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2310097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33 1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散文阅读给燕子留个门干亚群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

2、,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喃呢,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我们不知道鸳鸯是

3、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 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

4、,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大

5、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 33 2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9村里人的哪些行为表现

6、了对燕子的重视和喜爱?请简要概述。 (6 分)10请结合语境,分析“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 中“仪式”一词的妙处。 (3 分)11 “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 分)12请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5 分)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13 “村民习惯了关门 ”,你赞同村民的这种做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 分)纪念 张惠雯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

7、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 / 33 3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很难 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 它是在等着你。有 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

8、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我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 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 亲 都说它很好。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 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 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

9、过,这次它显得更 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 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 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 诉 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

10、他们中的每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 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我最喜欢带它

11、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我们 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物和一个栖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 诚 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 / 33 4它的死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

12、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了永恒。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12根据提示梳理情节。 (6 分)“描述”点点_ _又梦点点_ _ _愧念点点13如果不用“宠物” 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应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描述,为什么?(3 分)14品析语言。 (9 分)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 (加点词角度) (3 分)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

13、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 (从动作描写角度) (3 分)“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 ”中“落泪”、“流泪”、 “泣不成声” 能否互换?为什么?(3 分)15第段为什么要用倒叙的记叙顺序 ?(4 分)16下面这段文字是2015 年散文随笔选粹给本文的推荐语。请结合全文,谈谈有哪些“ 更多的隐秘情感 ”。 (答出两点即可) (4 分)“这条陪伴她(作者)十多年的狗,既是她的朋友,也是她的 镜子。也是在对它的回忆中,作者品味到更多的隐秘情感。 ” / 33 5(19 分)断头树也有春天 【英】珍古德写下 这段文字时,我正坐在英格兰伯恩茅斯的家中,抬头

14、就能望见窗外的几棵树。其中一棵山毛榉树是我的最爱。小时候,它的树枝便是我最好的椅背,倚着它,我读完了 人猿泰山,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生活在森林里。山毛 榉树是我最好的玩伴,我常常在树上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我每天都会轻唤着它的名字,把自己的一些小秘密说给它听。夏日午后,当微风穿过枝丫,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呢喃低语。A 叶儿轻轻摆着, 边歌边舞,那是它为我精心设计的演出。刮大风的时候,我搂紧它的臂膀,随它一起在风中摇晃。每当我徘徊在一棵大树下时,我总是惊叹于树里隐藏了多少岁月的故事,那展臂迎风的树枝经受了多少载的风雨,还有那多到无法数清的树叶,有多少歌儿要吟唱。我们 所能看到的地面上的部分,只是树的一部

15、分,在那深不可及的地下,埋藏着它最深沉的心事和渴望。B 也许是与树 接触久了,我似乎读懂了树的语言,理解了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另一个世界。“幸存者”是一棵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幸存的豆梨树。20 世纪 70 年代起,它就被栽植在世贸中心 5 号楼附近,年年用绽放的白色小花,为水泥世界里的人们送来春的讯息。与同伴一样,它也被埋在了倒塌的双子塔下。一个月后,清理残骸的工人发现了它。彼时,树已经被“ 肢解”水泥碎块砸得它“身首异 处” ,剩下的树干被烧焦,树根严重受损。人们把它送入纽约公园的苗圃。苗圃的管理人员告诉我,第一次看见这棵断头树时,他觉得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方法让这棵树起死回生,他没想到去掉表

16、层烧焦部分的“幸存者” ,竟在苗圃的优质土壤里生根了。“幸存者”注定拥有不平凡的生命。2010 年春天,一场可怕的风暴以每小时160 公里的速度席卷了“ 幸存者” 所在的区域。 风暴过后, “幸存者” 已有部分树根裸露在外,苗圃管理人员给“ 幸存者”又做了一次大手术。起初他 们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是把树枝抬起来一些,让树干跟地面依然保持一定角度。在根部堆上覆盖物和肥料。他们甚至不敢直接给树浇水,而是每天轻轻为它洒水。几周后, “幸存者”再一次起死回生。2010 年 12 月, “幸存者”被移回发现它的地方。 “911”纪念馆的设计负责人说最初一些人反对将“幸存者 ”移回来, 认为原址上种满了新树,而“幸存者” 作为唯一的豆梨树,会破坏园林景观的对称性。事实上,作为世贸中心遗址上唯一幸存的生命,人们纷纷 来与它合影,将象征着感恩、鼓励、关爱的蓝丝带系在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