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港区--水文气象和地质等工程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399675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秀英港区--水文气象和地质等工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口秀英港区--水文气象和地质等工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海口秀英港区--水文气象和地质等工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海口秀英港区--水文气象和地质等工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海口秀英港区--水文气象和地质等工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口秀英港区--水文气象和地质等工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秀英港区--水文气象和地质等工程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 海口秀英港区 -水文、气象与地质资料2.2 气象2.2.1 风况海口市的强风向为 ENE,SE 和 N,最大风速超过 40m/秒,全年以 NE风频率最高(15%) ,ENE(11%)和 SSE(10%)次之,E 向(8%) 。对港区有影响的台风 128次(1951 年1980 年) ,平均每年4.3次,最多可达 8次。一般 610 月为台风季节,810 月为台风活动最盛时期。全年大于 8级风天数平均每年 13.3天。2.2.2 降水最大年降水量:2282.3mm;最小年降水量 874.4mm;最大日降水量 283.3mm;降水天数年平均 150.3天;最大连续降水天数 16天;日降

2、水量50mm 的暴雨天数为 36 天。2.2.3 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8.9;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2.8;历年平均气温 23.8;气温35的年平均日数为 24.2天; 最热月(7 月份)月平均气温 28.4;最冷月(11 月份)月平均气温 17.2。2.2.4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5%,每月平均相对湿度均为 80%以上。2.2.5 雾况年平均雾日 32.6天,最多 58天,最少 17天,能见度小于 1公里的大雾年平均为 8.1天。2.3 水文2.3.1 潮位1 潮汐性质海口港的潮汐系数 F=3.92,属于不规则日潮混合潮,一个月内日潮天数为 1518 天,其它时间为正规半日潮,且潮汐不等

3、现象显著。2 潮位特征值根据统计资料,潮位特征值如下(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平均海平面 1.51m平均高潮 2.04m平均低潮 0.94m最高潮 4.25m最低潮 -0.25m平均潮差 1.10m 最大潮差 3.60m3 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2.41m(高潮累积频率 10%的潮位)设计低水位 0.41m(低潮累积频率 90%的潮位)极端高水位 4.31m(50 年一遇)极端低水位 -0.25m(50 年一遇)4 潮流海口湾的海流流场包括周期性的潮流,东北(或东南)季风形成的风海流,南渡江注入海峡后向西扩散的淡水径流;局部地形影响生成的坡度流以及波浪流等,实际观测的海流是以潮流为主的综合流。

4、海口湾湾口流速较大,约 1.1m/s,湾顶附近流速较小,仅为0.110.25m/s,湾西部流速约为 0.51.0m/s。流向为东北到西南。2.3.2 波浪本地波浪以风浪为主,白沙门测波站 1984年一年的实测资料统计,本地常、强浪向为 NNE,频率为 39.16%,其中次向为 N和 NE,频率分别为 12.1%和 12.55%。根据分析,本码头 NNE向波浪设计要素见下表。设计波浪要素表(NNE 向) 表 2-3-1波要素重现期H1%(m)H4%(m)H5%(m)H13%(m)H(m)T(s)L(m)50年一遇 3.1 2.8 2.7 2.4 1.7 7.0 4325年一遇 2.9 2.6 2

5、.5 2.2 1.55 6.0 4210年一遇 2.7 2.4 2.3 2.0 1.39 6.5 40NNWNW 向设计波要素如下:设计波浪要素表(NNWNW 向) 表 2-3-2波要素重现期H1%(m)H4%(m)H5%(m)H13%(m)H 平均(m)T 平均(s)L(m)50年一遇 3.65 3.20 3.12 2.71 1.84 7.8 59.27 极端高水位50年一遇 3.19 2.84 2.77 2.44 1.71 7.8 51.60 设计高水位25年一遇 3.38 2.95 2.87 2.48 1.67 7.4 55.71 极端高水位25年一遇 2.97 2.63 2.56 2.

