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的分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37684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的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的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及高考命题中,高中物理实验运动学实验图像,v-t 图象的应用既是重点,也是热点。V-t 图象的优点是不仅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出物体运动规律,还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若能在解题中充分发挥 V-t 图象的强大功能,往往可以提高解题速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根据长期高三一线教学的经验与体会,对高中物理中 vt图象的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展开,供大家参考。一用 tv图象解匀变速问题例 1A、B 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A 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 a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 2a做匀加速运动;而 B 则是前一

2、半时间以 2a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 1a做匀加速运动,若 21,则两车相比AA 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BB 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CA 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DB 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解析:A、B 两车分别以不同的加速度沿一直线做加速度运动,但具有相同的总位移。再跟据 V-t 图象中可用“面积”表示位移,作出 A、B 两车的 V-t 图象(如图 1 所示) ,从图中很容易得出 B 选项正确。答案:B例 2如图 2 所示,两个光滑的斜面高度相同,右边由两部分组成且 AB BC AD,两小球 a、 b 分别在 A 点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哪一小球先滑到斜面底端.解析:

3、两小球从等高处沿光滑的斜面下滑(由静止),由于两边斜面倾角不同,下滑的加速度不同(a ABaADaB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两球达到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因此画出其 v-t 图象如图 3 所示,其中折线为沿 ABC 斜面下滑的 a 球的速度图象,直线为沿 AD 斜面下滑的 b 球的速度图象. 要满足 a、 b 两图线下方的面积相等,必须使图中画有斜线部分的两块面积相等,那就一定有 tatb,即沿 ABC 下滑的小球先到达底端.答案:沿 ABC 下滑的 a 小球先到达底端.例 3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 AB 边重合如图 4 所示,已知盘与布间的动摩擦因

4、数为 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 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 AB 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 g 表示重力加速度)BtBvAAo图 1ABa图 4ABCADab图 2 图 3解析:令小圆盘在桌布、桌面上滑动的时间分别为 t1和 t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和a2。 g1(1)2(2)tav (3)作出小圆盘、桌布全过程的 tv图象(如图 5 所示) 。2121Ltt(4)(2vs(5)欲使小圆盘不从桌面上掉下,则 2Ls(6)由以上 6 式可得 ga121答案: 二用 tv图象解追击相遇问题例 4甲乙两物体相距

5、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2a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作初速度为 0v,加速度为 1的匀加速运动。则()A若 ,不可能相遇B若 2,可能相遇二次C若 1a,可能相遇二次D若 ,不可能相遇解析:当 21或 21a时,由于甲追上乙后,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小,乙不可能再追上甲,所以只能相遇一次;当 21a时,作出 tv图象(如图 6 所示) ,若 0t时刻(即甲乙速度相等时)甲追上乙,之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不可能再次相遇,即只能相遇一次;若 1t时刻相遇,此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超上前,而当乙速度大于甲之后将反过来追赶甲,根据“面积”相等可知必定能在 2t时刻发生第二次相遇。

6、故选项 B 正确。答案:B例 5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 10m/s 的速度匀速行使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击,经过 5.5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 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 25m/s 以内。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2)警车发动后要追上货车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解析:作两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 7 有:(1)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就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vtt1 t2o图 5甲乙vv0o t0t1 t2 t图 6v0 t10255.5 9.5 15.5图 71(5.9)10752Sm(2)结

7、合图象分析知,警车发动后要追上货车只能是先加速后匀速,两者位移相等,设警车运动的时间为 t,则警车加速时间为 4s,警车匀速时间为(t-10)s,货车运动时间为(t-5.5)s,即两几何图形的面积要相等,有:110(5.)(0)252sttt解得:t=12s答案:警车发动后要追上货车的最短时间为 12s三用 tv图象解动量与能量综合题例 6如图 8 质量为 m 的子弹以速度 v0水平击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厚度始终为 L,质量为 M。子弹穿过木块后木块获得的动能为 Ek,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E 损,若木块质量 M、子弹质量 m 或子弹初速度 v0发生变化,但子弹仍能穿过木块,那么(设木

8、块对子弹的阻力及木块厚度均不变) ( )AM 不变,m 变小,v 0不变,则木块获得的动能一定变大BM 变小,m 不变,v 0不变,则子弹损失的动能一定变小CM 不变,m 不变,v 0变小,则木块获得的动能一定不变D不论 v0、m、M 如何变化,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一定不变解析:本题是一道十分复杂的选择题,如果想从计算的角度来解答,十分复杂,但如果用 vt 图象来解答,则十分简单,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做匀减速运动,木块做匀加速运动,子弹和木块的末速不相等,作 vt 图象如图 9-甲,直线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相对位移,即木块的厚度 L。对于选项 A ,M 不变,m 变小

