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局限性及改造设想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472790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局限性及改造设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局限性及改造设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局限性及改造设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局限性及改造设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局限性及改造设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局限性及改造设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局限性及改造设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局限性及改造设想李明海 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443000)雷勇军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443000)随着 1950 年代标准化考试的需要而出现的选择试题,1982 年被正式地引进了我国历史高考,到 1989 年就独占了“卷 I”,达到了 50%的比分。历史高考选择题历经多种结构形式或组成方式的改革演变,逐渐定型于以材料为主的四选一的选择题。选择题,特别是以材料为主的选择题,在相当程度上不仅能够取代古老的填空题、连线题、判断题等题型的考查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历史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较之于这些题型,其先进性是无疑的。但是,任何题型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选择题型,即

2、使是材料选择题型也不例外。根据现行高考历史选择题,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先天”局限性,二是“后天”局限性。一、 “先天”局限性1.暴露了 25%的答案现行的高考历史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选”题,即答案必定是四个选项中的一个。从概率学的角度说,即使不学历史,也能做对 25%。高考是选拔考试,是要通过这一考试为高校选拔可以继续深造的人材。也就是说,通过这种选择题而选拔出来的人材中,至少有 25%的分数是不真实的,或者说,至少有 25%的人材可能不是高校所需要的人材。现在的选择题占全卷总分的 48%,根据上述推算,考试分数的失真率至少也有 12%左右。现行历史高考选择题的答案 25%

3、暴露于外,是这一题型的先天局限性。仅从这一角度看,填空题是没有这一局限的。2.只考结果不考过程以材料为主的选择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考查考生的历史理解、历史分析、历史概括等能力,但因选项只能是“结果”呈现,因此,其所考查的也只能是考生“理解” 、“分析” 、 “概括”的结果而不可能是其过程。而恰恰是这一思维“过程” ,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考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反映考生之间的差别。根据笔者的调查,宜昌市的一所市级重点中学中,做对的学生中有近 1/3 的思路、理由是不同的,甚至相反;同错一处的学生中,则有 2/5 以上的想法不一样。所以,高校由此选拔的人材,到底属于什么类型,更适合读什么专业,有什么

4、潜能等,是不清楚的。 选择题的问答方式,决定了这一考查的先天局限性(现行历史高考中的材料问答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的,但 遗憾的是命 题专家们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这是另一问题,有待另议)。在这一方面,传统的问答题比现今的选择题有更大的优势。3.拒绝多样性解释单项选择题在四项中只能选一项,但人文学科的特性在相当程度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就是解释的多样性。一是同一材料本身就可能包含了多种信息,对此必然生出多种解释;二是即使材料中的信息较为单一,但却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前者如 2009 年全国高考卷I 第 22 题:19 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

5、,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 时的曼 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 纪律严 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标答是 B,不错;但就材料本身而言,选 A 也说得过去,甚至选 C、选 D 都有一定的道理。正因为如此,所以,选 A 者达到了 22.76%,选 C 和 D 者分别也占到了 7.46%和 5.45%(数据来源于湖北考试院)。后者如22009 年全国高考卷 I 第 21 题:1787 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 宪法的主要

6、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标答是 D,这是命题者所 “见” ;但绝大多数考生选了 B,达 63.90%,还有24.09%的考生选 A,真选 D 者仅占 9.89%(数据来源于湖北考试院)。正是人文解释具有多样性这一特性,所以部分考生在面对这类试题时不好决断,明明知道多选不选都不能得分,他们却因此多选或不选了。如上述第 22 题“未选或多选”者占了 0.25%,第 21 题则占了0.23%(数据来源于湖北考试院)。单项选择题的题型结构,拒绝对材料解释的多样性,这一局限的先天性虽然不像上述两点那么突出,但高校因此将一批解释正确、有能力的考生拒之门外了,这一点与上述两点

7、的“选拔功能”缺陷是等同的。较为早期的多项选择题,2005 年全国卷 I 还存在着的组合式选择题(当时组合式选择题的思维要求主要是记忆)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这一局限。二、 “后天”局限性选择题的天然局限性,命题专家们还是知道的,所以才有近 30 年来对选择题表现方式的不断变革,即变革为我们现今所见到的以材料为主的单项选择题。这一变革无疑取得了成效,也推动了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针对其“先天”局限性,命题专家的“克服”工作还做得不够,还存在着“后天”局限性。 1.题异分同自 2003 年以来,文综全国卷的历史选择试题基本上都是 12 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虽

8、然每题分数相同,但题与题是不相同的。一是题干、题枝的文字长度不同,需要考生阅读的时间不同。从选拔的角度看,这是能够考查考生阅读速度的,但因其赋分相同,考生的这一能力差别实际上被忽略了。二是题目之间的能力要求不一,有的重在记忆,有的重在理解,还有的重在分析、重在概括等。考生会做什么题,不会做什么题,是能够区别考生之间能力大小和思维特性的,但因赋分相同,在实际的选拔中却是没有区别的。三是题目的难易不等,有的考生做对了难题而却做错了容易题,而有的考生相反,但他们之间的总分却一样,所以, “选拔”的意义也就没有了。要有利于选拔,就应该是异题异分。2.分层、选拔意识弱笔者所在的湖北省,高考之后,省考试院

