砺友人。这段的内容极为重要,全文主旨在此。前文言“迁客骚人”之悲,之喜,是为了与本段所言“古仁人之心”作对比,以更加鲜明地肯定本段表明的以“古仁人”为楷范的诚笃主张与坚定志向。、文中写了几种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属于哪一种?三种人:因己而悲者;因物而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作者属于第三者。、全文表明的观点是什么?表明观点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具体问题: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

5、)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 “以己悲”的心情” 。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 “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2、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3、腾子京“谪守巴陵郡” ,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4、为什么点明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答:这里暗喻了对仕途沉浮的感慨,

6、为后文抒情设伏笔。 5、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作用。 答:对滕子京政绩的赞美,同时也引出下文的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6、第二段中,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7、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将“衔” 、 “吞”换成“连” 、 “接”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与山的关系, “吞”不仅生动形象写出了湖与江的关系,而且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两个动词形象再现了洞庭湖的浩瀚气势,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如换成“连”和“接”,只是客观说明三者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 8、第三四段作者用

7、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 ,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 9、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0、文章略写了巴陵胜状,详写了览物之情,为什么?答:(1)前人之述备矣。 ( 2)文章重在表述作者见解,

8、不重在写景状物上。 11、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目的、作用? 答:与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突出他们旷达的胸襟,由写景抒情过渡到议论,引出主旨。 1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 ,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1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14、第五段中 “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1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9、16、 “迁客骚人” “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1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18、 “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如何理解? 答:“斯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慰勉和规箴,同时也感慨像古仁人这样的人越来越少。 19、最后一段的时间有什么作用? 答:(1)与开头呼应。 ()提醒读者注意写作背景,这是滕子京治理岳州和作者被贬的时间。20、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10、1、从正反两面阐述“古仁人之心”内涵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2、文章主旨:作者借作记之机,委婉含蓄地规劝朋友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23、借代:锦鳞(美丽的鱼)如“沉鳞竞跃、呷浪之鳞” 比喻:静影沉璧 24、文章如何描写洞庭湖的全景? 答:从空间角度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从时间角度写“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 25、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的写法的作用: 使内容充实,感情丰富,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

11、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26、本文句式骈散结合的作用:本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7、词语欣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 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1 分)28、在下面句中用横线画出直接抒发“二者之为”的词语。 (2 分)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十四、开放性试题本文涉及的成语。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2、谈谈你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12、而乐 ”的理解。 (亦可用于回答范仲淹的“忧乐观”与孟子“乐以天下,忧亦天下”思想的关系 ) 答:这句话是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发展,也就是要超越个人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体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3、现代人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解读。 答:范仲淹提出的忧乐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忠君思想,我们不能苟同,但它的思想主流仍是积极进步的,对今天又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应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摒弃自私狭隘的

13、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4、关于岳阳楼的诗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 孟浩然)5、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第一句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6、想一想, 醉翁亭记 和 岳阳楼记两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 能回答“关心人民疾苦” 、 “与民同乐” 、 “把天下人

14、(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相同意思的,均可给满分。7 、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2 分)*意对即可,但内容与第三、四段脱离或不是对偶句均不得分(2 分) 例 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 悲景色阴晦,喜天光晴明 8、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2 分)*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胡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9、沙尘暴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或: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