9、,及 M 的加速度不变,m 的加速度变大,仍要保证相对位移即木块的厚度 L 不变,图象如图 9-乙,A 正确。M 变小,m 不变,v 0不变,作的图象如图 9-丙,子弹的末速比原来小,子弹损失的动能一定变大,B 错误。M 不变,m 不变,v 0变小,仍要保证相对位移即木块的厚度 L 不变,作的图象如图 9-丁,木块获得的动能一定变大,C 错误。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阻力的大小与相对位移的积,故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一定不变,D 正确。答案:ADV0 V0图 8v0 t图 9-甲0 tv图 9-乙v0 tV0图 9-丙v0 tV0图 9-丁Fm2m图 13v2v05v0/3v0o t1 t2 tABC图

10、 14例 7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 10-甲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 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铅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将木板分成 A 和 B 两段,使 B 的长度和质量均为 A的 2 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 v0由木块 A 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乙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小铅块恰能滑到木板 B 的右端,并与木板 B 保持相对静止B.小铅块将从木板 B 的右端飞离木板C.小铅块滑到木板 B 的右端前就与木板 B 保持相对静止D小铅块在木板 B 上滑行产生的热量等于在木板 A 上滑

11、行产生热量的 2 倍解析:本题又是一道十分复杂的选择题,若果想从计算的角度来解答,实在是费时费力,吃力不讨好,若用 vt 图象来解答,则十分简单。根据铅块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可作出下图 11,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相对位移,即木板的长度度。现木板分成 A 和 B 两段,当铅块在 A 上时 AB 是整体,板加速度与把板不分开一样,当铅块在 B 上时AB 会分开,B 的加速度会超过整体的加速度,速度图象变陡,铅块在板上滑动的相对位移图 12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此面积一定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小,即小铅块滑到木板 B 的右端前就与木板 B 保持相对静止。本题正确答案 C,由于 B 的长度为

12、A 的 2 倍,但铅块在 B上的相对位移并不是铅块在 A 上的相对位移的 2 倍,故 D 错误。答案:C例 8如图 13 所示,平板车的质量为 2m,长为 L,车右端有一块质量为 m 的小金属块,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金属块与车之间有摩擦,车与地面之间摩擦可忽略。现给车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 F,使车向右运动,并且金属块在车上开始滑动。当金属块滑到车上某处时,金属块的速度为 0v,车的速度为 02v,这时撤去力 F,最后金属块恰好未从车上掉下,求撤去力 F 的瞬间金属块在车上的位置。图 10v0 tv0 t图 11 图 12v02v03v0vt0 t1 t2 tAB图 16解析:作 v-t 图象

13、(如图 14 所示)令经 1t时间撤去力 F,之后金属块又与车相对滑动了 2t时间。 根据 2t时间内系统动量守恒得mvv300所以: 5同时不难知道 1t、 2时间内金属块的加速度相同,令加速度为 a0va235t所以 :11t、 2时间内金属块与车相对滑动的位移在 tv图象中即为 OABS和 C,又因为: LSABCO2:31t故撤去力 F 的瞬间金属块距离车的右端为 5处。答案:撤去力 F 的瞬间金属块距离车的右端为 L3处四用 tv图象解碰撞类问题例 9在电场强度为 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条与电场线平行的几何线,如图 15 中虚线所示。几何线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球 A 和 B,两小球的质量

14、均为 m,A 球带电荷量 Q,B 球不带电。开始时两球相距 L,在电场力的作用下,A 球开始沿直线运动,并与 B 球发生对心碰撞,碰撞中 A、B 两球的总动能不损失。设在各次碰撞过程中,A、B 两球间无电量转移,且不考虑重力及两球间的万有引力,问:(1)A 球经过多长时间与 B 球发生第一次碰撞?(2)第一次碰撞后,A、B 两球的速度各为多大?(3)试问在以后 A、B 两球再次不断地碰撞的时间间隔会相等 吗?如果相等,请计算该时间间隔 T;如果不相等,请说明理由。解析:(1)A 作匀加速运动 mQEa所以 Lt20(2)A 与 B 碰撞时的速度 atv碰撞过程动量、动能守恒(即弹性碰撞) ,令碰后A、B 速度为 1v和 20m212A BE图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