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231062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发改委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市发改委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市发改委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市发改委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市发改委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发改委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发改委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发改委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市发改委2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按:为认真总结去年工作取得的成绩,部署2017年发展改革工作,我委于2月6日召开全委2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傅陆平主任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现将傅主任的讲话全文刊发,请全体干部职工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今年的发展改革工作。今天,我们召开市发改委2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主要是回顾总结20*年工作,部署安排2017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刚才,对20*年度我委获得的各项先进进行了表彰,值此机会,我代表委党组,对获奖的各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全委干部职工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主要讲

2、三方面意见:一是对20*年度工作的总结回顾;二是部署2017年主要工作;三是对做好发改工作提几点要求。一、奋发有为,20*年全市发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发改委紧紧围绕“重构xx产业、重建xx水城”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和特点,全面推进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为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个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是近几年来出成果最多的一年。成绩归功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荣耀属于我们大家庭。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全力以赴扩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有新作为。全市有效投资完成2583亿元,同比增长12.1%。一是编制实施重大项目计划。编制实施了“

3、双百双千”重大项目、xx中心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双百双千”安排重大项目205个,完成投资6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4.5%;xx中心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三年行动计划,共安排项目67个,完成投资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1%。全市共有省重点建设项目138个,总投资1756亿元,20*年完成投资34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8.9%。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出台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有效投资总体目标、结构目标、重大项目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块。明确每个省“411”重大项目和省重点项目的按季形象进度、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配备专门工作力量,全力推进项目

4、前期和实施。三是加快项目推进。完善省、市领导联系省“411”重大项目制度,跟踪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施“每周一协调、每月一督查”制度,共协调65个项目的81个问题。每月以绿灯、黄灯、红灯形式对项目进度进行考评通报,每月在xx日报对有效投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四是摸排“十三五”项目计划。共排定“十三五”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76个,涉及道路交通、水利、能源、城建和社会民生、特色小镇等9大领域,总投资15667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12179亿元。五是争取要素资源。今年新增58只省重点项目和省重大产业项目,获得用地指标7368多亩。6只共59亿元企业债券公开发行,居全省首位;另有1

5、只15亿元企业债券批准待发。积极加大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争取力度,已有14只项目列入国家计划,争取安排资金8.12亿元。已派专人驻国家发改委联系工作。六是优化审批服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市本级和越城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减少、合并、取消审批环节等措施。制订出台市本级(不含滨海新城)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试点“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做好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试点工作。(二)坚持不懈抓改革,推进创新试点工作有新突破。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一方面,统筹协调改革专项小组各项改革任务,制定20*年xx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提出40项经济体制

6、改革任务,截至20*年底,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改革等34项改革任务已制定改革方案。另一方面,全力抓好我委直接牵头的重点改革任务。一是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制定20*年度工作要点,确定经济结构调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域共建共享等7方面50项重点突破项目。开展了改革试点中期评估,对年度工作要点中的重要改革项目进行“回头看”,目前总体进展顺利。二是实施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改革。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三大领域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通过差别化的要素配置机制,激励和倒逼产业结构调

7、整和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三是完善中介机构规范管理。会同市监察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对13类中介服务行业的中介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召开行政审批中介机构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工作部署会,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工作的通知(绍政办发明电20*74号),对中介机构及中介服务事项进行集中清理规范。这是一项要事难事,很不容易。四是编制xx市国家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制定小城市培育标准指标体系,建立由常务副市长牵头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机制。五是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在省内率先出台了xx市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建设的指导意见(绍政

8、发20*2号),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xx市特色小镇培育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了33家xx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编制了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和三年实施方案。目前,我市列入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xx黄酒小镇、诸暨袜艺小镇创建进展顺利。柯桥酷玩小镇、上虞e游小镇、新昌智能装备小镇以及杭州湾花田小镇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这项工作我们抓的比较早,比较系统,但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六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xx”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信用建设联络员制度,设立xx市信用中心。开通了“信用xx”网站,做好“信用浙江”客户端查询授权工作,落实信用现场查询窗口标准化建设工作。制订出台xx市失信黑名单

