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物态变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231047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物态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物态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物态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物态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物态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物态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物态变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 2017潍坊)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 B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7.( 2017东 营 ) 如图 所示 , 甲、 乙分 别 是酒精 在标 准大 气压 下熔 化和沸 腾时 温度 随时 间变 化的图 像 , 下 列 说 法 正确 的 是 DA 固 态 酒 精 是 非 晶 体B 在 -117 时 , 酒 精 处 于 液 态 C 酒 精 温 度 计 可 以 用 来 测 量 沸 水 的 温 度D 酒 精 在 沸 腾 过 程 中 吸 热 但 温 度 不 变3.( 2017东 营 ) 对

2、 以 下 自 然 现 象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DA 春 日 清 晨 , 草 叶 上 形 成 露 珠 是 升 华 现 象 B 夏 天 傍 晚 , 院 子 里 洒 水 利 用 液 化 吸 热 降 温 C 晚 秋 时 节 , 瓦 片 上 出 现 白 霜 是 凝 固 现 象D 深 冬 时 节 , 树 枝 上 出 现 雾 凇 是 凝 华 现 象 29.(2017枣庄)(5 分)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

3、,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 1 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 3 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4)实验后,他们联系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29.-20102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 -2 (2)先降低后升高(3)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4)撒盐

4、后冰雪的熔点低于 0,便于积雪融化7.(2017青岛)综合问答运动场上的物理:小雨在运动场上经历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2017青岛)同学们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主席台上的标语;(2017 青岛)为了防止打滑,小雨穿了一双鞋底花纹更明显的运动鞋;(2017青岛)小雨买了一盒冰镇饮料,用吸管的尖端刺破封口,喝完饮料后他感到很凉快。解释场景 : ,所以会有这个现象。3 ( 2017聊城)小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C23 ( 2017聊城)(4 分)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利时,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5、”)的顺序进行。(2)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水的沸点为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闲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标准大气压( 选填“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1)自下而上 (2)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97 小于2 (2017威海)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 “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 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

6、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答】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夏末,草叶上形成“ 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C、深秋,树叶上形成“ 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严冬,树枝上形成“ 雾凇 ”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 A14 (2017 烟台)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 100的开水降温至 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 55左

7、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 “55杯” 的工作原理是()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1A: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解答】解: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

8、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55以下时,此时海波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故选 A24 (2017 烟台)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 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沸点()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碘 铜 铁 金熔点(凝固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

9、点、沸点(见表) ,他发现碘的熔点是 113.6,碘的沸点是 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 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考点】1P: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2)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来设计实验可以将试管浸入沸水槽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出现的碘蒸气不会是

10、汽化形成的,只能是升华形成的【解答】答:(1)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2)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 100,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4 (2017滨州)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

11、,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考点】1S:水的三态变化【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含义,和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并能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含义做出判 断【解答】解: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从液态成为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是汽化现象,故 A 正确;B、高空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珠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故 B 正确;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故 C 错误;D、雪花是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故 D 正确故选 C5 (2017

12、滨州)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 100时,水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考点】1O: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 (1)蒸发和沸腾时汽化的两种方式;(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持续吸热;(3)水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持续吸热;(4) “白气”是液化现象【解答】解:A、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 A 错误;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故 B 正确;C、水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持续吸热,故 C 错误;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

13、”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D 错误故选 B4 (2017德州)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 ,就做成了一个“ 简易冰箱“ 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 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C烧开水时冒“ 白气” 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考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由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它是借助了蒸发致冷

14、来使给食物降温的装置放在通风处,这样即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也增大了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使饭菜温度降低,防止饭菜变质A、吃冰棒解热,是利用熔化吸热知识,故 A 不合题意;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是利用液化吸热,降低病人体温,故 B 符合题意;C、烧开水时冒出的“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C 不符合题意;D、樟脑丸逐渐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蒸汽的升华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11(2017菏泽).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是汽化现象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D.秋天早晨室外

15、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11、D 解析:冰棒周围的“白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 “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A 错;皮肤上的水变干是水汽化成水蒸气,B 错;雪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错;花草上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 正确。23 (2017菏泽) (2 分)小美用相同的加热源给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水和牛奶加热,发现牛奶先沸腾。你猜想牛奶先沸腾的原因为是:_。23、牛奶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或牛奶的比热容比水小等) 解析:相同的加热源、相同的初温、相同的质量,牛奶先沸腾,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是牛奶的沸点本身就比水的沸点低,也可能是牛奶的比热容小,吸热本领差造成的。3 (2017济宁)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秋天房顶上结霜 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C冰棒冒出“ 白气”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考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