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高三学生的学习需要 提升生物教具选择使用的有效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37832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高三学生的学习需要 提升生物教具选择使用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注重高三学生的学习需要 提升生物教具选择使用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注重高三学生的学习需要 提升生物教具选择使用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重高三学生的学习需要 提升生物教具选择使用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高三学生的学习需要 提升生物教具选择使用的有效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注重学生学习需要 增强高三生命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松江一中 宫喜华在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设计中由关注“怎样教” ,转变为更多地去思考“为什么这样教” ,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目前的情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揭示了学习者在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指出了学习者在学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将要解决的问题。差距就是学习需要,有差距就有教学的必要。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若能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则可以更好地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笔者在高三生命科学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了

2、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增强了教学实效,同时使师生都体会到了回归教材的乐趣。一、 学习需要的分析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这是一种差距分析,目的就是要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存在的问题,帮助形成要进行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的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的后续工作提供基础。通过高三生命科学教学,我们期望学习者达到怎样的状况呢?在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试行稿) 中明确指出:通过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3、能力等。最近几年的高考也注重了对上述只是与技能的考察。在上海卷考试手册中也多次提到:生物学科高考测试考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全过程能力。通过两年的学习,高三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生命科学知识和能力基础,但与期望的状态还有差距,需要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得到提高。二、 根据学习需要,选择教学策略,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试、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我们知道,

4、不同的学生需要决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所以,当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时,师生思维活动的契合度将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1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进入高三教学,师生有时会同时陷入一个怪圈中钻入题海,远离教材。其实,教材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因为一切题目都来自教材,最终也必将落实到教材。作为教师,不要只是在口头上提醒学生要多看书,而是要善于挖掘教材,抓住契机,引领学生回归教材。尤其在提高获取、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方面,经常以教材为抓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1 以图表为纲,落实知识点,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生命科学教材,插图

5、多、色彩鲜明、直观性更强,为“纲”的选择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素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挑选恰当的插图用于复习中,不仅起到信号灯的作用,落实了知识点,无形中还会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并懂得回归教材。下面以高2中生命科学 (拓展型课程) “血糖的平衡和调节”一节的教学为例来说明。教学设计前,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是知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初步知道激素调节血糖平衡的有关知识。预期达到的目标是理解血糖的平衡以及相关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因此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将已有的多个条块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充分的理解整个调节过程。在该节教材中有三幅插图,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三幅图把有关知识

6、联系起来。图 2-9 描述的是餐后血糖浓度变化的时间曲线,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围绕这幅图,可设计以下问题:AB 段血糖上升的原因是什么?该变化会引起何种激素分泌的增加?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代谢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哪种激素的调节? 在 CD 段,若不进食的话,血糖由 C 点上升是通过那些途径实现的?这个阶段的平衡的调节机制是什么?这样分段分析后,再让学生总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然后呈现图 2-10,给学生一个完整地总结。接着出示图 2-11,由学生总结 BC 段的调节机制。这样一来,三块分割的知识就会自然的融合为一个整体,整个教学中,学生从观察插图入手,逐步展开思考,学会通过分析插图将知识融会贯通,

7、信息的提取与整合能力,尤其是识图能力渐渐提升,同时也在课堂中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能力和方法等方面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又如,高一第二册第六章的章图(37 页) ,涵盖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可引导学生按图索骥,顺箭头指向回顾,就能将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和发生场所、模板与产物,RNA 的合成、种类、作用等知识形成一个小网络。接着,教师还可配合使用插图 6-13,6-14 ,6-15 等以及板图,融入碱基互补配对应用、同位素标记、密码子等知识,将学生的网络逐渐加大、加密。1.2 注重教材中栏目的合理使用,培养学生快速提取、处理信息

8、的能力高三的学生在阅读教材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不会看书,宁愿在题海中去获取知识,其实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其最大的学习需要是什么?是在阅读教材中将主要信息进行提取,抓住根本,然后通过题目适当地进行巩固。在教材的每一章节中都有许多栏目,如“关键问题” 、 “思考与讨论” 、 “广角镜” 、 “小课题” 、“本章提要”等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栏目。如以“本章提要” 、 “关键问题”为依托,思考回顾相关主要知识点,再逐层展开,形成较为详细的知识网络。在课堂上,可让学生快速阅读“广角镜” ,提取主要信息,既拓展了视角,又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这样,学生遇到

9、新背景的问题时就不会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了。 “小课题”的最大作用,使让学生知晓课题探究的一般思路,许多实验探究题所考察的东西,都可在书上找到答案。2恰当运用板图,提升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最得心应手的是板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实际,随时演画,讲解。如复习“生长素”时,整体内容可通过以下 10 个图体现出来。先呈现图 17,让学生判断生长方向及原因;再用图 8 和 9 分析向光性和向地性的原因,并加以比较,体现不同3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接着用图 10 说明顶端优势;最后让学生比较 1 和 2,4 和5 得出结论,并给 3、6 设置对照实验等等。这样,不仅将生长素的发

10、现史、植物向性运动及产生原因、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知识连贯起来,还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也复习了对照实验设计的单因子变量问题。3讲评题目时,加强分析,提高习题课的针对性3.1 分析学生错误答案的分布及产生原因教师在讲评试卷时,有时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可讲的,或者会经常按照自己所认为的重点去讲评,其实这样做不一定非常符合学生的需要。如果重视分析错误答案的分布及产生原因,则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学生会更加重视习题课。如有这样一个题目:EeFf(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Ef,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A )A.Ef eF

11、eF B.EF ef ef C.EF eF ef D.ef EF Ef分析卡显示,该题目共有 25 人出错,达到了一半,数目有点惊人。分析错误答案后发现,选 B 有 2 人,选 C22 人,选 D 的 1 人。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可能忽略了题干中的“形成该卵细胞” ,这句话,讲解的重点应放在分析题干上。3.2 帮助学生分析题干中的题眼如上题所述,对于有些同学来说,题目答错的原因不是因为知识点问题,而是审错了题目,没有抓到关键词或者漏看了条件。若审题正确的话,答案往往一目了然。所以,此时学生的需要是如何正确审题,教师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分析题干上,然后在分析考察的是教材中的哪个知识点,适当的时候教学

12、生嘉奖菜贩到相应的章节,进行巩固。如上题可与第二册教材的 82 页插图 7-14 及 87 页插图 7-19 的 B 图联系紧密。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有培养学生勤于联系教材的习惯。三、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时,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围绕最近发展区,进行学生需要分析,将更加有的放矢。如果在分析学习需要时,把期望达到的目标放得过高,与学生目前的情况差距过大的话,就会导致教学目标过高、过大,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致使师生双方都会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双方的信心和斗志都会下降。所以,教师应围绕“最近发展区”大做文章,针对学情,关注学生需要,循序渐进的提高期望,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参考资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郑晓蕙 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34教学策略周军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9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上海市教育出版社 200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