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通论(题型化)大学期末复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2500718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通论(题型化)大学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学通论(题型化)大学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学通论(题型化)大学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学通论(题型化)大学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理学通论(题型化)大学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通论(题型化)大学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通论(题型化)大学期末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通论(题型化)一、名词解释(1)效率指“正确的做事情” (方式) ,以尽少的投入获得尽多的产出,资源利用,即低浪费(2)效果指“做正确的事情” (效果) ,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实现目标,目标达成,即高达成。(3)高层管理者: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全面责任的人,其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4)基层管理者:处于组织最低层次的第一线管理人员,他们所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5)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6)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

2、力。(7)概念技能(思维能力):纵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8)决策:是按组织目标的要求,在组织内外条件的约束下,对多个可行的行为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并执行选择结果的管理活动。(9)程序化决策:涉及经常重复发生的例行性事物,能按一定的制度、方法和标准予以处理的决策。(10)非程序化决策(非定型化决策):与某些新出现的、其结构尚未被认识的一次性、突发性事件有关,无常规可循而必须按非程序化方法进行处理的决策。(11)计划:是为完成特定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组织资源所作的配置和调度安排。(12)战略计划:有关组织全局的长远的重要谋划,即有

3、关组织活动总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13)战术计划: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主要用来规定组织目标如何实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细节。 (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具体化)(14)目标管理:组织自上而下地确定一定时期的管理工作目标,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15)滚动计划法: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滚动,将计划期不断延伸的一种计划方法。(16)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过程或结果。(17)组织文化:

4、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 (包括价值观念、组织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18)需要:是一种心理反应过程,是一种不足之感。指人对于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19)动机:是个体通过努力来满足需要、实现目标的愿望。 (需要、努力、目标、诱因)(20)行为:是人的主观对客观做出的可以观察到的反应,泛指人的各种活动。(21)激励:就是通过对员工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满足,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22)沟通:指人与人之间传递思想或交换情报的过程,也即信息交流(23)正式沟通:指通过正式组织的沟通网络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如组织层次联系、横向

5、协作关系)(24)非正式沟通:指在正式沟通网络之外进行的信息沟通。(25)控制:指为了实现组织的各层面的目标,使其各层次的计划值与相应的实际运作成效保持有效的动态平衡,对组织内的运作活动与环境变化产生的机遇和风险,运用有效的方法和设备进行度量比照、监控纠偏、调整应对等,以保障组织目标实现的系统管理过程。(26)预先控制(事前控制、前馈控制):根据可靠准确的信息,运用科学先进的方法,在组织营运之前,对营运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和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在问题产生之前将其排除。(27)现场控制(即时控制、过程控制):在组织营运活动中展开的控制。当营运活动出现超标或标准不合理时,及时

6、补救。主要有监督和纠正两项职能。(28)事后控制(反馈控制、成果控制):将计划执行的结果与决策预期计划、标准进行对比,然后分析和评价,采取举措,改进控制方法,或者调整完善计划,修订控制标准。二、选择题1、管理的对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2、管理环境- 按环境对管理的影响程度分:(1)一般环境(2)具体环境:主要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和社会集团。3、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者、决策环境、决策信息4、组织的分类(1)按组织的目标性质以及由其所决定的基本任务:政治、经济、军事、学术、教育、宗教组织。(2)按组织的人数的多少:小型、大型组织(3)按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划:独立、非独

7、立组织(4)按组织的运行机理:机械式、有机式组织5、影响管理组织设计的因素(权变因素):(1)战略(2)环境(3)技术(4)规模与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三、简答题1、管理的特征:(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内部条件、外部环境)(3)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附:效率和效果的关系:a.效率指“正确的做事情 ”(方式) ,以尽少的投入获得尽多的产出,资源利用,即低浪费b.效果指“做正确的事情” (效果) ,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实现目标,目标达成,即高达成。(4)管理要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 (基本职能、具体职能)(5)管理的手段、方法是多样化的。

8、(行政、经济、教育、技术、法律方法)(6)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资源。2、管理的性质(一)二重性:(1)自然属性: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 (2)社会属性: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二)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关系:(1)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管理原理和原则,按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办事。(2)管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活动。3、管理的职能(一)基本职能:a.合理组织生产力; b.维护生产关系。(二)具体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管理环境分析:(1)环境的稳定性分析:(2)环境的竞争性分析:(五力模型)a.现有竞争对手分析:分析行业内竞争的基本情况(竞争对手的数量、分布、生产经营规

9、模和技术实力) ;主要竞争对手的实力分析(竞争对手的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产品获利能力) ;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分析。b.潜在竞争对手分析:分析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加入使现有企业可能做出的反应和由行业特点决定的进入壁垒。C.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能替代本企业产品的替代品种类和数量;判断对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经营形成威胁的替代品种类。d.顾客分析:分析顾客的需求潜力(总需求及其结构和用户的购买力) ;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e.供应商分析:供应商所处行业的集中度、企业有无替代的供应渠道等等。5、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一)传统管理理论阶段:A: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泰勒):主要观点:a.管理的中心问

