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案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2415885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同市新荣中学高二语文学案配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 -课题: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编号:第( ) 时间:月 日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评价鲁迅。2、思考怎样看待像鲁迅作品这样的“经典”的问题。3、了解这篇回忆录的艺术特色。知识链接:一、鲁迅介绍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 年赴日本留学,弃医从文。1909 年回国。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 年 12 月,他发表著名中篇小说阿正传 。1927年 10 月起定居上海。1930 年,他发起组织中国自

2、由运动大同盟,同年 3 月,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1932 年,他与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 年10 月 19 日病逝。 鲁迅是 20 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 20 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16 本

3、,还有书信、日记和学术著作等。祥林嫂人性的残忍, “咀嚼人的灵魂”药启蒙的结果是被启蒙的对象活活吃掉阿 Q 正传 “精神胜利法 ”“民族的劣根” ,呼唤生命的强者狂人日记吃人的文化,打破“瞒”和“骗”在酒楼上平庸对人的吞噬,绝望的反抗肥皂对意淫的伪君子的幽默讽刺社戏对纯正善良的人性的呼唤纪念刘和珍君对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对革命的反思论“他妈的” 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卑劣心理论照相之类封建性压抑下的性变态二、作者介绍:萧红(19111942),现代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1911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 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

4、932 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 年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 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 、 马伯乐 、 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 。被誉为“30 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

5、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1936 年 7 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1937 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1940 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于 1942 出版。1941 年 12 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 年病逝于香港。三、关于回忆录回忆录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所熟悉的历史事件,也有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回忆录主要就是对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拿带着

6、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 四、对鲁迅情况的问卷调查以前大家都学过鲁迅的哪些作品?你对鲁迅有什么样的印象?在你印象中鲁迅仅仅是一个文学家吗?你是否真的理解和喜欢鲁迅?除了老师对鲁迅的介绍,你对他还了解多少呢?1、谈对鲁迅的印象大同市新荣中学高二语文学案配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2、根据问卷结果得出对鲁迅的印象3、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回忆录,要求与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做比较课题: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编号:第( ) 时间:月 日五、熟悉课文内容,概括各节内容:事件 性格 手法1 鲁迅的“笑” 明朗、爽快、不掩饰真情 略写、细节描写2 鲁迅的步伐 轻

7、捷 略写、动作、细节3 品评衣着 善解人意、知识丰富 正侧面结合、详写4 夜谈和待人吃饭 友善、慷慨大方、尊重妻子 详写、细节描写5 招呼来客 爱开玩笑 略写、语言及细节6 久雨偶晴的造访 和蔼可亲 略写、语言及细节7 和海婴嬉戏 善解人意、童心依在 语言描写、对比8 冯雪峰来访 好客、真心待友 场面描写、语言描写9 对青年来信的态度 关心、宽容青年 语言和对比描写10、11 指导青年看电影 善用革命和科学精神指导青年 语言(直引和间引) 12 不游公园却勤出门 热爱、指导青年 对比、语言及细节描写 13 不请男佣却热待客 节俭、好客 对比、细节描写14 不吝校样纸及坐车 礼让别人、宁亏自己

8、语言、动作、对比描写15、16 喝茶和抽烟 礼让别人、宁亏自己(节俭 对比、细节描写17、18 昼陪客人夜加班 惜时、勤奋 环境烘托、细节描写19 对“时髦”的厌恶 朴素、不张扬、爱憎分明 环境、衣着、眼神描写20 对鬼神的不相信 富有科学精神 动作、心理、细节描写21 品尝海婴的鱼丸 不轻易否定、有家庭民主思想 动作 语言、对比 22 包书也要亲自动手 对工作一丝不苟 对比、细节23 简陋的居住环境 俭朴、勤劳、待人真诚 环境、细节24 书房就是卧室 勤俭节约、爱书如命、惜时 环境、细节25、26 整个三层楼的寂静 喜静、勤奋工作 对比烘托27 鲁迅先生病了 坦然面对疾病 对比、神情、语言2

