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2420193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基础知识及能力训练(30 分 )一、(14 分) 1、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相应练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一个清明节来到了,我们用灵巧的双手编织了一只花蓝,用来寄托我们的哀思,腼怀先烈的丰功伟绩。Y 日,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了纪念碑,花儿停止了争妍,鸟儿不再欢唱,一切是如此的肃穆,如此的庄严在此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净化:我们又一次 bn g 弃了杂念,立志心无旁鹜地沿着先烈的道路走下去。、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符合上下文的汉字。(2 分)Y 日 bing 弃、这段话中共有 3 个错别字,请找出 2 个并加以订正。(2 分)错别字 订正 错别字 订正 2

2、、以下一组词都表示“思考”的意思,填入下面语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摄影师非常喜欢这些新款的汽车,他们 着光和影,不断地摆弄镜头,从多角度摄成满意的照片。A、 推敲 B、 揣摩 C、 斟酌 D、 思考3、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2 分)啄木鸟要想吃到虫子,就应该飞到树上去,而它却飞到刚刚架好的电线杆上,其结果是永远吃不到虫子,这真是 A、粗心大意 见异思迁 B、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C、碌碌无为 痴心妄想 D、并行不悖 徒劳心力4、下面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在政协会议上,许多专家呼吁:切不可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B、当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

3、沙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C、据报道,在芬兰,有 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享受阅读的兴趣而阅读。D、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5、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白杨礼赞采用象征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赞美抗日军民的精神,B、 海燕中“在苍茫的大海上 ”“苍茫”一词暗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C、 马说一文中“千里马 ”指“人才”而“伯乐”则指统治者。D、屠格涅夫的鸽子一文折射出作者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6、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 )(2 分)A、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活板译:用手一掸,那些字模自然就落下,一点也不会被沾染污损。B、中轩敞

4、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译:桃核中间高起的部分刻成船舱,用箬竹叶做成船篷盖在上面。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译:如果想和普通的马等同都不可能,就不要求它日行千里了。D、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山市译:楼高五层,窗户和门都打开着。二、填空表述题(16 分)7、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10 分) 、 ,怅望青田云水遥.、用志不分 (庄子达生 )、四面边声连角起。 , .(范仲淹渔家傲)、 , 如履薄冰。(诗经 雅)、 核舟记一文的主旨句是 .、 海燕中极富号召性的一句是 .、毛泽东认为大家如果认真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会变成一个 , , , 的人.、核舟的右窗上刻着

5、“山高月小,水露石出” 。左窗上刻着 , 左窗上的字句是 里的句子。、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 , 两句诗采用比喻手法集中展现李白不被重用的心中烦恼。8、仿照下面的例句,以“家园”开头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修辞相同。(2 分)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 , .9、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一个傻小于得了。 ”(2 分)李雪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10、在横线上填上文明用语。(2 分)( 限 2 个词)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常常需要使用文明用语,如请人原谅说

6、“包涵” ,求人帮忙说“ ”,无暇陪同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得到帮助说:“ ”.阅读理解(40 分)(一)(15 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相应的习题:(甲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文)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乙文注释】:芝兰:一种香草。、鲍鱼:咸鱼。、肆:店铺。、丹:丹砂,矿物名,红

7、色。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惟吾德馨: 、无案牍之劳形: 、即与之化矣: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2、甲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 翻译该句 13、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14、甲文表明作者 的情怀,乙文可演化出一个成语 ,说明 对人成长的重要一向.(3 分)15下面各句中的“之”与 “如入芝兰之室”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无丝竹之乱耳 B、何陋之有?C、不用则以纸帖之 D、能以径寸之木E、左臂挂念珠倚之 F、策之不以其道 16、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一定有不少感触,能把你感触最深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吗?(二)我的四季(15 分)生命如四季。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

8、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

9、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

10、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味。厄

11、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 ,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

12、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寞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干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但我还是有好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演绎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13、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阅读材料选自语文读本 )17、给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 、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 18、结合语境解释第七小节里“在无情的冰雹下”一句话“冰雹”一词 (2 分)19、作者张洁貌似写的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读完全文思索一番,不难发现她实际是写人的 。(2 分)20、组织文中的话回答:在春天里“我”的犁耕遇到了 , ,的困难,对此“我” 地面对。(3 分)21、请你谈谈人该怎样去做才能在生命的黄昏里,不会拥有哀叹和寂寞(3 分)22、富有而善良

14、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小,我为什么却疯人一样地大笑?(3 分)(三)(10 分)家乡最常见的树,也就是槐树了。槐树虽然没有杨树的清秀挺拔,没有柳树的飘逸多姿,但是庄户人家却对它们情有独钟。或这是因为它们那些略显沧桑的枝丫在人们眼里有一种凝重、朴实的感觉吧。于是,庄户人都愿意用它们来记录那些平淡而真实的日子。每年的阳春三月,在那些坚韧的枝头上,便隐约露出了星星嫩绿。它们没有丝毫的招摇和迟疑,就像国画大师们大手笔的泼墨画,陡然之间就绿满了枝头;又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成串的银铃便缀满枝头了。 再看呵,小村的房前屋后,远处的山坡和沟坎上,一株株、一片片绿叶葱茏的槐树,就像披上了一身洁白的雪花。在明媚的阳

15、光下,它们 。和煦的风,携着浓郁而宜人的花香,在绿色无垠的麦田上尽情地弥散着。伫立槐树下,侧耳聆听,那一串串银铃随风碰撞。跳跃的音符,优美而舒缓,可不就是春姑娘在耳畔清唱吗?一群群快乐的蜜蜂,怀揣着放蜂老人的请柬,争先恐后地从蜂箱里涌出来,歌唱着卦向那一片片雪白的花簇。与槐花相约,总会有甜蜜的收获。在火红的晚霞里,它们竞相捧回一滴滴甘露,陶醉了放蜂老人那淳朴的笑脸。采槐花的孩子们,挎着小竹篓,手持长竿,像一条条顽皮的小鲤鱼,畅然地游弋在小巷里。一阵阵稚嫩的笑声,荡漾在小村的上空,犹如从花簇间飞出的鸟鸣一样婉转、动听。在那个贫瘠的年月里,我欢乐的童年似乎总是与槐花有缘。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拽着

16、母亲的衣襟,一起到街旁或田野里采摘槐花时的情景。那些如雪花、似粉蝶一般的花瓣,纷纷飘进了我的记忆。 傍晚炊烟袅袅。那一束束玉琢似的花儿,被母亲和着包米面做成芳香四溢的槐花团。轻轻地咬一口,便会香到心坎里;再细细品味那甜美的滋味,俨然会使人感觉到,春天已随着那一缕缕槐香,被永远地储留在心里, 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爱着槐花。这不仅仅因为它们能够勾起我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更主要的还是它们那永远值得人们钦佩、甘把芳香洒尽而默默无闻的品格。(阅读材料选自语文周刊 )23、作者以 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赞美它 的精神(2 分)24、 “点缀着小村,矗立在生机盎然的田野之上,宛如清雕玉琢的盆景;又似绵绵起伏的雪山” ,是从文中第四小节最后抽出来的,请结合对选文的理解为它组成合理的语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它们 25、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简述,作者为什么至今记得槐树花(2 分)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