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川陕苏区时期党的执政经验及启示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50KB
约3页
文档ID:32436013
川陕苏区时期党的执政经验及启示_第1页
1/3

川陕苏区时期党的执政经验及启示经济方面一是针对川东北地区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在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基本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求二是废除了大小军阀统治时期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三是开展了必须的经济建设,如发展农业生产、开发苏区特产,发展手工业,发展合作社运动,发展对外贸易,发展交通水利事业等等,“以增强群众的利益,保证苏维埃和红军的胜利”[6] 教育方面针对川东北地区文化教育落后,工农群众文盲众多的状况,红军入川后,积极宣传并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有关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并成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负责全苏区文教工作川陕苏区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如在全区各地开办列宁小学、工农小学、苏维埃小学、红军子弟校等)和推行以扫除文盲和半文盲为目标的识字运动(如开办各类职工学校、夜校、识字班)等,满足了人民受教育的愿望,摘掉了贫苦农民头上文盲与半文盲的帽子 医药卫生方面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川陕省委宣传部和苏维埃政府编辑出版了《一般的卫生常识》、《卫生常识》等普及读物,向群众介绍增强体质健康的方法及各种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此外,川陕苏区还创办了 70 个红军医院和医务所,30 个地方医院,160 多个工农药店或药铺,组成了完整的川陕苏区的医疗机构网络,为保存革命力量和改善苏区人民的卫生状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7] 社会改造方面一是针对四川军阀统治时期,川东北农民普种鸦片,普遍吸食鸦片的恶习,川陕苏维埃政府在苏区开展了广泛的戒烟运动,基本革除了社会陋习,节约了社会财富,增进了人民健康二是针对川东北妇女地位低下的现实,红军广泛宣传中共关于妇女解放的主张,川陕省委发布了妇女斗争纲领,苏维埃政府设立了妇女工作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妇女解放运动,使川陕苏区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显著提高,许多妇女走出家庭,活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二、几点启示 从川陕苏区时期党的局部执政到全国范围执政,执政的环境、执政的要求和执政的目标变了,但执政的宗旨、理念并没有改变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考验和挑战是严峻的: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二是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的要求;三是党的自身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来抓,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川陕苏区党的局部执政经验对加强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成功执政的根本保证 川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山川纵横,险峰交错,路窄林深,红军又长时期处于各路军阀的重重包围之中,党与红军何以能够在这种艰险的环境下生存、发展、战斗与人民群众建立的血肉关系是其真谛所在。

苏区的党和红军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与川东北人民群众建立和保持了血肉关系,是成功的根本经验之一川陕苏区的党和红军依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在其存在的两年零四个月时间里,先后粉碎了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与“六路围剿” ,发动了仪 (陇)南(部) 、营(山) 渠(县 )、宣(汉)达( 县)三次进攻性战役,共歼敌 10 余万人;部队由入川时的 14400 余人发展为 8 万余人;同时还创建了以通江为首府,幅员 4.2 万多平方公里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川陕苏区的党和红军与当地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和支持党和红军, 而党和红军则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赢得了苏区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 促进了苏区的巩固和发展 今天,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疾苦,关心困难群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作为执政党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把办好普通老百姓的事作为己任,真正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也是对川陕苏区时期革命、执政经验的总结,是对革命传统、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展在新时期怎样密切联系群众,如何体现为人民服务,如何做到为民执政,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课题,应当作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任务,认真研究和解决 (二)民主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执政机制是党成功执政的重要保证 党在川陕苏区时期局部执政中实施的以民主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制度,既是一种体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机制,其作用在当时就表现得十分显著,人民当家作主成了社会的主人,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及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有力地巩固了新生的红色革命政权但这套机制存在的党政不分、强调党的集中领导等缺陷也正是导致后来出现肃反扩大化等错误的体制原因这说明川陕苏区的这一套执政机制还不尽合理和科学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合理、科学,极大地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也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实现程度今天,我们的党政关系、干部制度、上下级负责问题,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不利于执政能力建设的弊病党政关系不顺,会使党政班子之间产生矛盾和磨擦,造成内耗不断,效能低下;以人治为基础的干部选拔制度会使群众对党组织不信任,进而影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工作机制,必然助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不正之风,甚至引发损害利益的腐败行为。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科学的体制和机制,以提高党的执政的效率,降低党执政的成本,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法制化、规范化的执政模式也是党成功执政的重要因素 党在川陕苏区时期的执政中,非常重视推进苏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和规范化,颁布了诸多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苏区政府的执政能沿着法律的轨道进行运转,避免了执政的无序化和地方化这是川陕苏区执政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在我们今天来看,川陕苏区的法律法规还不那么健全,执法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但是,它毕竟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今天,虽然我们的法律制度日趋完善,我们党的执政也日趋法制化和规范化,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等形势和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220. [2]国民公报[N].1933-08-12,220—221,转引自唐敦教:川陕苏区的政治民主初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 年(1)20. [3]崔洪礼:川陕苏维埃政权选举工作初探[J].川陕苏区历史研究 1990(1):13. [4]康利超:川陕苏区时期党的执政实践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1):24.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63. [6]中共达县地委党史办编写组:川陕革命根椐地斗争史[M].华夏出版社,1989,281. [7]毕瑛涛:红军对川陕苏区开发的历史启示[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7-8. 责任编辑 张荣辉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