9、就会发布普通高考成绩与中学学科教学诊断报告 (上述数据就是来源于这一报告。下同 ) 。通过这一报告,我们可以说,命题专家在命题之时,至少说在命制选择题时,分层意识,选拔意识是非常弱的。一是上述所说的“题异分同” ,说明命题专家的分层意识和选拔意识弱,甚至可以说没有分层意识,没有选拔意识;二是更主要的:分不出考生考试分数的高下,因为试题区分度非常低,甚至没有区分度。如 2009 年第 21 题,宜昌市的夷陵中学(省级重点中学)全校均分 0、难度 0、标准差 0,区分度 0。这样的考试结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说命题专家有分层意识和选拔意识。全国高校之间是有差别的,既有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之别,也有重

10、金融、重政法、重文史等的不同。因此,这些大学所招收的考生也应该是不同的,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至少要能够区别出这些考生的应试能力分数的高下。因为命题专家们的分层意识和选拔意识弱,使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卷 I 的历史选择题,具体到第一个小题,要易者都做对,要难者都做错,真正难度适中、区分度好的试题太少。因此可以说,高校在此分数段内,并没有真正选拔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材。3.个人因素重高考命题专家们,大多来自高校,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也大多有一定的名气,是各有所专的。面对如此影响千百万人前途命运的工作,相信他们是小心谨慎、高度负责的。但受3时代的限制,也受命题规则的限制,现今的高考命题,

11、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一种个人的经验行为,因此,他们所命制出来的试题,自然会烙上个人因素。有个人因素并不可怕,只要高校能够从中真正选拔出人材。就近三、四年来的相当部分选择试题看,部分命题专家个人因素的作为与高校选拔人材的需要不是正相关的,如上述 0 区分度的试题。通过命题专家面对全国学者、专家和部分中学教师对每年高考试题评论的反映看,与高校选拔人材的需要不是正相关的命题专家的个人因素,也好象没有受到应有的组织纪律约束和学术规范约束:一、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命题专家对无区分度,甚至负区分度的试题道歉,有的则是强词夺理地解释;二、国家考试中心的试题评价报告,就此也看不到多少自责的文字;三、同类问题的

12、试题后来继续出现于高考试题中,说明国家考试中心的领导,并没有将这些命题专家“打入另册”不再使用。 (如没有答案的题,在 2008 年全国卷 I 第 15 题梁启超关于“科学万能说”的议论中出现了,到 2010 年全国卷 I 第 13 题欧阳修要求禁雕版印刷书中又出现了。另外 还有答案错误 的题,也一再出 现) 。由于这部分命题专家的个人因素,单项选择题中原本就存在着的天然局限性,不但没有被其后天的努力所弥补,相反,在某些方面反而被强化了、被扩大了,当然,也就更加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材了。三、改造“卷 I”的设想单项选择题的先天局限性和后天局限性,使这一题型的选拔功能被大大地打了折扣。正可能基于此,

13、有些省的高考不再使用这一题型了,如江苏省的数学高考试卷中就没有选择题。这是其一;其二,据说纯粹从应试角度出发,仅凭其特有的技巧,就能将高考成绩提高 20-30%的各类选择题应试“工具书” ,也卖的很红火。鉴于此,如若在高考中仍然要使用这一题型,就必须加于改造。下面是笔者的设想,在此抛砖引玉。 本设想仍然以现行全国卷文综历史选择题 12 个题量为距(如若历史单科命题,其题量题分则成正比例增加)。1.第 12-14 题。共 3 题 6 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和较为简单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是一切思维能力的基础,更是学习历史学科的基础。大量的史实不能准确记忆,谈理解历史、分析历史等,都是空话。但必

14、竟是高考试题,仅停留于单纯记忆的考查,其意义也有局限,因此,增加一定的理解能力要求是必要的。如 2000 年全国春季高考第 4 题: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 C.春秋无 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土地人口的兼并战争。 D 项在历史教科书和史学专著中都有明确表述,所以,此题主要考查记忆能力,但为什么这么说?只有理解了春秋争霸战争性质,才可能牢固地记住 D 项,而不被 A、B、C 干扰项所惑。因为此类试题难度较低,所以赋分也就相应少些:每题 2 分。具体要求:一是这 3 道试题的长度要大致相等,文字表达的明白度、顺畅度大致

15、相同;二是题干不使用材料,不考查考生阅读材料的能力。2.第 15-17 题。共 3 题 9 分,主要考查考生历史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作为后人,对待历史,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接近客观,才有可能走进较为真实的历史。要真正理解历史,必然需要一定的分析历史和概括历史的能力。所以,作为高考试题,要考查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自然也要带上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对考生进行考查。如 2007 全国卷 I 第 22 题:20 世纪 70 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 论,主要目的是 A.团结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使中国尽早恢复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支援第三世界国家

16、人民的反美斗争 C.表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与美、苏结盟 D. 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毛泽东提出 “三个世界”理论的目的是什么?这需要理解,且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准确地理解;主要目的是什么?考生还要进一步在四个选项中作比较分析。4因为此类试题的难度要大于上述的第 12-14 题,所以赋分也要相对多些。具体要求:一是这 3 个试题的长度和文字表述都要“旗鼓相当” ,不少于上述第 12-14题的文字长度;二是“理解”的深、广度也要大致相当;三是不能对分析、概括能力作过高要求;四是题干仍然不使用材料,不考查考生阅读材料的能力。3.第 18-20 题。共 3 题 12 分,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情景材料、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阅读情景材料、理解历史问题,是历史学的基本要求。作为为高校选拔人材而编拟的历史试题,不仅是作为历史专业人材的需要,即是作为即将读大学的文科大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情景材料、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高考的历史试题,对考生进行这一考查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