9、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绍市信用办20*2号),公布了第一批6家企业、19名自然人存在恶意逃废债务失信行为黑名单。完成了xx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思路课题研究工作。应该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接下来就是要按计划推进。七是推动嵊新区域协同发展。编制完成嵊新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嵊新区域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积极争取省级试点,嵊新区域协同发展已经列入20*年浙江省先行先试改革试点,试点方案已通过市政府上报省政府批复。加强项目推进,由市领导牵头召开协同发展近期建设项目专题协调会,对多个重大项目明确了项目推进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表。八是争创军民融合示范区。会同市经信委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掌握

10、了我市军民融合的基础与潜力,并确定了争创工作的思路与重点。积极争取支持与指导,委托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帮助策划制定方案,并已由省发改委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省政府已经上报给国务院。(三)科学谋划“十三五”,服务决策能力水平有新提高。一是提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成立“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发布31只xx市“十三五”重大课题计划。二是摸排“十三五”规划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已经上报省发改委,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库。三是开展了市“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全面客观地评估了“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并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对3项滞后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近期工

11、作举措。四是进行“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主要就改革创新、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美丽xx建设等事关xx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成果。五是开展了开门编规划活动。面向全体市民、“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专业人士、党政机关负责人、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人士等六大类群体,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主流媒体,全方位、全视角、全过程征集“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并予以充分吸收借鉴。目前,“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编制完成,经市人大七届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得到代表们的高度评价。此外,强化经济运行和经济监测。按季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起草完成一季度、上半年、前

12、三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起草完成20*年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依托全省经济监测平台,将监测企业由原来的216家大幅扩容至1118家,按季完成重点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和纺织业企业监测报告,进一步深化细化经济运行分析。(四)坚定不移促转型,引导产业优化发展有新推进。一是统筹推进服务业发展。编制xx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推进会暨集聚区建设现场会,修订完善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考核办法;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百项百亿工程”(100只以上重大项

13、目,当年投资超100亿元),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96.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3.24%。开展新一轮市级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推广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20*年,100家市级服务业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9.21亿元,增长3.46%。以创建省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为重点,定期开展集聚示范区的评估工作,引导集聚区规范发展。截至20*年底,28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累计完成投资447.26亿元,入驻企业1.46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203.72亿元。二是牵头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开展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导向目录的修编完善和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印发了关于建立重点产业发展推进工作例会制

14、度的通知,分别建立部门联系会议制度、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工作例会制度和全市企业层面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季度例会制度。建立了xx市生命健康产业专家团队,明确了一批研发平台,确定了家生命健康产业龙头企业。组织企业参加20*年中国.xx“名士之乡”人才峰会和省健康产业博览会,推介项目和签约了一批项目。编制了20*年全市生命健康产业重点项目计划,75只项目被列入20*年xx市生命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计划,全年完成投资69亿元,基本完成年度计划。三是谋划印染产业提质发展。完成关于加快印染产业提升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调研报告,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印染产业提升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工作方案。我委关于印染产业与生态环境

15、协调发展的战略谋划,成为我市生态文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由于我委针对印染产业提升发展的调研动作快、思路准、情况实,受到市委办通报表扬。(五)精准发力强招商,推动越商回归工作有新提升。一是抓考核引领。分解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明确统计制度,以考核压力促工作动力。全市共计回归引进省外资金216.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15%。二是抓服务推进。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项目集中开工等形式,以压力倒逼服务提升。做好“双盯双百”项目推进工作,目前市级层面盯引的8只项目中,6只已签约落地。三是抓项目招引。深化细化市领导联系异地商会和在外浙商制度,制定领导联系“5111任务清单”。编印20*年

16、度重点项目推介资料汇编,筛选适合浙商回归参与建设的项目154只,提高推介项目针对性。积极发展异地商会组织,推进了厦门xx联谊会、北京xx企业商会的成立,并借助异地商会成立契机举办了2场投资环境推介活动。四是抓机制完善。6个区、县(市)经合机构已全部挂牌。成立市投资服务中心(市内资招商局),统筹协调全市内资招商工作。做好回归项目协调推进工作,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倒逼项目所在地把服务推进工作做到实处。五是抓氛围营造。开展越商走访慰问活动,组织回乡投资考察活动,邀请异地xx商会会长以及回归越商代表参加公祭大禹陵活动。协助市委宣传部开展对市内外优秀越商代表、回归投资项目进行专项采访活动,广泛宣传浙商创业创新的重大成果、经验举措、典型案例、先进个人。六是抓区域合作。制定20*年xx市与北京西城区对接工作计划,年初两地正式缔结友好区市,在互派干部挂职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了多个领域的对接工作。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