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情人 毕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30830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子与情人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儿子与情人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儿子与情人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儿子与情人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儿子与情人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子与情人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子与情人 毕业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引 言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坛最具创见同时又最富争议的一位作家。虽然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却给广大读者留下了大量有争议的、有特色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中虽然有着较多露骨的两性关系和性爱描写,但其深深根植于英国土壤的文学作品本身是以社会批判为主要目的,社会批判和人物的心理探索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特色。他敢于突破十九世纪前辈作家的创作传统, 以其独特的视角, 抒情的风格, 细致的笔触, 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深刻地洞察到西方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异化和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自然人性的扼杀。他崇尚原始的、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不满于违背自然人性的文明社会,尤其对摧残人性的现

2、代工业文明怀有不安和忧虑。他试图以两性关系在肉体与心灵的双重融合来恢复人的天性,进而抗拒“文明”对人的异化。但由于历史的进步是必然的,劳伦斯的社会理想破灭了,苦苦求索而不得的苦闷无处宣泄。因此,他把所有的苦闷都发泄到文学创作中。正如劳伦斯自己曾经所说:“人在写书是摆脱自己的病态。 ”他的作品就是他摆脱自己梦魇的一种发泄。在他的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冲突,特别是两性关系的不可调和,都体现了作者的困惑与无奈。这样,作品中悲剧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了。劳伦斯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正是通过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体现了这一主题。2一、 保罗的爱情悲剧小说以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为背景,围绕矿工莫雷

3、尔的家庭生活展开,通过主人公保罗的成长历程和爱情悲剧反映了深刻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保罗的父亲沃尔特.莫雷尔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十岁就下井挖煤,没受过多少教育。保罗的母亲格特鲁德则出生于一个古老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两人在舞会上戏剧性的一见钟情,婚后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幸福和甜蜜。然而矿工的生活是艰苦的,当莫雷尔太太发现家里的家具是负债买的,房子也是租的,还有一笔债务没还清时,她的中产阶级高傲的自尊心被深深地伤害了,对丈夫的态度也开始起了变化。而莫雷尔先生也不堪婚后生活的重负,开始自我放纵,变成一个沉默寡言、酗酒成性、偷家用钱的委琐男人。这更加激化了夫妻间的矛盾,夫妻间开始展开了一场可怕的

4、、残忍的战争。婚姻的不幸使莫雷尔太太将全部的情感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儿子取代了丈夫的位置。长子威廉去世后,莫雷尔太太更视保罗为唯一的希望与寄托,对他倍加爱护,无微不至。母亲对保罗的过分关注,以及父亲的冷漠使保罗从童年时期就开始憎恶父亲而过分依恋母亲,形成了保罗脆弱、怯懦的性格,并进而发展到丧失了独立自主能力和恋爱能力。 米丽安是保罗认识的第一个姑娘,她与保罗的母亲有许多相似之处。她气质高雅,富于幻想,自幼受到严格的宗教观念的熏陶,将任何爱的表示和性的行为都视为下贱,母马怀驹的事情是绝对不可以谈的。保罗与米丽安相处了很久,可他们仍停留在精神恋爱上,就像莫雷尔太太说的:“他跟米丽安的恋爱就像书

5、本点起的一把火书烧光了,火也灭了。 ”米丽安向往的是精神和灵魂上的爱,她鄙视肉体生活,即使是最细微的“粗俗”举动也会使她痛苦不堪。她希望保罗心中“对崇高事物的欲望”会战胜“对低下事物的欲望” ,这使得保罗的激情屡次遭受挫折。保罗指责米丽安是个修女,保罗在等待米丽安的给与,等待米丽安唤醒他的男性力量。可当米丽安准备做出“牺牲”而亲近他、爱抚他时,他又感到痛苦不安。最后,他告诉米丽安说自己并不爱她,他不可能在肉体上爱她。克莱拉是一个性感的、充满热情的已婚女人,长期与丈夫分居。保罗感到与米丽安在一起时有一种神秘的不可接近感,而与克莱拉在一起时则很自在。不久,保罗便与克 陈良廷: 儿子与情人 ,外国文

