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开发区的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439547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开发区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开发区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开发区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开发区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开发区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开发区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开发区的发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开发区的发展2007-08-23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意义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回顾(1)我国拟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是公平与效率,体现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就是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的思想。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均衡的演变。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到 70 年代末,我国采取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在建国后的 25 年中,国家先后在大西南、大西北地区投入 2000 多亿元,形成固定资产 1400 多亿,建成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 2500 多个,内地与沿海的工业差距大大缩小,基本实现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的目标。70 年代末,理论

2、界、中央决策层对均衡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反思,认为在经济非常落后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应尊重其自身规律,将效率放在首位。基于这一认识,从 80 年代初期开始实施以对外开放为特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发展战略(梯度发展战略)。战略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在整个 80 年代,我国国民经济以超过 12%的速率增长,90 年代也未低于 8%,而这主要得益于东部地区更高的增长水平。由于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被削弱,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迅速扩大,于是中央又于 1999 年提出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上是一种均衡战略目的是平抑、弥合东西部之间过大的差距,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

3、、协调发展。这一战略是对以往均衡发展战略的否定之否定。2003 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再一次作出重大部署,决定在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这一战略是新的均衡战略思想从西部地区向中部地带的延伸。(2)改革开放后的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沿海经济发展战略。1980 年五届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1984 年 5 月,在总结经济特区经验基础上,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从东北沿海一直到广东南海的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在这些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 年初,又

4、确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漳州,泉洲三角地区,以及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 年,决定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同时,国家加大了对东部的资金投入。至此,以加快沿海地区开放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基本形成。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东部沿海地区迅速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生产力最发达、科技实力最雄厚的地区。近几年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呈加快发展之势,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西部大开发战略。江泽民同志于 1999 年 6 月 17 日发表重要讲话,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江泽民同志指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

5、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关系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把逐步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年多来,新开工建设36 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 6000 多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全国各地平均增长速度的差距由 1999 年的 15 个百分点,缩小为 2002 年的 0.6 个百分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3 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央对我

6、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出重大部署,在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2003 年 9 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都专门研究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批准了首批振兴东北的 100 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 610 亿元,这标志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项目选择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等东北三省的优势领域。2、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时代背景(1)中部地区的范围从全国区域经济格局和发展战略来看,中部

7、崛起意义重大。谈到中部,有多种说法。其一,指中部地带。国家“七五”计划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其中,中部地带是指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 9 个省、自治区,湖北属中部地带。其二,指中部五省。国家“九五”计划将全国划分为 7 大经济区域,即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北地区。其中,中部五省地区是指湖北、河南、安徽、湖南和江西。其三,指中部六省。这是从国家区域政策的角度来讲的。由于中部地带中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属东北地区,享受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因此,剩下的尚未包含在任一区域政策的

8、省份就只有湖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以及山西。其四,指华中地区。按照经济地理学的一般分法,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河南和湖南三省。其五,指长江中游地区。指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这种分法借鉴了自然地理学的概念。我们认为,中部崛起战略中的“中部”应是指中部六省。因为谈论中部崛起主要是从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的相互关系角度来谈的,因此,定位在这一含义上较为合适。(2)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温家宝总理在

9、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总理这次在报告中关于对中部崛起的阐述,既讲到了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又明确了发展方向及支持扶持的政策。对中部来说,这是一次最科学、最全面、最符合中部实际的科学决策之举,也是加速中部

10、经济发展的又一轮历史机遇。(3)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学者开始探讨西部开发问题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就发表文章,提出了东部起飞、西部开发要防止中部塌陷的预警,然而,这一预警还是变成了现实。20 多年来,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从 1980 到 2003 的 20 多年中,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加到了 58.86,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激增了 7.36 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是下降的。1980 年中部地区人均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 88,1990 年下降到 83,到了 2003 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

11、75,且迄今还没有看到这一下降趋势逆转的迹象和可能。东西夹击是 21 世纪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中部经济发展所处背景的特点是:搞市场经济的环境不如东部,国家资源按计划分配则落后于西部,中部经济面临“塌陷”的命运。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核心区均集中在东部地区,世纪年代以来东部与中部的差额比扩大了倍;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的资源优势将快速实现转化,中部可能沦为投资增长的“锅底”。地区差距过大,不但会造成中部地区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非政策要求的逆向性流动,包括资源、资金和人才等,会给中部地区造成损害,延缓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会挫伤中部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2、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3、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意义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考察,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挺直了,才能立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因此,提出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1)中部崛起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中部是中国重要的种植养殖业基地、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输出基地、重要的水电工业基地、重要的汽车、钢铁基地。加快中部区域发展,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有利于有效发挥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增强国家内在竞争力。 (2)中部崛起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002 年,中部农业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 20%,但农业劳动力却占全

13、国 29.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475 元。中部人口密度大、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大,是“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将中部地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较为现实和可行的。(3)中部崛起是发挥优势、激活存量,建设现代制造业中心的需要。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第四次转移的着陆点,而中部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和经济几何中心,应该是主要着陆点之一。中部地区的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食品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制造在全国处于重要的地位。武汉、郑州、长沙-株洲-湘潭、合肥、南昌-九江等增长极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4)中

14、部崛起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实现区域经济有序发展的需要。中部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北抵北京,南近香港,东邻上海,西靠重庆,处于十字形构架的核心地带。中部整体上形成了以“三纵三横”干线为骨架的交通网,是全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枢纽。“三纵”由北京广州铁路、北京九龙铁路、北京珠海高速公路构成,是中部南北向联系的重要运输通道;“三横”由连云港兰州铁路、沪蓉高速、长江等路航构成,是中部地区东西向联系的重要运输通道。这些交通干线运输能力巨大,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沟通南北、联系东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武汉开发区发展现状及目标再定位1、武汉开发区发展现状武汉开发区(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

15、始建于 1991 年 5 月,1993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开发区,2000 年 4 月国务院又批准在区内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开发区实际规划控制总面积 90.7 平方公里,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开发的土地总面积为 12.7 平方公里,其中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 2.7平方公里。13 年来,武汉开发区紧紧抓住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江和内陆推进的机遇,依托和发挥武汉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不断完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以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大力兴办外商投资企业,已基本形成一座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新区。主要表现在:(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创办十多年来,武汉开发

16、区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已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截至2003 年底,已累计批准设立企业 1637 家,投资总额达到 665.1 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 23.5 亿元,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22.6 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89.3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50.6 亿元,完成出口创汇 3.2 亿美元。到2003 年,开发区的各项指标已在全市占据重要地位(见下表 1),如实际利用外资达 4.7 亿美元,已超过全市的 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 291 亿元,已超过全市的 1/5。表 1:武汉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情况指 标 全市(亿元)开发区(亿元)开发区占全市比重全口径工业总产值 1995 303 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 1335 291 21.8值本地区生产总值 1662.4 106 6.4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27.8 80.12 18.7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 645.1 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