6、24 1.55 7.4 48.64 设计高水位10年一遇 2.65 2.29 2.23 1.90 1.25 6.40 46.68 极端高水位10年一遇 2.43 2.12 2.07 1.79 1.20 6.40 41.14 设计高水位2年一遇 1.54 1.31 1.27 1.06 0.68 4.20 25.71 极端高水位2年一遇 1.41 1.21 1.17 0.99 0.64 4.20 23.85 设计高水位设计波浪要素表(NNWNW 向) 表 2-3-2波要素重现期H1%(m)H4%(m)H5%(m)H13%(m)H 平均(m)T 平均(s)L(m)50年一遇 3.65 3.20 3.

7、12 2.71 1.84 7.8 74.1 极端高水位50年一遇 3.19 2.84 2.77 2.44 1.71 7.8 69.7 设计高水位25年一遇 3.38 2.95 2.87 2.48 1.67 7.4 69.1 极端高水位25年一遇 2.97 2.63 2.56 2.24 1.55 7.4 65.2 设计高水位10年一遇 2.65 2.29 2.23 1.90 1.25 6.40 56.3 极端高水位10年一遇 2.43 2.12 2.07 1.79 1.20 6.40 53.7 设计高水位2年一遇 1.54 1.31 1.27 1.06 0.68 4.20 27.4 极端高水位2

8、年一遇 1.41 1.21 1.17 0.99 0.64 4.20 27.1 设计高水位2.4地质资料本勘察区位于海口市秀英港北面,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我国海南北部台地平原亚洲。地貌以玄武岩、花岗岩及滨海疏松沉积物等组成的台地和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在湛江组和北海组地层沉积期间,都有断续的火山岩流喷出。各地层的主要特征分述如下:1 第四系全新统近期海相沉积层(Q 4-3m )1-1 流泥:灰黑色-浅灰色,流态,饱和,含水量在 85%以上,含有机质及腐植质,局部混少量粉细砂,具臭味,含极少量贝壳屑。呈不均匀层状结构,主要见于码头区及码头后方部分区域,最薄层处为 1.65m,见 ZK16号孔,最厚处

9、为 5.75m,见 ZK4号孔,平均厚度为 2.64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1.78m,见于 ZK16号孔,最低处为-8.76m,见于 ZK9号孔,层面平均标高为-5.20m;层底标高最高处为-3.43m,见于 ZK16号孔,最低处为-11.31m,见于 ZK13号孔,层底平均标高为-7.83m。1-2 淤泥:灰黑色-浅灰色,流塑状态,饱和,含水量在 55%-85%之间,含有机质及腐植质,局部混少量中细砂,具臭味,含极少量贝壳屑。呈不均匀层状结构,主要见于码头后方接陆区域,最薄层处为 1.05m,见 ZK22号孔,最厚处为 3.05m,见 ZK23号孔,平均厚度为 2.10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

10、0.71m,见于 ZK22号孔,最低处为-1.90m,见于 ZK21号孔,层面平均标高为-1.27m;层底标高最高处为-1.76m,见于 ZK22号孔,最低处为-4.00m,见于 ZK21号孔,层底平均标高为-3.37m。1-3 淤泥质粘土:灰色,软塑状态,饱和,含有机质及腐植质,具臭味,含极少量贝壳屑。局部混多量粉细砂呈淤泥质粉土,呈不连续透镜体出现,主要见于码头区及码头后方部分区域,最薄层处为 1.60m,见 ZK5号孔,最厚处为 5.10m,见 ZK18号孔,平均厚度为 2.29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1.49m,见于 ZK18号孔,最低处为-6.29m,见于 ZK11号孔,层面平均标高为

11、-3.19 m。2 第四系晚更新统早期冲积层(Q 4-2al 北海组)主要为砂类土夹粘性土,共分为三层2-1 中砂:灰黄色,松散、稍密至中密状态,饱和,局部含铁质胶结薄层,厚度不均匀,最薄层处为 3.35m,见 ZK4号孔,最厚处为 11.50m,见 ZK15号孔,平均厚度为 5.82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5.51m,见于 ZK22号孔,最低处为-17.64m,见于 ZK7号孔,平均标高为-10.44m。2-2 粘土:灰黄色,可塑状态,饱和。该层主要在码头区及码头后方部分区域出现,为砂层透镜体夹层。最薄层处为 0.60m,见ZK2号孔,最厚处为 5.00m,见 ZK5号孔,平均厚度为 1.71

