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374962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课 题: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姓 名: 晁会敏 学 号: 0605090114 系(部)名称: 人文工程系 专 业: 畜牧兽医 班 级: 2009 级 指 导 教 师: 张娜 2011年 10 月 18 日编 号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目 录摘要1前言. 21 大肠杆菌概述 .21.1 大肠杆菌的抗原类型 .21.2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31.3 大肠杆菌的 抵抗力 .31.4 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 .31.5 大肠杆菌的发病因素 .31.5.1 病原方面 .31.5.2 疾病影响 .41.5.3 药物的使用 .41.5.4 饲养管理 .52 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病变特点及防治措施

2、.52.1 大肠杆菌病在肉鸡各不同发育阶段的病变特点 .52.1.1 雏鸡特点 .52.1.2 中鸡特点 .52.1.3 成鸡特点 .62.2 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62.2.1 急性败血型 .62.2.2 卵黄性腹膜炎 .62.2.3 脐炎 .72.2.4 气囊炎 .72.2.5 全眼球炎 .72.2.6 输卵管炎 .72.2.7 关节滑膜炎 .72.3 实验室诊断 .72.4 防治措施 .73 肉鸡大肠杆菌病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病理变化与防治措施 .83.1 肉鸡大肠杆菌病与曲霉菌混合感染的病理变化与防治措施 .83.1.1 发病情况 .83.1.2 临床症状 .83.1.3 病理变化

3、 .83.1.4 防治措施 .93.1.5 小结 .93.2 肉鸡法氏囊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9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毕业设计3.2.1 发病情况 .93.2.2 临床症状 .93.2.3 病理变化 .103.2.4 治疗措施 .103.2.5 小结 .10总结与展望 .10致谢 .12参考文献 .13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1摘 要大肠杆菌病在实际工作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而且致病性大肠杆菌极易与其他病原(如支原体等)合并感染,也常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新城疫、传支等疾病)感染之后。由于养殖户将使用药物作为控制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手段,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有随意加大剂量或低剂量长时间使用的错误做法,导致了

4、病原体极易产生耐药性。每年因大肠杆菌病死亡的鸡不计其数,经济损失巨大,为了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的发生,降低养殖者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关键词:肉鸡,大肠杆菌病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毕业设计2前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对动物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病率,有效地防治各种疾病,确保动物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其中肉鸡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中的常见多发病,虽不是鸡病中难治之症,但此病一但发生就很难控制。相对治疗与预防来说其中预防大于治疗。只有提高肉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做好

5、防控工作。大肠杆菌在肉鸡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提高肉鸡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水平和机体抵抗力,让不会让大肠杆菌有机可乘。所以通过本文学习关于大肠杆菌病的各种病变特征,并结合自己所知来更深入的了解大肠杆菌病。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下,一方面要选取恰当的抗生素或者抗菌素对病原体进行有效的打击,另一方面要把产生免疫抑制的病毒进行进化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这样就能使得整个治疗过程不会复发,而且是治病之根本所在。1 大肠杆菌概述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并能合成维生素 B 和 K,产生大肠杆菌素,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对机体有利。但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畜禽致病。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禽类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幼雏和中雏对本病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较为多见。如果饲养密度过大、饲管用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场地旧、环境污染严重,则该病随时均可发生。主要的传染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蛋壳穿透、交配和经营传播。1.1 大肠杆菌的抗原类型 大肠杆菌的抗原类型主要有“0 抗原” 、 “K 抗原”和“H 抗原”3 种。它们是本菌血清型分型的及鉴别的依据。目前已确定的大肠杆菌 O 抗原有 171 种,K 抗原有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