9、8 病中鲁迅的休息态度 惜时、忘我工作 心理、细节29 病中鲁迅的待客之道 好客、平易近人、忘我工作 语言、神情30 先生体质大不如前 一讲话就精神 神情、对比31 妻子许先生的担当 工作如山、不得休息 间接描写32 病中先生的饮食 别人重视、自己不以为然 环境、语言、间接33 病情不断恶化 仍不忘工作(问刊物)、坚强 神情、细节、间接34 病中的困顿 俭省、坚定 神情、间接、环境、细节 35 海婴的药瓶“玩具” 爱孩子、坚强 间接、语言、细节36 病稍好转就会客 坚强、关心别人、乐观、平和 语言、细节描写37 时刻伴随的小画 推崇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细节、语言38、39 最后的时刻 勤奋不息

10、 细节、避讳大同市新荣中学高二语文学案配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3 -课题: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编号:第( ) 时间:月 日探讨与归纳: 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人之子的鲁迅 人之夫的鲁迅 人之友的鲁迅 人之主的鲁迅 生活之主的鲁迅 精读课文内容并思考:注意这篇回忆录中所写的鲜活的鲁迅,并与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做比较。 这篇回忆录中哪些精彩的描写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这篇回忆录是怎样捕捉和描写鲁迅的生活细节,表现鲁迅什么样的个性?阅读课文后,除了作家的印象,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具体事例加以体会。1、学生讨论发言 2、概括: 大同

11、市新荣中学高二语文学案配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 -课题: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编号:第( ) 时间:月 日一、品味文章的语言:1、品味下列描述性语言:(1)第 2 节:刚抓起一扣同时伸出不顾一切(2)第 4 节第 4 段: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3)还有 4 节倒 3 段:笑声冲下楼梯来:(4)第 12 节倒 2 段:鲁迅先生上楼去拿香烟 ,抱着印花包袱,而那把伞也没有忘记,顺手也带到楼上去。(5)第 19 节倒 3 行:鲁迅先生一看她,就用眼瞪着她,很生气地看了她半天。归纳:2、品味下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 (1)第 3 节中间“你不穿我才

12、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2)第 4 节倒 2 行“我再吃几个吗?”(3)第 21 节倒 2 段“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查看就抹煞是不对的。 ”(4)和 36 节“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儿。 ”(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归纳:3、品味教材“思考与探究”第 2 题中的语言 (1) (第 3 节中)对先生充满无限的崇敬之情。(2) (第 9 节中)对先生充满爱怜、心疼的情感。(3) (第 14 节)对先生充满喜爱之情。(4) (第 18 节)对先生忘我工作既崇敬、又担忧的心情。(5) (第 39 节)对鲁迅先生的去世充满无限的惋惜归纳:二、思考、讨论、探究、合作

13、下列问题,理解本文在结构上的艺术特色。 1、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总共 38 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2、本文的“传主”是鲁迅先生,却用很多笔墨写了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先生,这是为什么?三、作为一篇回忆录,这篇课文在语言和结构等方面有什么艺术特色?大同市新荣中学高二语文学案配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5 -四、以本文事例为论据,可提炼出哪些论题或论点?课题: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编号:第( ) 时间:月 日写作(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 (冷、热、第三只)眼看鲁迅 (人格评价、作品评价、地位评价、其作品应不应当撤离中学语文课本等。 ) 2. 鲁迅印象 大同市

14、新荣中学高二语文学案配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6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案熟悉课文内容,概括各节内容:1、对穿衣裳的看法(P2729)2、包饺子(P29)3、先生的来客(P3031)4、看信(P31)5、最佩服的人(P31)6、外出的装束(P3132)7、简单的饮食(P32)8、生活的朴素与俭约(P33)9、午后陪客与夜写文章(P34)10、眼瞪摩登女(P3435)11、月夜踢“鬼” (P35)12、品尝鱼丸(P3536)13、旧纸包书(P36)14、喝茶夜谈(P3637)15、简朴的卧室(P37)16、写字桌的景观(P3738)17、厨房客厅 花园 三楼(P3839)18、患病气喘(P39)19、带病校译(P3940)20、饭后养神(P40)21、许先生的重负(P41)22、许先生的精心护理(P4142)23、病症的确诊(P42)24、治标退热(P43)25、许先生的俭朴生活(P4345)26、海婴的问好(P45)27、病中的谈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