6、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313 页。3莱拉同居了。他感到克莱拉“身上某处有一种强烈的火焰” ,她那欲情洋溢的丰满身体会唤起他的男性力量。一时间他生活在纯粹的肉体狂喜之中。从这种狂喜中寻求某种安慰与排遣。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克莱拉是一个精神贫乏的女人,与保罗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保罗在精神上也并不依赖克莱拉,在肉体上的沉溺只是他性变态心理企求自我平衡的结果。克莱拉一针见血地指出保罗“没有把自己给她” 。渐渐地,克莱拉的热情对于保罗成了一种痛苦。因此,他们之间纯感官的、充满激情的恋爱也没能维持多久。保罗与米丽安之间的爱情是一种建立在精神上的、纯粹的“柏拉图”式恋爱,米丽安无法满足保罗肉体上的欲望

7、和冲动;克莱拉所给予保罗的则是单纯的肉体上的满足,她精神世界的匮乏使保罗无法忍受。总之,米丽安和克莱拉都没能使保罗的“灵”与“肉”到达和谐的完美境界,没有让保罗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最终,保罗也未能与二人之一步入婚姻的殿堂。失败的爱情带给保罗的是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将保罗推上了这场爱情悲剧的舞台。4二、 诱发悲剧的原因保罗的爱情悲剧产生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有直接原因,包括保罗的“恋母情结”以及男女主人公性格上的缺陷;有间接原因,主要是母亲的百般阻挠;此外,社会环境和宗教的影响更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一)直接原因影响保罗爱情的直接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罗的“恋母情节” ;另一方面就是保

8、罗以及女主人公各自的性格缺陷。1.保罗的“恋母情结”保罗之所以没能与米丽安和克莱拉建立正常的爱情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的“恋母情结”使他无法从精神上专注地去爱她们。他最深的爱是属于母亲的,他对母亲的爱时刻牵绊着他。保罗自幼体质羸弱, 很少与其他男孩来往,需要母亲更多的关爱。他耳闻目睹多为母亲的言行, 母亲的生活方式深深影响着他。他的灵魂似乎总在关注着她。每当保罗与母亲在一起时 ,他的爱会像泉水一样喷涌 ,他的灵感会象火焰一般闪光。每当他觉得自己伤害了她 ,或他对她的爱受到了伤害 ,他会难以忍受。他母亲仿佛是他生活中的中心和磁极 ,使他无法逃离。他采撷的鲜花 ,他每次的奖赏 ,无一不是为了奉

9、献给亲爱的母亲。他们互相倾吐内心的隐衷 ,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忧与乐。他们这种超越母子之爱的情感在沃尔特因工伤住医院时达到了高潮:“他常常高兴地对母亲说:现在我就是家里的男人了。 他们认识到家里可以变得何等安宁美满。可惜的是父亲不久就要回来了” 虽然保罗年近二十 ,但感情上完全处于母亲的控制之下。他对父亲充满了仇视与憎恶 ,自小祈祷他早早死去 ,长大后也常常闹到拳脚相对的地步。然而 ,母亲对他来说是首要的 ,唯一崇高的。在母亲与米丽安的紧张对峙中 ,他觉得他最深沉的爱是属于母亲的。他们的一段对话清楚地说明 ,他已陷入了对母亲的爱而不能自拔:“妈妈,无论如何,我绝不结婚了。 ”他说。“唉,人人都这么

10、说,孩子。你毕竟还没遇上意中人。只消等上一两年。 ” 陈良廷: 儿子与情人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15 页。5“我不要结婚,妈妈,我要跟你住在一起。咱们雇个佣人。 ”直到母亲去世后 ,保罗还是久久沉缅于对母亲的怀念与思恋 ,因为他失去了支持他生命的力量。在如何处理自己深爱的母亲和自己的情人这两重关系问题上 ,保罗曾产生过对母亲的反抗意识 ,但这种反抗意识仅残留在其只言片语中,并且瞬间即逝。比如当他和米丽安感情有一定发展的时候 ,他又不知如何是好, “在这两个人之间他感到苦闷 ,绝望。 ”但最后他还是倒向了自己的母亲。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保罗的“俄狄蒲斯情结”已经十分

11、严重。即使到了成年之后“他还是不能越过婴孩与母亲之爱的阶段 ,不能建立起适当的超自我观念抑制他违背道德伦理的本能冲动 ,不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 ”书中儿子对母亲复杂的爱 ,一直坚持到最后 。保罗在母亲重病之初 ,尚能悉心侍候 ,可久而久之 ,他就越来越不耐烦 ,最后竟与姐姐密谋在牛奶中搀上过量的吗啡 ,促使母亲死亡。这样,他第一次接近他烦恼的根源,他依稀认识到他从来没在母亲体外生活过 ,因此也就没有真正生活过。那种没有她他便无法生活的感觉以及只要她还活着便无法自主生活的感觉同时并存。可是当他亲手加速母亲的死亡把她夺走时 ,他却像恋人那样痛苦地呼唤:“My lovemy loveoh,