10、题是 效率问题b.用科学的方法代替传统经验方法c.科学挑选工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e.差别计件计酬制f.例外原则(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主要内容:6 种经营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活动;5 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 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对等、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员工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人员稳定、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合作。B:人际关系学说霍桑试验(梅奥)主要观点:a. 工人是“社会人” 而不是“经济人” ;b.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c.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工作态度以及

11、他和周围人的关系6、群体决策(一)优点:(1)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2)能够利用多元化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3)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二)缺点:(1)决策效率低下(2)容易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3)很可能偏离组织目标(4)责任不清7、决策的基本原则:(一)满意原则(理性假设、有限理性、直觉)(二)整体优化原则(三)可行性原则(四)应变原则(五)集体决策原则(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依靠个人或集体的经验、智慧和判断能力;定量分析:运用相关的科学原理收集数据资料)8、决策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

12、法(直接头脑风暴法、质疑头脑风暴法) ;(2)德菲尔法(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的统计回答)(二)定量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单纯优选法、系统分析法(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决策表(计算题)(3)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悲观决策标准(坏中求好、小中求大) ;9、计划的特点:(1)着眼于组织的未来;(2)实质是要保证组织行动的有序性;(3)本质是要经济地使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10、计划的影响因素(1)组织的规模和管理层次;(2)组织的生命周期;(3)环境的不确定性(4)未来的许诺(跨期)(5)组织文化11、目标管理的特点:(1)既强调工作成果,又重视人的作用;(2)重视系统方法,强调目标体系

13、;(3)重视民主管理,强调职工参与。12、滚动计划法的优点:(1)保持计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2)提高计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3)能把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紧密衔接,既有利于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又有利于完成近期任务。13、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的特点:机械式组织 有机式组织(1)高度的专门化 (1)跨职能团队(2)刻板的部门化 (2)跨层级团队(3)清晰的指挥链 (3)信息的自由流动(4)狭窄的管理跨度 (4)宽泛的管理跨度(5)集权化 (5)分权化(6)高度的正规化 (6)较低的正规化14、组织设计的原则(1)目标明确的原则(2)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4)责权对等原则(

14、5)统一指挥原则15、管理组织形式的选择(1)直线职能制:优点:统一指挥,发挥专业优势;缺点:职能部门横向联系差适用范围:中小企业及产品比较单一、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的企业。(2)事业部制:适用范围:品种多样化、市场环境变化快的大型企业。16、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呈反向变化关系。近年来出现了以宽管理跨度来设计扁平结构的趋势。17、组织变革的阻力:(1)变革可能使已知的东西变得模糊不清和不确定;变革会威胁到人们为取得现状所做的投资。(2)反对变革的原因:传统习惯、风险担心、利益维护、观念冲突。 (四点)(3)组织变革的克服:舆论准备、员工参与、平衡利益、公平公

15、正公开、巩固成果。18、组织文化的作用:(1)对管理实践的影响表现在:导向、约束、激励、凝聚;(2)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竞争力;(3)对管理实践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但对不同组织的影响力是不同的。附:强文化与弱文化: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组织文化的强弱与否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历史、雇员的流动程度、文化起源的强烈程度。19、组织文化的构成:(1)物质层文化:以实体性的文化设施为载体,赋予或直接加载组织文化所形成的组织文化体系。(2)制度层文化:通过组织成文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行为守则,以及在组织长期的时间中所形成的不成文,但是在组织中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道德规范所表现

16、的组织文化。(3)精神层文化:主要变现为组织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经营观念。20、领导影响力(一)分类:(1)权力影响力:是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和权力等形成的,带有法定性、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 (形成基础:奖励、惩罚、法定) ;(2)自然影响力:是以个人的品德、才能、学识等因素为基础形成的。 (形成基础:品格、才能、知识、感情)(二)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的途径:(1)合理、合法地运用组织赋予的权力;(2)注重修养,以身作则;(3)努力学习,提高能力;(4)密切联系群众。21、领导理论(特质论、行为论、权变论)(一)特质论:(1)S AKirdpatrick 的六特质论:内在驱动力、领导愿望、正直与诚实、自信、智慧、工作相关知识;(2)西拉季的六特质论:体制特征、社会背景、智力、性格、与工作相关的特征、社会特征;(3)鲍莫尔的十条件论:合作精神、决策才能、组织能力、恰当授权、善于应变、勇于负责、勇于创新、敢冒风险、尊重他人意见、品德超人。(二)行为论:(1)管理方格理论:“(,# ) ”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