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工作总结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37450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村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贫困村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贫困村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贫困村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贫困村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贫困村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村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贫困村工作总结贫困村工作总结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有关贫困村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希望本文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相关内容范文请大家关注品才网通过市扶贫办统筹安排,在市各驻村居委及社会各界鼎力帮助下,我镇坚持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积极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在产业发展、安居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探索道路,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及发展建设摸索出了些许经验,现将一年来扶贫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利用国家建立贫困管理信息系统契机,建立贫困村、户档案。抓住今年国家建立贫困村户信息管理系统机遇,对我镇贫困村、户进行从新摸排,通过三个月时间,调查了解情况,

2、填写贫困村、户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镇、村两级公示,最终确定贫困村 10 个,低收入村 7 个,贫困户 795户,并进行电脑录入,建立了信息采集系统,与国家系统接轨,实现信息动态管理。二、与各驻村局委及相关单位协调,建立精准扶贫机制。一是十个驻村局委在年初分别制订了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签订了年度扶贫驻村工作目标责任书,使驻村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年终考核有结果。二是对全镇 795 个贫困户全部明确到人,每一户都有对应的机关干部分包,对包户机关干部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责任,通过驻村帮扶,包户等措施,使贫困村、户尽快脱贫。三、项目建设。1、完成愚公迁户并村点 72 户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协调镇相关部门

3、推进工程进展,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2、完成罗庄村迁户并村项目 51 套新型民居建设及罗庄村部建设项目,使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文化活动有便利场所。3、完成铁山村镇区安置点 26 户新房建设工作,通过水电路等设施配套,该安置区居民便可入住新居。4、建成镇区综合点扶贫搬迁楼两栋,共 70 户。目前主体建设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5、申报实施老区项目一个,对迎门村小区水、路及护堰进行改造,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该小区 20 余户居住安全。6、申报实施上二里村到户增收项目一个,对上二里村73 户贫困户进行烟叶种植基础投资补贴,争取扶贫资金 27万余元,使这些贫困户有项目、有投资、能赚钱,为今后

4、脱贫致富奠定基础。7、在桃花洞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硬化生产道路 2500米,为该村 400 余亩土地高效开发工作提供了交通条件,便利了四个居民组 400 与群众生产生活。8、利用市整村推进资金 50 万元在西门村硬化生产生活道路 2500 米,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 12 月 20 日前可施工结束。9、对五里桥村塘堰坝及配套建设进行设计、施工,目前该工程已通过验收。该项目投用后可为五里桥东坡一百余亩土地开发提供生产用水,保证旱涝保收,并为五里桥农家休闲场所提供了人文景观。四、存在问题。1、在产业扶贫方面缺乏主导产业,产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多数村产业靠农户自己发展,零敲碎打,没有集

5、体组织,没有统一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在项目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面临压级压价甚至产品滞销,很难发挥最大效益。2、扶贫办人员配备较少,现在只有两人,且年龄较大,没有新生力量,只能局限性开展工作。扶贫工作关系全镇贫困村户的脱贫及发展,涉及社会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等诸多领域,工作面广,业务量大,目前紧靠一两个人只能局限于几个扶贫项目建设,建议镇扶贫工作能够与农业发展或是民政救助、村镇建设等合并,增加力量,提高效率,以取得更好效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武汉*工程学校与江夏区法泗镇农科村结为“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共建单位。两年来,共建双方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宗旨,结合农科村实

6、际情况制定完善了新农科村发展规划,并确立了以推动科学发展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展经济,积极推进“五个一”建设,帮助解决了当地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困难,共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共建工作提供了保障深入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件大事,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群众满意工程,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武汉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和市工业控股公司党委关于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要求。校党

7、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结对共建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团总支书记*、教师*担任组员的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使共建工作有了组织、队伍、人力保障。二、认真开展村情调研,为共建工作打好了基础20*年 12 月 15 日开始驻村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他们对农科村进行了认真全面细致的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挨户走访、召开各种会议、与村干部和村民交谈、查看资料等大量仔细的工作,全面掌握了农科村的耕地面积、农作物的种植、全村户数与人数、人口结构与人口分布、全村经济收入与人均收入、基础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以及主要制约农科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掌握了村情民意。调研情况如下:(一)农科村

8、的自然情况和问题:第一、人多地少;全村拥有耕地 1334 亩,其中水田1041 亩、旱田 293 亩,另有山坡地 100 亩、育林面积 24 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亩,没有多余土地。第二、劳动力资源不丰富;有 211 户居户,有村民 767人(20xx 年统计),其中男 401 人、女 366 人、外出务工217 人、60 岁以上 71 人,低保 12 户、困难家庭 17 户、残疾 8 人,全村下属小组(自然村)7 个。第三、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多余土地少,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严重缺乏,农科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处在江夏区平均数以下。第四、人均收入低;全村人均年收入为 5300 元(20xx 年)。第五、