12、 my love!”He whispered again and again. “My loveoh, my love!”“恋母情结”是儿子保罗对情爱追求的结果, 在这种情爱中, 儿子的爱和丈夫的爱交织在一起, 从而使保罗渐渐从精神上、情感上取代了父亲的位置, 与父亲处于一种紧张的敌对状态, 而对母亲则扮演着温情的情人角色。 “亲亲” 、 “小鸽子” 、 “小妇人”等都是儿子对母亲的昵称。保罗觉得只有和母亲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快乐, 那是从女友那儿无法获得的。他念念不忘母亲, 不愿和情人们结婚而希望永远跟母亲厮守在一起。他不断地向母亲表白衷心:“你在世一天,我就一天不会遇上合适的女人。 ”母亲赢得

13、了他的爱, 赢得了他发自内心的全部柔情。劳伦斯在小说中写道:“别人谁也无关紧要, 世上有一块地方会始终不变, 不会成为虚无缥缈, 这就是他母亲所在的处所她母亲有如他的命根子、主心骨, 他躲都躲不掉。 ”这是一条在保罗深层意识中把他与母亲牢牢联系在一起的生命纽带。甚至在母亲死后, 这条生命纽带依然存在,“保罗感到彻底垮了, 只 陈良廷: 儿子与情人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329 页。 陈良廷: 儿子与情人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年版, 第 257 页。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第 206 页。 D.H.Lawrence, Sons a

14、nd Lover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第 502 页. 陈良廷: 儿子与情人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472 页。 陈良廷: 儿子与情人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298 页。6落得孤孤单单。 ”保罗不正常的恋母心态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母亲的热恋中, 以至丧失了自己作为一个青年男性在精神上与情感上应有的独立与自主, 从而无法全身心的去爱其他姑娘,很大程度决定了悲剧的发生。2.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缺陷保罗的爱情悲剧与他和两位女主人公性格上的缺陷是分不开的。保罗与米丽安都有着特别敏感的性格,

15、 这使他们难以沟通。保罗一出生, 面对的即是父母的争吵以及他们婚姻的破裂, 这使幼小的保罗时刻处在一种不安与恐惧之中, 以至于造成他胆小怕事, 不只十分瘦弱而且非常敏感。他的母亲想补偿这一切给保罗造成的不幸,于是她全身心地把爱投放到小保罗身上, 而保罗也就常常因爱而屈从母意, 因此而变得压抑, 谨小慎微 , 对他的母亲简直有种敬畏之感。另一方面,保罗的母亲想让保罗脱离矿工阶层,希望保罗能够有出息,所以从保罗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他喜欢美好的东西,例如花、日出、一些漂亮的玩意儿等。保罗喜欢用铅笔、油彩作画并显现出艺术才能的萌芽,她见了便欣喜万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保罗女性化的个性倾向,从小就多

16、愁善感、郁郁寡欢。米丽安是个农民的女儿, 她痛恨这个卑贱姑娘的地位,他要被人尊重。因为社会地位低贱, 她很怕被人瞧不起 , 因而也变得特别敏感多疑。她不能接受保罗比他强,她怕保罗瞧不起她。于是,他找各种借口使自己觉得她比保罗强。 “后来他生了一场大病,她感到他身体会变虚弱,她就比他强了。这一来他就可以爱他了。 ”多疑敏感及不自信也使她在与保罗的恋爱中态度从没明朗过。正像保罗所说:“你不想去爱你只是没完没了地、反常地巴望人家来爱你。你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 ”但是保罗自己的态度也并不比米丽安明确, 他性格中也缺乏一种进攻精神, 他不懂给与, 也不知道如何“进攻”, 相反, 他在等待被“进攻 ”, 他在等待米丽安唤起他男子汉精神, 企盼着米丽安给与他安慰。因此, 两人的怯懦及过分的羞涩构成了他们软弱的性格, 也成了他们恋爱的主要障碍。克莱拉,她的身上散发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