12、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1.76m,见于 ZK22号孔,最低处为-20.63m,见于ZK16号孔,平均标高为-10.16m。2-3 粗砂:灰黄色,中密至密实状态,饱和。局部为砾砂。含铁质胶结薄层,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区,厚度不均匀,最薄层处为2.55m,见 ZK2号孔,最厚处为 16.85m,见 ZK20号孔,平均厚度为5.71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3.30m,见于 ZK24号孔,最低处为-23.08m,见于 ZK16号孔,平均标高为-11.84m。3 第四系更新统早期海陆相沉积层(Q 3-3mc )为粘性土夹砂层3-1 粘土:灰色,可塑,湿,层状结构,该层除ZK7、ZK8、ZK12 孔缺失外分布

13、于整个勘察区,层厚不均匀,最薄处为 1.25m,见于 ZK25孔,最厚处 14.35m,见于 ZK9孔,平均厚度为5.02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18.91m,见 ZK22孔,最低处为-24.96m,见于 ZK13孔,平均标高为-21.99m。3-2 粉细砂:灰色,稍密至密实状态,湿,仅见于 ZK3、ZK10 号孔,厚度分别为 9.70、2.20m。层面标高分别为-25.41、-27.44m。3-3 中砂:灰色,中密至密实状态,湿,局部含铁质胶结薄层,仅见于 ZK7、ZK8 、ZK12、ZK13 号孔,最薄层处为 2.70m,见 ZK8号孔,最厚处为 9.20m,见 ZK7号孔,平均厚度为 5.

14、07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24.32m,见于 ZK8 号孔,最低处为-27.86m,见于 ZK13号孔,平均标高为-25.67m。3-4 粗砂:灰色,中密至密实状态,湿,局部含铁质胶结薄层,呈不连续层状结构,最薄层处为 1.10m,见 ZK15号孔,最厚处为7.50m,见 ZK11号孔,平均厚度为 2.97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21.76m,见于 ZK22 号孔,最低处为-32.75m ,见于 ZK4号孔,平均标高为-26.27m。3-5 粉质粘土:灰色,可塑,湿,层状结构,该层除ZK4、ZK7、ZK9 孔缺失、ZK22- ZK25 孔未钻到外分布于整个勘察区,层厚不均匀,最薄处为 0.60m

15、,见于 ZK16孔,最厚处 11.45m,见于ZK21孔,平均厚度为 7.24m;层面标高最高处为-23.85m,见 ZK21孔,最低处为-37.14m,见于 ZK3孔,平均标高为-29.25m。2.5.4不良地质现象原岸坡为人工填石坡,附近已建有海口港两个万吨级通用泊位扩建工程,堤岸大部分已筑有石护岸及防浪石,较稳固。土(岩)层物理力学指标建议表 表 2-5-1层号 岩土名称 状态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Kpa)桩端土(岩)极限阻力标准值qR(Kpa)桩周土(岩)侧极限摩擦阻力标准值qf (Kpa)1-1 流 泥 流态 40 51-2 淤 泥 流塑 70 101-3 淤泥质粘土 软塑 80

16、 102-1 中 砂 稍密 200-250 452-2 粘 土 可塑 180 352-3 粗 砂 中密 250-350 2200 603-1 粘 土 硬塑 400-450 2500 653-2 粉 细 砂 稍密 200 503-3 中 砂 中密 250-350 2000 653-4 粗 砂 中密 200-250 2200 703-5 粉质粘土 硬塑 500 2500 752.6 地震烈度据查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 年)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建筑物考虑地震设防。6.4 水文地质条件6.4.1 设计水位及波浪要素设计高水位 2.41m设计低水位 0.41m极端高水位 4.31m极端低水位 -0.2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