9、农科村是国家规定的粮食种植基地、农田保护基地,主要生产水稻,湘莲等,难以开发其他经济作物村经营性收入少(二)农科村党支部和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村委会成员 4 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 1 人,委员 3 人(原党支部副书记 20xx 年选举新班子后已退休,闵家腾被增选为村委委员),其中:女委员 1 人;村现有党员 25 人(20xx 年),其中男 22 人、女 3 人;农科村两委班子团结,敬业精神强,工作作风扎实,自觉执行规章制度,村“两委”成员在群众中威信较高。农科村建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如:民主管理制度;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村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计划生育制度;共青团工作制度;民

10、兵保卫工作制度。(三)农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得益于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农科村村内全部通上了水泥公路,与法泗镇周边其他村也痛上了公路,自来水管全部进村到户,村里建有公共厕所、垃圾集中站等公共设施。国家土地税费减免和补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集体经营性收入少,村无力建文化活动学习场所、宣传阵地、村方位标志、无互联网平台等。村民缺乏文化知识和技能,缺乏科技信息,缺乏开放的思想观念,缺乏市场信息的指导。三、制定实施方案措施,使共建工作落到实处按照上级精神的要求,共建工作要着力在“五个一”方面下功夫,即: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项目、一套好制度、一个好规划、

11、一个好阵地。根据“五个一”并结合农科村实际情况,学校及时制定了武汉机电工程学校与农科村“结对共建”实施方案 ,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发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的优势实行文化扶贫,将农科村及周边村的初、高中毕业生招入学校进行学历教育,减免学费和住宿费,100%推荐就业,实现“一人读书、全家脱贫” ,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帮助村委会建立文化宣传栏、宣传橱窗,赠送办公电脑;为村民建活动场所等,培训村干部学会使用电脑,帮助搭建网络平台;加强农科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帮助建立团组织,完善农科村各项制度;在两年内投入资金修建改造该村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帮助减少农业灾害,提高增收能力。在共建

12、工作中,共建双方紧紧围绕共建方案, ,重点突出“五个一” ,按照涂勇书记提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而开展工作,收到了实效。1、制定了项目和规划,提高了农民增收创收的能力。农科村地处法泗镇的西北边,由于是国家规定的粮食种植基地和农田保护基地,只能以种粮食为主。为了搞好共建工作,学校于 20xx 年 1 月 20 日邀请农科村村委会全体成员,来校进行参观交流,相互达成共识:即共建项目以修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提高粮食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为主。两年来,学校先后投入近 30000 多元修建了农科村水利灌溉设施和水渠 205 米、修建垮塌体积 50 多立方的水泵机台,工程于 2

13、0xx 年 3 月 18 日修建完工,保证了近 300亩农田正常灌溉,避免了村民的经济损失。在这项工作中,校党委书记*经常到村检查敦促,驻村干部*常到工地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在立项初期,农科村村民就提出建一口水塘,供村民浇灌、洗衣。20xx 年 5 月,学校出资四万元,帮助农科村新挖修建了一口 2000 多平方水塘,解决了二队村民长期盼望解决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对村情民意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与农科村共同制定了农科村20xx20*年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组织领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事业建设、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等。2、建立了一个

14、好班子,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素质。驻村工作注重抓好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教育,帮助农科村党支部开展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建立了村党员干部学习制度 ,制定了农科村党员干部学习计划 ,完善农科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驻村工作组深入到全村,了解党员干部的基本情况,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和人员结构情况,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建设的方案。工作组参加了全村“两委”班子的各项会议,积极讨论“两委”班子建设的办法措施,做到每月开展一次全村党员干部学习活动,由驻村干部苏发翔同志讲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农村党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等内容,使全村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创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具有很大的

15、启发作用,得到了全村党员干部的一致认可。农村要致富,主要看干部。20xx 年 8 月 11 日,农科村进行了班子换届选举,驻村干部自始自终参加了选举全过程。使选举在民主、平等、公开的氛围中进行,顺利地选出了新村长,使当选的两委班子、素质高、能务实、年轻化、群众信得过,为新一轮的发展打下了基础。3、建设一个好阵地,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按照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村委会规范建设的统一要求,我校与农科村共同建立了文化宣传栏、宣传橱窗,修整理村委会办公室,建立了民主管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服务便民等工作机制,实行了干部值班制,并向村委会赠送了办公电脑、电视机等办公用品,帮助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提升了农科

16、村党支部、村委会服务群众的能力。20xx 年学校又投入 10000 多元资金在村头新建了村民娱乐活动场所,安装了健身器材、石椅石櫈、文化知识宣传栏,供村民休闲健身,改善村民精神生活条件。4、建立一套好制度,推进了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建设“五好”的要求,驻村干部帮助建立和完善了党员干部学习制度 , 组织制度 、 民主理财制度 、财务监督制度 、 计划生育制度 、 民兵制度 、 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 共青团工作制度 、 村务公开制度 、三资管理制度 、 五议五公开制度 、 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 12 项基本制度。提升农科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使农科村工作有章可循,民主治村。同时坚持制度上墙,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5、落实“三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为村民服务的意识20xx 年 3 月,市委、市政府发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简称“三万”活动)号召后,学校积极响应市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